对中国文人来说, 折扇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又寄寓着个人的文化趣味。 折扇开合自如, 开之则用,合之则藏, 进退自如,逍遥自在。 连普通百姓也常在家中挂扇子, 把扇子视为镇宅之宝。 18至19世纪,中国出口西方国家的羽扇,原料珍贵、工艺精湛。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一把小小的扇子, 折射出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清 黑漆描金人物花鸟折扇 折扇,又叫撒扇, 是明代永乐年间,由朝鲜国入贡中国。 永乐皇帝喜欢这种扇, 觉得它卷舒方便,就命宫中工匠仿造。 后来由宫中传出,很快就风行全国。 清 竹加彩花鸟纹折扇 最初,明宫中使用的是竹骨茧纸薄面折扇, 后来,朝廷又定制了重金折扇进献御前。 这种折扇,一面命待诏学士书写端楷诗词文句, 另一面由画苑画师绘上工致画图。 预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进呈, 以备皇上在五月初五端午节分赐给嫔妃宫女。 清中期 象牙雕花鸟山水折扇 清代是折扇大发展的时期, 成为了文人官员身份地位和趣味品位的象征。 在折扇生产地江南一带,出了很多名士, 他们的风流才情,与折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们所营造出的江南如水的文化氛围, 表现出了柔情和氲氤的美境。 通过以折扇为媒介, 流传于皇宫、府第、闺室、民间、海外...... 一般来说, 制作折扇的扇骨以竹质居多。 竹类中又以棕竹、湘妃竹、梅鹿竹为佳; 木类中则以鸡翅木、紫檀木、乌木为佳; 其他还有以象牙、菠萝漆、玳瑁、 白玉和翡翠等材料。 玳瑁 19世纪 玳瑁折扇 清 玳瑁描银人物纹折扇 19世纪 玳瑁描金蕾丝折扇 清晚期 玳瑁扇骨描金人物折扇 清 玳瑁透雕人物故事折扇 19世纪 玳瑁羽毛折扇 19世纪 玳瑁彩绘贴画人物折扇 象牙 清 象牙透雕亭台人物折扇 清 象牙透雕亭台人物折扇 清 象牙透雕亭台人物孔雀毛折扇 清 象牙透雕人物故事折扇 清 象牙透雕加彩花卉折扇 清 象牙天鹅毛折扇 清 象牙雕人物山水折扇 清 象骨贴象牙人物折扇 19世纪 象牙透雕开光山水人物折扇 漆木描金 清 漆木描金嵌象牙加彩人物折扇 清 漆木描金加彩人物折扇 清 漆木描金柄彩绘镶贴折扇 清 黑漆描金骨彩绘折扇 清 漆木水彩百鸟朝凤折扇 木质 清 檀香木粤绣芦彦图折扇 红木刻经文折扇 沉香折扇 清晚期 檀香木嵌象牙折扇 竹质 清 竹加彩花鸟纹折扇 清 竹胎黑漆描金庭院人物折扇 香妃竹质折扇 银鎏金累丝填珐琅 清末民初 银鎏金累丝填珐琅风景图折扇 龟甲 清 龟甲折扇 海甲描金 清 海甲描金花卉折扇 骨透雕加彩 清 骨透雕加彩战将人物折扇 贝壳透雕 清 贝壳透雕折扇 铜雕 民国 铜雕天女散花折扇 折扇扇面的材料包括 宣纸、冷金纸、撒金纸、绫、绢等。 在扇面书画创作中, 许多名家喜用金笺纸来创作, 金笺是一种书画用纸,以真黄金屑铺撒纸面而成, 铺满的称“泥金”;撒成散点的称“冷金”; 其中“泥金”纸最为名贵。 泥金 文征明 山水泥金 扇片 设色金笺
冷金 折扇与文人士大夫的书画相结合,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古代文人藏于怀袖的实用雅物,也是身份高贵、交游广泛的象征,更是明清以来书画家抒情记事、馈赠知己的载体和媒介。即使折扇受损失去其纳凉功能,也会被人们将扇上书画揭裱保存,使扇面画成为了很重要的收藏品类。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会遗忘折扇的时代, 作为纳凉之物, 折扇已悄然退出现代人的生活。 但是它的浓郁文雅、玲珑精巧, 有着现代纳凉工具所不能代替的精神文化, 让人久久不能淡忘…… 以上内容整理自公众号:壹号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