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经汤的组成,歌诀,加减运用医案

 合肥朱将来 2019-06-16

【温经汤原文】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

【方剂歌诀】

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桂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温经汤组成】

1

1/11页

吴茱萸10g 当归6g 川芎6g 人参6g 桂枝6g 阿胶6g 6g 甘草6g 生姜6g 半夏6g 麦冬15g 赤芍6g

【煎服方法】

水浸20分钟,煎30分钟,约600ml,阿胶溶化兑入,分早、午、晚3次服。

【主治】

瘀血在少腹,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心烦热,唇口干燥,及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崩中去血,或月经过多,或至期不来。

【加减】

1.无暮热、手心烦热者,减丹皮。

2.唇干口燥、舌红少津者,加生地。

3.血暗杂块者,加三七。

4.腰酸痛者,加杜仲、续断。

【禁忌】

1.血热致月经量多者,忌之。

2

2/11页

2. 肝郁,痰湿致经行后期者,忌之。

【类方】

1. 芎归胶艾汤:同可治腹痛、下血。不同者,芎归胶艾汤所治之腹痛,下血,因血虚而起,故多用于妊娠下血、半产后下血。

2. 当归芍药散:同可治腹痛。所异者,当归芍药散证血虚、水湿相兼,方中芍药用量一斤,可知急痛较甚也。

3. 小建中汤:同可治腹痛。不同者,小建中汤证之腹痛,属脾胃虚寒,必有喜温、喜压等中虚证状。

4.桂枝茯苓丸:同可治腹痛、下血。不同者,桂枝茯苓丸证以瘀血内蓄或癥痼为主,而气血虚损不著者。

【临床运用】

1.崩中下血,或月经来过多及过期不来者。(《千金方》)

2.治冲任虚损,月候不调。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过多不止。又治曾经损妊,瘀血停留,少腹急痛,发热不利,手掌烦热,唇干口燥,及少腹有寒久不受胎。(《和

3

3/11页

剂局方》)

2. 此方以胞门虚寒为目的,凡妇人血室虚弱,月水不调,腰冷腹痛,头痛下血,有种种虚寒候者。(《皇汉医学.方函口

4.痛经。伴出冷汗,下腹凉,喜按喜温,苔薄白,脉沉细。(《钱伯煊妇科医案》)

5.血崩。脉细微欲绝,面唇惨白,舌胖无苔,腹痛口燥,手足烦热。(《治验回忆录》)

【温经汤方解】

此补气益血,温经化瘀之方也。临床运用着眼于曾经半产,虚寒夹瘀,以下血、少腹不温、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日暮发热为目标。

暮热:傍晚时自觉发热也。多见于阴虚、血虚肝郁、瘀血之病症。阴虚者,伴舌红少津,口干思饮,脉象细数;血虚肝郁者,必有胸胁苦满,脉象沉弦;本证之暮热,为瘀血在少腹不去,应有少腹急结,痛不移位,日轻夜剧,舌暗,脉涩等瘀血内结症状。《皇汉医学》云:昼日热减,至夜独热者,瘀血未行也,与阳明病日晡发热迥然不同。

手掌烦热:李东垣云:外感手背发热,手心不热,内伤手

4

4/11页

心发热,手背不热。内伤有胃热、阴虚之分。胃热者,口苦口臭,消谷善饥,大便干秘,舌苔黄腻,脉见滑数。本证之手心热,为瘀血不去,出血过多过久,致阴血亏损,不能藏阳,必有口干思饮等阴虚证状。

少腹里急,腹满:少腹里急,为少腹拘急不快,疼痛阵作,腹直肌挛急,拒压,或指下不温;腹满为自觉症状,腹诊检查并不明显。《难经?第二十九难》云: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金匮?瘀血》篇云: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可见本证之少腹里急、腹满,为冲任虚损,内有瘀血所致,绝非痢疾、阳明里实之里急、腹满也。

唇口干燥:《伤寒论》有白虎加人参汤证之大渴舌上干燥而烦,五苓散证之渴而口燥烦,大承气证之口燥咽干大陷胸汤证之舌上燥而烦,小建中汤证之咽干口燥,理中丸证之渴欲饮水。分析其病机,一为津液亏虚,一为津液被阻。本证唇口干燥属于后者,其表现呈但欲漱水不欲咽,为血瘀于内、阻遏津液,不得外荣之特有症象。

《金匮要略》用本方治年五十之经带病证,即今之更年期病症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

5

5/1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