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跃层、混凝土、几何体……这栋日本房子太特别

 大虫文踪 2019-06-15


 混凝土住宅 

Design by BLACK,GREY,WHITE

柯布西耶说过,幸福的城市要有建筑艺术。

在有限的地块内,设计师要做的是以空间的形式把所有的平面最小化,让房子自由的立面和结构,既是城市景观,也能成为一家人幸福的居所。

△PATH

今天要介绍的这所房子位于东京市中心,总建筑面积 396㎡,高 3 层,用看似普通的 RC 结构做主体,却拥有山岩般嶙峋的外立面。

△住宅的庭院和景观

他的设计者 Kotaro Ide,也是 ARTechnic architects 的社长,梦想着能够亲自打造一座被茂盛绿植和岩石环绕的房子,于是就有了这栋名为 PATH 的 5 室住宅。

△Kotaro Ide

 01. 

U形几何体

U-shaped site 

从外观来看,它很像是两个由多边几何体堆叠而成的联排建筑,其形象来自瑞士 Zumthor 附近的山岩景象。

△住宅入口

左侧是一间宽敞的车库,这里也同样延续建筑的几何元素 ▽

PATH 面向街道,由中间的庭院和绿植台组成 U 型结构。

楼层拐角和窗台外围都设计有绿植基台 ▽

中庭不再是一棵孤零零的树,而是郁郁葱葱的、生长在外墙上的植物组合 ▽

一条户外走廊承担了阳台的作用 ▽

△平面图

△剖面图

 02. 

错位跃层

Columnar jointing

走进玄关,立刻呈现出一个三维立体的内部空间,重叠交错的楼梯和有高度差的地板、天花构成了连续的跃层式结构。

被几何体围住的植物基台和庭院,高高低低的沿着房屋内侧排列,让家里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受到绿意 ▽

这种复杂的三维结构灵感来自于日本岛屿内部的“柱状连接”,这是一种自然地质构造,源自冷却了的熔岩形成的柱状突起。

这种结构节奏感鲜明,每一层高度各差半层,让房间通透明亮,家里各个角落都能照到阳光。

一级一级的台阶构成连接不同功能区的走廊,赋予整个房屋一种上升感,通过限制视线范围,反而使人感觉房间很大。

不同的高度差和螺旋上升的结构,即使是对面的房间也很难看清全貌 ▽

半透明的玻璃砖保护隐私的同时,也提供充足光线 ▽

之所以选择混凝土作为外墙主材,除了其代表极简主义的审美价值外,还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让房间冬暖夏凉。

楼梯扶手是裸露的钢条,不加修饰的外观正是日式 wabi-sabi 的体现 ▽

相互平行的动线将生活区和功能空间连接在一起 ▽

通往车库的楼梯 ▽

屋里的采光大多是间接照明提供的,隐形灯带安装在楼梯扶手和墙体饰面的各个角落,由人体传感器控制开关 ▽

起居室在二楼,采用开放式 LDK 结构。

木纤维+混凝土构成的天花板,带来良好的吸音和湿度控制效果以及丰富的质感。

胡桃木地板和定制的橱柜与灰色混凝土表面形成冷暖对比 ▽

一组模块化座椅巧妙地紧贴阶梯木地板和混凝土墙 ▽

即使在夜晚也不使用过于明亮的照明,营造舒适自然的氛围 ▽

多边形餐桌与外面的斜墙相呼应,胡桃木温润的质感创造令人放松的用餐环境 ▽

厨房后面是电梯间,从一楼一直通往顶楼 ▽

 03. 

独立卧室

Single bedroom

2、3 楼分别设有 3 间独立的小卧室和一间公共书房,供房主的孩子使用。

孩子的房间呈三维排列,彼此相差半层,顶部形成不规则的六角形和七边形截面 ▽

靠窗而设的书桌和背后的书架将过道打造成一间学习室 ▽

父母的 2 间卧室位于跃层结构的最高处。床架也按着不规则的墙壁定做成多边形 ▽

3 楼浴室的设计是一大亮点,沿着狭长的空间设置了多边形洗手台,却用柔和的曲线形台盆作为线条的中和 ▽

公共卫生间利用镜面使房间得到延展 ▽

利用玻璃将淋浴区和浴缸分隔开,半开放的干湿分离结构让空气和光线得以流通 ▽

Caldey 的白色珐琅浴缸像雕塑一般镶嵌在台阶中,是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

透过玻璃外墙可以欣赏四周绿植景观,营造出露天浴池的氛围 ▽

住宅顶部是户外露台,可以从屋子后面坐电梯到达 ▽

这栋住宅完全是用 3D 建模进行设计和修改的,尽管省去了做模型的时间,但对施工方来说,钢筋的位置就很难确定,的确有着不小的挑战。

虽然 PATH 的棱角会随着时间推移被风化,但 Ide 坚信,即使经过几十年,这样的混凝土结构依然会坚如磐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