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考研】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史与视觉文化专业考研信息 整理出关于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史与视觉文化专业考研的相关资料,希望能为考生的梦之路引航。 专业介绍 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下设两个研究方向:艺术史与视觉文化和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 艺术史与视觉文化研究方向介绍: “艺术史与视觉文化”方向旨在培养以艺术史(含电影史)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复合型研究人才。该方向强调在“视觉文化研究”等新兴知识领域中开展艺术史(含电影史)的研究,强调艺术理论,特别是影像理论在艺术史书写中的关键作用。 该方向要求考生具备有关艺术史和电影史的基本知识背景,了解视觉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观念、方法和议题,能对艺术史进行除编年史之外的深层次、多元化的把握,为未来继续深造,或从事创意与策展、艺术编辑等工作打下专业基础。 招生目录
2019招生信息解析: 1、从艺术史与视觉文化专业招生总人数上看,招生人数比较平稳,招收统考生在5人左右。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没有招满,这是备考的一个最好时机,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报考。 2、艺术史与视觉文化方向每年报考的人数不是很多,但是各个方向统考的业务课一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基本是从这个方向来出题的,而考研复习最重要的参考书《艺术概论》的作者赵斌老师就在这个方向。 3、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硕考察的内容更深入一些,业务课一需要掌握的内容多,相对来讲耗费的时间也多,建议大家尽早复习,尤其是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和彭吉象老师的《艺术学概论》这两本书,因为真题中80%以上的内容都是可以从这两本书中找到的。 4、题型介绍 艺术史与视觉文化近几年题型比较固定,主要是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从题目上看,真题涉及的知识点在《艺术概论》里都有涉及,但是只用《艺术概论》复习还是不全面,下面会补充相关参考书。更多院校信息 咨询请关注微信公共平台:考研考博资料分享君 历年分数线及报录比
解析: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史与视觉文化专业报考人数26人,进入复试7人,专业调剂5人,最终录取8人,报录比为26:3。 艺术史与视觉文化专业的报名人数在各院系排名中在电影制片管理、电影剧本创作等大热专业之后,报录比在各院系排名中也不是特别低,考研压力相对来说比较适中。进入复试的人相对较多,咨询+宋老师微信15081231352复试被刷的人也很多,基本上复试录取比是2:1。其中2019年拟录取人中380以下分段3人,380—390分段4人,391—400分段5人,400以上分段1人。 可以看出在录取名单中初试成绩主要集中在380以上的高分段,也就是说总分在[370,385]比较稳妥。认真合理的复习考个高分并不难,但是也不能有这么多人能考高分我大概准备一下也可以的思想,高分段人数比较多说明这个专业压分不是很厉害,自己也要好好抓住机会,合理规划复习进度与深度。 附2019年艺术史与视觉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名单
四、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美) 艾伦、戈梅里著 李迅译; 《认识电影》 (美)路易斯 .贾内梯著; 《中国文化读本》 叶朗 著; 《什么是艺术》 (美) 沃特伯格 著; 《艺术概论》 赵斌主编 (2016版) 辅助材料: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解析: 专业一考试题型是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基本可以划分为三大块—哲学史、美术史、电影史。近两年的考试重点以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为主,《中外电影史》、《艺术概论》(彭吉象)、《电影艺术词典》以及《电影理论基础》等作为简答论述的大题补充,对于时间紧迫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分配复习的权重。 参考书目最重要的是赵斌的《艺术概论》,这本书知识点比较零散,需要整理系统的笔记帮助理解和记忆,佷多细节比较重要,去年很多题都是从细节中考查的,所以这本书至关重要。 《认识电影》对考电影学院的研究生对于这本书来说知识过于基础了,并且很杂,实际考试涉及不是很多,主要以让广大考生了解电影为主。 《什么是艺术》实际上是一本偏目录性质的书,总结一个大体的框架,理解这本书就很轻松了。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应该是五本书中最难理解的书了,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以及运用的实在论的研究方法我觉得虽然书籍难懂,但是仔细看几遍会很有利于考试。所以这本书虽然难懂,但是通过自己的反复细嚼慢咽整理笔记还是受益匪浅的。 业务课二 艺术史与视觉文化 《艺术理论与教程》 张同道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的故事》 贡布里希 广西美术出版社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朱立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考研真题 艺术史与视觉文化 一、名词解释 1、结构 2、景观社会 3、《第二性》 4、罗兰巴特 5、镜像理论 二、简答题 1、科林伍德认为艺术本身是想象性的存在,他的含义是什么 2、简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古典主义艺术特征美学研究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请根据1859年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剧《佛兰茨.冯.济金根》的批评,简析马克思主义历史悲剧观的主要观点及理论价值。 2、请根据黑格尔《美学》中的基本理论,简述“情致”概念的内涵,以及它在“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过程中的地位,并由此谈谈“情致说”的理论贡献 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连续性剪辑 2、超现实主义电影 3、抽象主义 4、俄狄浦斯情节 5、礼乐文化 二、简答题 1、艺术批评的功能 2、谈谈兴观群怨的艺术观念 3、什么是行为艺术 三、论述题 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谈谈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2、综合对《道德经》的理解,谈谈道学美学的艺术观念 六、复试内容
解析: 一、复试考核方式 艺术史与视觉文化专业考察外语听力及口语、专业面试和专业笔试。复试笔试科目为《艺术理论综合》。 总的来说复试比较公平,只要综合素质好,有实力复试一定能录取。 二、初复试成绩的权重分配 总成绩计算办法:总成绩=初试成绩(满分500)*0.2*50%+复试成绩(满分100)*50% 三、复试录取比例 一般是1:1.2,2019年为1:2.3。 四、复试流程 艺术与视觉文化专业复试是两天的时间。 首先是提交资料审核,就是现场确认需要提交的那些资料以及政审表这些东西。提交完资料参加笔试。 接下来是面试。面试的环节是艺术学的先面试,然后是电影学的面试。虽然导师不一样,但是面试却是分步骤来的。 面试环节 1、英文面试 主要是读一段英文文章,然后老师会让你翻译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几部分,有的同学去年也被老师又问了几个问题,这个是不一定的,可能会问,也可能不会问。这个文章一般是一部电影的影评,老师有可能会问你对这部影片的看法,这一时期还有什么电影,这一时期有哪些著名的电影公司,有哪些著名的事件等问题。 2、中文面试 面试环节较为简单,老师们也都比较随和。一般情况下是先进行中文或者英文的自我介绍,介绍完以后,老师会根据上午的笔试情况来提出一些问题,根据你的回答来往下继续问。面试的时候,老师提出的单个问题其实不是很多,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根据你的回答来继续往下深入问下去。因为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全部都是学术型的,所以有一些问题学术型的会问的比较多,大家可以自行参考一下: 1、你之前读过XXX 的《XXXXX》吗? 2、你的毕业论文写得是什么? 3、你觉得《XXXXX》这本书写得怎么样? 4、你研究生期间有什么具体的设想,你的毕业论文有没有什么方向? 诸如此类的问题。 当然,其他的还是和你自身的情况有关系,老师也会根据你的情况来问一些别的问题,但大体上还是在艺术或者电影的圈子里面转的。 五、注意事项 每年复试的环节会根据这一年的分数线,进复试的人数以及招生导师的情况有所调整,所以一定要注意今年的最新通知。 六、说明 上面的大概流程是根据去年部分的情况来整理的,不一定完全一样,请见谅。 最后,关于专业复试没有说到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大家对复试还有什么别的想了解的可以咨询 |
|
来自: 昵称6475674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