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复帖》与昆山

 苏迷 2019-06-15

陈益

  《平复帖》,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的书法作品,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镇国之宝”“墨皇”的美誉,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平复帖》与昆山还有着一段特殊的渊源。

  陆机与弟弟陆云合称二陆,是孙吴丞相陆逊之孙,父亲陆抗则是孙吴大司马。说起来,昆山县名的来历就跟二陆有关。从古娄县到南宋嘉定年间,前后大约有1500年,吴淞江沿岸全都为娄县(昆山县的前身)所管辖,这包括了今天上海的大部分地区。二陆当年读书、生活的华亭昆山,即今天松江小昆山,也在其中。南朝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昆山从娄县析出置县。清《康熙昆山县志稿》说:“山以昆名,比之昆冈玉出,而县名从之。昆邑人文,自当以二陆为开先也。”陆机、陆云在钟灵毓秀的山川原野养育下,成为一代文豪,被人比作美玉(瑶、珉),县名以贤者易称昆山,真可谓相得益彰。

  《平复帖》一共9行86个字,有两个字因为纸张损坏脱落了,今天能看到的只有84个字。陆机用秃笔写在麻纸上,“牙色纸本,纸古,隐纹如断琴。草书五行……此帖大非章草,运笔犹存篆法”(《墨缘汇观》)。俗话说,纸寿千年,能保存至今已经是奇迹。在它问世后的漫漫1700多年间,法书典籍《淳化阁帖》《墨缘汇观》《平生壮观》《大观录》等都有记录,但并无译文。因为信是写给朋友的,陆机在文字上并不拘礼,甚至省略了标点,这就为后世解读增加了难度。加上年代久远,无数文人学者竟没有人能读懂全文。

  明代万历年间,《平复帖》被大收藏家、昆山人张丑所拥有。张家为官宦世家,张丑的祖父张情是嘉靖年间的进士,曾在南京兵部任职。叔祖张意考取进士后曾任工部主事。张意曾官至山东副使,因为触怒御史而被罢职,回乡后建造栎全轩。归有光先生为之写了《栎全轩记》。张丑的父亲张应文为监生,才华出众但屡试不第,遂放弃科举,以古器书画自娱。张家与吴中一带的名家世族关系很密切,与苏州文徵明家族是姻亲,张应文与太仓王世贞是莫逆之交。

  张丑身处文化精英社交圈,对其收藏大为裨益。他将《平复帖》悬挂在书房里,天天端详,时时揣摩,甚至将书房命名为“真晋斋”,还专门写有《真晋斋记》:“乃因《平复帖》颜其斋曰真晋,诚重之也,诚慎之也……”他终于辨识出了其中的14个字,并且有了释义。到了清代,收藏家安岐试图在张丑的14字基础上进一步解读,努力了几十年,却没有多认出半个字来,只好在《墨缘汇观》里无奈地叹息:“其文苦不尽识。”

  《平复帖》自告别宋宫后的几百年,一直在民间和宫廷之间转手。其收藏流转过程极其复杂,坎坷命运折射出时代更迭与变迁。后来,终于被实业家、收藏鉴定家张伯驹购下。他舍命保护这件稀世珍宝,并于1956年7月将夫妇俩收藏的《平复帖》等八件文物捐献给国家。从此,《平复帖》成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启功先生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在故宫亲眼目睹《平复帖》,认真研究原作,对残缺之处作出细致分析,更由于他对历史文化的博学,“十年遍校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不仅译出全文,还把偏旁残损的5个字补读出了3个。释文大意是:彦先身体瘦弱多病,担心他很难痊愈康复,刚得病时,如及时救治,不致如此。能维持到现在这样子,已值得庆幸了。现在又有儿子照顾,可以无虑了。吴子杨第一次来我家,没尽到地主之谊。这时临将西行,再来相见,言谈举止,气宇轩昂,与以前大有不同了。

  1700多年来,人们第一次知道《平复帖》中写的是什么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