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名臣,著名政冶家,杰出文学家一一張养浩故居遗址一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柳云社区(張公坟村)历史概况...

 nqdeshen 2019-08-19

江南美景甲天下 济南水景润四方

这里山青水秀,美丽如画是我们的故乡,是元代名臣,著名政治家,杰出家故居遗址,《文忠公园《云庄》《七聘堂》《遂闲堂》《云锦池》《云锦泉》以下展现在世人面前,养浩公是济南十大历史名人之一。被誉为“泉城”的济南的七十二名泉股股清莹透彻,味美甘甜的一一《云锦泉》泉水有了一种令人心醉的秋香,泉水多了一种美好的宁静。

济南是一个4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处处有着古诗韵意。你可以到趵突泉那个古香古色的宁静院落,去感受养浩公的题诗:

趵突泉(張养浩)

绕欄驚视重徘徊,流水缘何自作堆。

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空雷。

深通滄海愁波盡,怒憾秋风恐岸摧。

每過塵懐为潇洒,斜陽欲没未能回。

到大明湖那有敬意的着名陈列馆,去品味养浩公笔下的:大明湖泛舟(張养浩)

浮空汎景泝流光,箕踞船头倒羽觞。

喚出湘靈歌一曲,水雲摇荡暮山苍。

去济南第一名山——华不注(名留天地 齐鲁一人)

遊華不注(張养浩)

蒼煙萬頃插孤岑,未许君山冠古今。

翠刃剚雲天倚劍,白頭归第日揮金。

攀援直欲窮危顶,散舞休教阻盛心。

星月满湖归路晚,不妨吟棹碎淸隂。

  到济南那个柳云社区的《文忠公园》《云庄》《遂闲堂》《云庄》《七聘堂》《云锦池》《云锦泉》去冥想张养浩眼中的世俗真朴……

元代名臣、著名政治家、杰出文学家張养浩公(山东济南开源始祖),字希孟,号云庄, 又称济东野人, 济南人。生于宋朝咸淳六年(1270年)三月十八日,卒于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二月十四日。

      养浩公是元朝汉人中少有受到皇帝重用的高官,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为官处事堪称万世楷模;其文学作品代表了元曲最高水平,文学地位相当唐诗的李杜、宋词的苏轼;其毁家输难、舍身救民的崇高品德深受万民敬仰!張养浩公得到了历朝历代朝廷立祠、立庙祭祀,历代名人都有题诗赞颂,深受百姓的爱戴和称扬。他所作的政论名著《三事忠告》等是历代国内外廉政教育经典教材。

养浩公十九岁时,他登览济南的百云楼并作了《白云楼赋》诗文并茂,使他名声大振,并受到山东按察使焦遂赏识被荐为东平学正,从此,养浩公开始踏入仕途,养浩公为官清正,在堂邑县, 他心系民众, 抑制豪强, 赈灾济贫, 为民做好事, 办实事, 任监察御史, 他绳纠贪邪, 存举廉正, 弹劾不避权贵, 举荐不疏仇怨,力行职责.直言敢谏,上时政疏十余万言,提出了当时的十大弊政,要求改革吏治,由于直言不讳,触怒了武宗和当朝权贵,被降为翰林待制,不久又罢官为民。       

    养浩公回家后定居云庄别墅,'今济南市天桥区北园镇柳云村'建书斋遂闲堂,每日沉醉于济南的山林之中,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文,散曲。从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到元文宗二年(1329年),他过了八年诗酒自娱的乡居生活,还游览过泰山等齐鲁名胜,其诗文集'归田类稿'和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中的大部份作品都完成此时急流勇退的写照。养浩公在闲居家乡的八年里,朝廷多次召他出山,许以吏部尚书,翰林学士等他坚辞不往,先后七次之多,(现在山东济南养浩公墓有一块七聘堂碑.为纪念养浩公)。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朝廷火速征聘他为陝西行台中丞,去赈济灾民.他心系灾民.散尽家产.马上应征聘前往灾区救灾.在前往陝西赴任的路上.养浩公目睹饿殍满地的现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养浩公的愤慨如怒吼的波涛,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下层民众的深刻关切,对兴亡规律的思考,从而使这首散曲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契合,成为元代散曲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作品。  他所作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朗朗上口,千古传唱,还入选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真是无比荣耀!)

赶到任所之后,养浩公'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灾民,终日无少怠'(《元史》卷一七五)。尽力救助灾民,'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当时米价奇贵,百姓拿钞票买米,票面上的字迹稍微模糊就不能用了,只得去国库兑换。于是贪官污吏'易十与五',巧取豪夺。养浩公极为愤慨,他下令从库中找出完好的钞票,在背面加印,又刻十贯、五贯劵发放民间,严令米商照印记粜米,持票到国库去兑换,一举清除了此弊。他还上奏章,请求施行'纳粟补官'之法,又鼓励富有之民出粮救济,并率先出钱救济灾民。不久,灾区的粮食供应状况开始好转。此时,养浩公还写下了著名的诗作《哀流民操》:...........。诗中一再慨叹'哀哉流民',字字血泪地描述了灾民的苦难,并盼望'天雨粟'来拯救灾民的生命。全诗无一字谴责,却句句是控诉。字里行间明确地告诉读者:百姓挨饿当然不能怪老天不下来,而只能怪当时的统治者。高度的同情心也使作品朴素平实而又惊心动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不幸的是,养浩公到任仅四个月,就因日夜操劳而一病不起。他救活的灾民不计其数,而他却在任所病逝了。当地的百姓听到噩耗,无不失声痛哭,立祠纪念他的功德。朝廷也追封为滨国公,谥文忠,令他的次子張引袭其官,扶柩归葬家乡,还建了祠堂--初名'張公祠',为纪念他曾七聘而后起,后改名为'七聘堂'。祠堂附近后来成为一个村庄,即張公坟庄。养浩公的坟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坐落在張公坟庄东部。 现位于济南天桥区北园镇柳云村的張养浩墓公元一九七五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一九九二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养浩公,济南故居位于天桥区北园办事处柳云社区,原名張公坟村,是养浩公的云庄别墅遗址.及家族墓地所在地。 曾有一处故居位于济南市府前街,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养浩公原籍济南章丘相公庄,云庄,是养浩公辞官归里时为自已别墅所取的名字.源出唐代北海太守李邕诗句,泰山雄此埋,巨壑眇云庄。据史记载,云庄有遂闲堂,处士庵,翠阴亭等建筑及太湖石十块,其中著名的龙,凤,龟,麟四大灵石。其龟石现安放在济南趵实泉公园內。      

  在济南北面,还有一个世世代代先祖们成长的依赖——黄河,

  在这条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河岸上,有多少我们祖先曾留下的足迹。他们喝着这黄河水长大,又为我们中华民族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能不说这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吗?在济南,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翠绿的群山。山上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棵小草,每一朵花儿都记述着泉城的风姿多彩,这山又给济南添了一道靓丽的霓虹。能不说这山是济南人心中的一份骄傲吗?

济南,是我们美丽的故乡。济南,是众多着名诗人词人笔下的那一处靓丽风景线。济南,是中华民族建城史上的一个辉煌!让我们为济南而骄傲,让我们为济南而自豪! 美丽的泉城——济南!


珠海張氏大宗祠 珠海張氏挥公书院管委会 珠海張氏宗亲会代表团:張添庆 張龙英 張金联 杨英梅 張立准  張润深  張润南 張聘州 苏少容-行9人于2019年7月29-8月6日走访山东济南宗亲,此次走访加强了宗亲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对宣传,研究,保护,传承張氏文化和养浩公文化进行了共同探讨,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各项工作开展。

在此向全体走访宗亲衣表示衷心感谢!      

向珠海德业照相馆張金联宗亲提供高清相片表示衷心感谢!






本照片由珠海德业照相馆張金联宗长提供

700多年来祖先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徒迁各地,他们不辞劳苦,艰辛创业,与自然抗争,为家族的开基创业付出了辛勤劳动。这里留下了我们先祖足迹,时代徒迁我们天各一方。我们要感谢留在济南祖居的亲人们,将宗祠修建和維护,保护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我们家族的骄傲!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河万里必有源,捍卫我们家族的尊严。我们要相互支持、相互关爱、相互包容、加强各地养浩公后裔之间的联系交流,爱国、爱族、爱家、爱乡、弘扬張氏文化,养浩公文化。挖掘收集,整理,历代,现代名人志士大力宣传。遵宗敬祖,遵循袓训、以德为先、以徳做人、以德服人、发扬先祖贤德、促进族人团结、教育后代、传承我们族敬祖爱族精神,为宣传,保护,传承养浩公文化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强国富民作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