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穴名解——臑俞

 丙奇姐 2019-06-16
臑俞

臑俞

【别名】臑穴,臑交。

【由来】臑,肱骨上端;俞,穴位。穴在臑部,为经气所输注之处,故名。

【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解剖】在肩胛骨关节窝后方三角肌中,深层为岗下肌;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腋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

【取穴】正坐垂肩,上臂内收,用手指从腋后肩贞穴直上推至肩胛冈下缘凹陷处取穴。

【配伍】配肩髃穴、曲池穴治肩臂疼痛,曲池透臑俞治瘰疬。

【功效】舒筋利节,祛风散瘀,通络散结。

【主治】肩臂疼痛,瘰疬。

【刺法】直刺或斜刺0.5~1.5寸。

【特点】属手太阳小肠经。手、足太阳,阳维脉与阳跷脉交会穴。本穴的气血物质中,既有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又有阳维脉、跷脉传来的阳气,故其为手太阳阳维跷脉之会。

【穴位意义】天部中的水湿在此聚集。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并下行天宗穴。

【功能作用】冷降小肠经天部浊气。

【来源】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

【释词】臑,即肉不着骨,泛指肘以上肩以下。俞,同腧,周输,又通枢。

臑俞。臑,动物的前肢。俞,输也。该穴名意指手臂下部上行的阳气在此聚集。因肩贞穴无气血传至本穴,穴内气血是来自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名。

【释义】即通透内外之俞穴,故以为名。

手太阳阳维跷脉之会。本穴的气血物质中,既有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又有阳维脉、跷脉传来的阳气,故其为手太阳阳维跷脉之会。

【提要】系小肠经、阳维脉和阳跷脉之会穴,兼治阳跷、阳维之病,有舒筋利节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