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村山东威海丨峒岭村,文化底蕴深厚,姜姓源远流长

 非亲似亲fhf 2019-06-15

山东乳山市徐家镇峒岭村,坐落在通天岭之南、堕崮山之北的冲积平原上,由峒岭河一分为二,分为东峒岭、西峒岭两个村。东峒岭村建村已有2200多年历史,在威海市乡村记忆工程普查中,被列为传统文化村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文物工作者就在东峒岭村东南和西峒岭村东北发现了古文化遗址。在古文化遗址上采集到的遗物有红烧土和陶器残片,收集的标本有鼎足、鼎口沿、罐口沿等,属于龙山文化遗址。

这也证明了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活居住在峒岭村。

树龄420余年、胸径1.5米的白银杏树

姜文同是东峒岭村的老干部,是村里的“万事通”。

“原先的峒岭村是个大村,明隆庆元年(1567年)六月十三日,一场洪水将峒岭村冲成东西两部分,中间形成一条河,后来河东称东峒岭,河西称西峒岭。”姜文同介绍说,两村之间流淌着的峒岭河,就是那时形成的。

“峒岭村的人99%姓姜,相传俺们姜姓是西周姜太公吕尚的后裔。”姜文同说,姜氏先祖曾居住在村北的通天岭上,近年东北的姜氏来此寻根,和峒岭村姜姓一同在老祖宗故居遗址上竖碑纪念。

“姜氏先祖相伯公故居遗址”纪念碑

从东峒岭村向西北方向行进,绕过弯弯曲曲七八里山路后,平均海拔400米的通天岭横亘在眼前。春日里漫山葱翠,还有红色的杜鹃花藏在其中,美不胜收。说起通天岭名字的由来,据说还跟秦始皇东游相关。

当年秦始皇走到峒岭村北面的皇道口,看到北侧的山脉,觉着此山可通天,后人就据此将该山命名为通天岭。

在一处山头平地上,耸立着一块高约三米的石碑,上面刻着“姜氏先祖相伯公故居遗址”字样。“这块石碑象征着姜氏后裔们用双手托举起先祖。”姜文同说,在此处竖碑的时候,还挖出了很多大块石头,推测应为当年姜氏先祖在此居住过的房屋的遗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