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2019沪中考语文、理化试卷评析公布!这些题要这样答

 hyd129 2019-06-16

中考第一天已经顺利结束,考生们对自己的临场发挥还满意么?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语文、理化试卷评析新鲜出炉!来看看专家们对的分析点评吧。详↓

PS.不管今天发挥如何,希望各位考生放平心态,好好休息。小布祝大家明天继续考出好成绩哦!

语文试卷点评

6月15日上午,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相关学科专家对试卷进行了评析。

一、科学规范,体现稳中有新的特点

试卷延续了近几年的整体结构设计,仍然由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和作文四大板块组成,试题设计科学规范,考点分布合理,稳定中有创新。

试卷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课内文言诗文选择的都是耳熟能详的名篇,如《黄鹤楼》《送友人》《伤仲永》等;篇章阅读中,既有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也有对文章整体内容和结构思路的把握,考查目标明确,设计科学合理。

试卷有多处出新。如第21题,要求考生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简析标题的妙处,设计新颖。特别是“综合运用”板块,选材别具匠心,设计“受邀参加‘面具文化’博览会”这一特定情境,让考生完成规定的读写任务,有利于促进考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以文化人,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选文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以文化人。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开阔的视野,充分体现文化自信。

如比较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和崔颢的《黄鹤楼》,友人惜别和“乡关”之思这样的情怀跨越时空,亘古弥新。《伤仲永》传达出治学做人之道,《耕者王清臣》体现中华古典诗歌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上海是怎么来的?》让考生充分了解上海多元交融、海纳百川的地域文化特色,更加热爱上海。《你妈喊你起床啦》语言俏皮又富有生活气息,考生可在轻松的阅读中,体味主人公对妈妈的怀念之情,领悟在人生角色的转换中对爱的传递和延续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

选材最大的亮点是“综合运用”部分,从三星堆面具、关羽“花脸”,到欧洲“假面舞会”面具,引导考生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关注世界文化,体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包容并蓄。

三、品味语言,考查考生思维品质

对语言品味的考查在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如第15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第21题要求简析“你妈喊你起床啦”这一标题的妙处,考查考生对文学性语言品味的能力。

在思维品质的考查上,试卷突出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如第17题,要求分析段落位置是否可以调换,考生需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关注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第22题,要求分析文中关键句的丰富内涵,从人物形象、词句内涵等角度感受文中人物丰富的情感及对生活的领悟。第25题更是直接考查考生对生活的理性思考。

四、立足生活,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作文题“这事,真带劲”,延续了上海中考作文的一贯风格,不设置选材和立意表达的限制,让考生有话可说。“带劲”这一生活化的语言,既可以指引起兴趣、来劲,也可以理解为有力量、有劲头,能够唤醒考生日常生活的积累,回忆经历过的挑战、尝试、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苦中有乐的奋斗历程等,选材范围广。同时引发考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不是表面的愉悦,而是发自内心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该题包容性强,能满足不同层次考生的表达需求。

作文还侧重考查考生通过记事来表情达意的能力。有了对真实、具体、典型的“这事”的叙写,才会有“真带劲”的由衷感慨。

五、注重导向,引领学科教学发展

试卷引导教师在培养学生感性思维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如第17题把握文本的思路结构,第22题分析语句的丰富内涵等。

试卷考查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24题,要求考生向外国友人介绍花脸(关羽),在试卷提供的信息中,既有人际交往所必须的礼仪要素,也有与花脸相关的初中语文课文及“桃园结义”的故事。一道选择题,把口语交际、经典阅读,乃至实用文体的写作都蕴含其中,对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理化试卷评析

6月15日下午,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科目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学科专家对理化试卷进行了评析。

—— 理化试卷(物理部分)——

物理学科专家们一致认为:本次理化试卷(物理部分)结构合理,符合《2019年上海市初中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考查全面,覆盖物理学科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

试卷内容注重基础,难易比例恰当,突出重点内容,体现思维品质,关注信息加工、逻辑推理等综合学习能力,考查视角比较新颖,对今后教学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贴近生活 体现育人价值

试卷在传承中有发展。在考点稳定的前提下,试题选材源于教材,贴近生活实际,关注科学前沿,有清晰的时代感,体现了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如第10题,以生活中的安全规范为情景,引导学生去思考其隐含的物理学原理,既体现了物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又蕴含了其价值导向:规范的背后是科学原理,遵守规范,也就是尊重科学。

又如第11题,以2019年1月“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为背景,体现了物理学的应用价值,展现了物理学与高科技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注重思维 凸显学科素养

试题要求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清晰的理解,并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特别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体现了对物理学科素养的关注。

如第7题运动图像的分析和第14题电路故障的分析,都要求学生能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考虑多种可能性,得出完整的结论。

又如第15、25题,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从新情景或复杂情景中提炼关键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结合已有的知识做出正确的分析、筛选和判断。

再如第26题,情景和数据的呈现简洁明了,学生容易理解,问题的设计具有层次性,从易到难,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

三、重视过程 养成科学态度

物理学发展史是人类探索物理世界的历史。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解释问题、表达交流等要素。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的猜想(结论)通过实验得到证实,有的猜想(结论)因不符合实验事实而被否定。

如第15题旨在引导教师和学生关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理论,并写出依据,主要考查了“搜集证据、解释问题”等要素。学生在经历思辨、论证的体验中,感悟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题突出了过程与方法,同时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今后的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 理化试卷(化学部分)——

201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科目考试于6月15日下午顺利进行。市教育考试院随即邀请了学科专家对理化试卷(化学部分)进行了评析。

一、试卷结构稳定,难易梯度合理

试卷难易适中,结构合理。题型、题量与近几年学业考试试卷基本一致。题型继续沿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题量稳定在25题;试题分值分配合理。

试卷重视基础,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核心知识。部分试题开放度较大,体现试题的梯度和区分度。试题设计符合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的要求。

二、  创新呈现形式,凸显能力考查

部分试题在呈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如第48题,关于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考生需要自行选择仪器,组装简易启普发生器;第49题在配制硝酸钾溶液过程中,探究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时,需要学生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判断溶液的状态,并理解坐标图中点的含义,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试卷凸显了对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如第48题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实验设计和探究的能力;第49题重点考查学生根据图表、图像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第50题实验室以氧化铜、铁粉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备铜,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基于生产生活,体现学科价值

试卷关注化学的实际应用,注重从日常生活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例如自来水的净化、燃料的燃烧、化肥的选用等等,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感悟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第47题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化学工业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如新能源的应用、人工替代品对资源的补充等,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考查学科思维,落实核心素养

试卷注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第46题为例,甲烷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要确定三种产物的量的关系时,学生从中认知到相同的反应物在量和条件不同时生成物可能不同,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思想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再如第51题,为从某混合溶液中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需要学生基于实验的变化与现象提出可能的假设和判断,并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通过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不断优化实验方案,体现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要求。专家一致表示,试卷将对化学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资料:市教育考试院

编辑:吴泽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