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J.T.米切尔研讨班系列第二期 | 媒介·技术·记忆

 kantuoga 2018-06-26


W.J.T.米切尔研讨班系列第二期:

媒介·技术·记忆



时间:2018年6月24日 10:00-17:30

地点: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20层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

主办:OCAT研究中心

协办: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

支持: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

讲座垂询:info@ocatinstitute.org.cn


本次活动免费


预约方式:请发送“0624 姓名 院校/工作单位 电话 邮箱”至OCAT研究中心微信平台,以正式回复为接受预约。



如果将图像视为某种生命形式,媒介可谓是图像的栖身之所。图像需要客体的承载来展现自身、使其显形可见;而作为载体和中介物,媒介同时充当了图像的工具和宿主,聚合着图像的美学实践。近两百年间,摄影术、电影、电视、互联网、虚拟现实的陆续发明和飞速发展,急剧更新了人们对媒介的想象和思考方式。科技强力推动着艺术媒介的演化,而后者对人类的观看方式影响如此显著,促成了观看机制的一次次转型。当代对媒介的广泛讨论,倾向于将媒介视作与人工或技术相关的文化建构,某种意义上,它成就了文化、技术、社会、美学、认知相通相融的共同运作。六零年代,传播界先驱、多伦多学派的麦克卢汉曾提出“理解媒介”的说法;三十余年后,米切尔却谨慎地表示,我们对媒介终究只能做到“探访”。

 

继第一期题为“语词与图像”的研讨班之后,我们围绕“媒介”这一视觉文化研究中的热门议题,于六月再次召开第二期W.J.T.米切尔学术研讨班。本期邀请的五位学者的学科背景,涉及了绘画、建筑、电影等多个艺术门类。张晓剑老师的发言将从弗雷德、格林伯格两人的艺术理论出发,讨论“媒介纯粹性”、以及媒介与“物性”(objecthood)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现代艺术中媒介意识的变迁。随后,周诗岩老师将立足于米切尔对“视觉媒介”这一概念的怀疑,探讨长久以来人们把媒介和视觉感知加以捆绑的做法是否可取,她将回顾20世纪几位不同领域的思想家的相关论述,以回应这一悖论。下午的研讨班活动中,首先唐宏峰老师将沿着媒介考古学的思路,回溯19世纪末期,以幻灯和电影为代表的早期虚拟影像如何触及近代中国观众的感官经验。与之相应,孙松荣老师则将目光投向当下,在他的发言报告中,他将以戈达尔、阿彼察邦等几代导演的实验影像作品为例,探索数位影像如何消弭电影与录像二者的媒介特殊性,并重新构建记忆的历史系谱。最后一位发言人冯原老师将通过具体的个案分析,重新解读20世纪早期“文化漂变”(Culture Drift)与视觉再造的成因。通过五场角度各异的发言报告以及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本期研讨班将尝试展现媒介本身的复杂多样和内在模糊性。而探讨“媒介”这一视觉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无疑也是深入理解米切尔思想的绝好切口。


研讨班流程


10:00-12:00

发言人:张晓剑(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现代主义批评理论中的媒介问题》


发言人:周诗岩(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视觉媒介? 真的有吗?》


14:00-16:30

发言人:唐宏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影的考古:物、影像与媒介——从康有为说起》


发言人:孙松荣 (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动画艺术与影像美学研究所教授)

发言题目:《记忆的影形力:论影像艺术的思性》


发言人:冯原(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发言题目:《“文化漂变”与视觉再造》


16:30-17:30

圆桌讨论

主持人:郭伟其(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康  翀(OCAT研究中心公共项目部、巴黎先贤祠-索邦大学艺术学博士生)

列席学者:张晓剑、周诗岩、唐宏峰、孙松荣、冯原


发言题目简介


张晓剑:《现代主义批评理论中的媒介问题》

The Problem of Media in Modernist Critical Theory


迈克尔·弗雷德对极简艺术的“剧场性”的批判,是基于格林伯格式的“媒介纯粹性”“媒介特异性”(medium-specificity)的要求。本发言将从弗雷德、格林伯格出发,上溯波德莱尔、莱辛,讨论艺术中媒介意识的变迁,同时梳理形式主义的理论源流,试图说明弗雷德和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现代主义实际上扎根于现代性的分化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主义批评提出一种当代反思。

 

周诗岩:《视觉媒介? 真的有吗?》

Are There Visual Media?


“视觉文化”就其发生而言首先是一种话语,而非一种文化实体,它在很多时候凸显了那种被称之为“视觉媒介”的中介方式的重要性。而悖论在于,尽管就感知模态而言,所有媒介都是“混合媒介”,我们却坚持强调某些媒介和视觉感知的特殊关联,就好像它们完全是视觉化的,并且主导着一种仿佛现代世界特有的经验和认知,在这种经验和认知中,社会世界和主体的建构总不可避免地同视觉实践和观看机制紧密相连。本次发言将从20世纪三位在不同领域深刻探索媒介/中介问题的思想家那里出发回应这一悖论,并据此解读米切尔为“视觉文化研究”给出的任务。

 


唐宏峰:《影的考古:物、影像与媒介——从康有为说起》

Archeology of Projection: Object, Image and Media——Starting from Kang Youwei


本次发言以康有为观普法战争影戏而思考共通感的事件为例,分析物、影像与媒介的关系。康有为记述的几段技术化观视经验,呈现出物-媒介-影像之间的现代性脱域本质。按照米切尔的研究,媒介是形象得以形成和传播的物质实践系统,但究其本质,影即为投影,再现即为复制,媒介成为影像的脱域与再域的物质实践。这可以解释米切尔所力图证明的形象的生命/欲望的问题,因为媒介构成了形象的身体,形象就成为了物/世界本身,形象总是uncanny。所以康有为才会将情感与媒介紧密结合,将桑塔格所思考的“他者痛苦”的问题及古老的“不忍之心”归结为媒介问题——摄影、幻灯、以太。我们借此思考“图像是什么”“图像有什么用”,一张战争图像吓到了康有为,而在其背后,是极为丰富驳杂的近代民族话语与世界主义话语。

 

孙松荣 :《记忆的影形力:论影像艺术的思性》

The Plasticity of Memory: On The Pensivity of the Moving Image Arts


一个世纪多以降,电影作为召唤记忆的机器,展现其极佳位置与态势。当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电影史》(Histoire(s) du cinéma, 1988-98)问世之际,不仅推进此论题,更借录像质问了电影-记忆的优位性。电影与录像之间的爱恨情仇,尤以该隐(Cain)与亚伯(Abel)之间的关系被譬喻着。接踵而至的数位影像,一定程度消弭了两者的媒介特殊性,并进一步将宏观至私密的记忆转换到影像艺术。本次发言将从电影与录像之间关于记忆的记录,至数位影像如何重新拟构记忆的历史系谱,审视当代中西影像艺术的影形力及思性。

 

冯原:《“文化漂变”与视觉再造》

Culture Drift and Visual Reconstruction


20世纪早期中国的文化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如何引入西方—现代性文化,从自我的立场出发来看,成为转型的他者就等同于发生了“文化漂变”;第二是如何重新塑造基于传统的自我,这一重塑的策略带来了折衷主义的表现形式——以视觉再造的方式来融合传统—现代的矛盾性。诞生于1925年的中山大学因为中山先生的缘故,其校园建筑可以追溯到1900到1940年代,其三个阶段的校园建筑均很典型地反映了上述的两个文化转型策略——分析中山大学这三个校园建筑的背景与建筑遗产,无疑为我们重新解读20世纪早期的“文化漂变”与视觉再造的成因提供最具有连续性的样本。


发言嘉宾简介


张晓剑,于浙江大学取得文学学士(汉语言文学)、哲学硕士(美学)、哲学博士(美学),博士期间师从沈语冰老师,现为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西方现当代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厅课题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文献翻译与研究”;合作编著有《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第2编者),河北美术出版社2018年;合作译著有《艺术与物性》《杜尚之后的康德》,独立译著有《专注性与剧场性》(即出);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新美术》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周诗岩,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视觉文化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2006),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后(2006-2008)。研究兴趣集中在批判性的媒介理论、图像研究与文化批评的交叉领域,著有《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2007),译著《包豪斯舞台》(2014),近年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包括《重读<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的延伸》(2013)、《包豪斯理念的轴心之变》(2013)、《阿比·瓦尔堡的姿态:图像生命与历史主体》(2017)、《视觉文化的面孔》(2018)。

 

唐宏峰女,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2011-2012年作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艺术史系和东亚系进行学习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视觉文化、艺术理论和当代电影批评。出版两本著作《旅行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旅行叙事研究》《从视觉思考中国——视觉文化与中国电影研究》。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当代电影》《傳播與社會學刊》等大陆、台港与海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多次转载。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国视觉文化研究”和一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

 

孙松荣 ,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表演艺术研究所电影学博士,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动画艺术与影像美学研究所教授。现任《艺术观点ACT》主编。曾担任“不只是历史文件:港台录像对话1980-90s”(2018)、“启视录:台湾录像艺术创世纪”(2015),第八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纪录之蚀:影像跨界的交会”(2012)策展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华语电影美学研究、电影与当代艺术,及当代法国电影理论与美学等。著有《蔡明亮:从电影到当代/艺术》(2013),《入镜丨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艺术与跨界实践》(2014)等。

 

冯原1984年和1990年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04年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4—2009年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现为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导师。主要工作领域为视觉文化研究、文化批评、建筑学与设计学的相关研究,空间设计与公共艺术创作实践,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现在同时兼任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主任,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硕士导师,广东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和广州市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2009、2011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学术委员会委员,《城市中国》杂志首席主笔等。2011年,主讲课程《视觉文化批评》入选教育部首批二十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也被列为国家第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专著有《样式的对策:建筑的符号生产及其象征的逻辑》、《被压迫的美学:视觉表象的文化批评》等。 


学术主持人简介


郭伟其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史系系主任,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代表作有《停云模楷:关于文徵明与十六世纪吴门风格规范的一种假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年)。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与写作主要有《科罗曼多屏风上的大历史与小历史》、《20世纪上半叶的猛兽图像》以及《时间的形状》(The Shape of Time: Remarks on the History of Things)的翻译。

 

康翀巴黎先贤祠-索邦大学艺术史博士生,OCAT研究中心公共项目部负责人。巴黎索邦大学(巴黎第四大学)法国文学硕士,巴黎先贤祠-索邦大学(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硕士、电影与视听学硕士 。研究方向为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绘画与电影的互文关系等。供稿于若干国内外文学艺术期刊。译著有萨宾娜·斯皮勒林的《在弗洛伊德与荣格之间》(Entre Freud et Jung)等。


本次活动免费,预约方式:请发送“0624 姓名 院校/工作单位 电话 邮箱”至OCAT研究中心微信平台,以正式回复为接受预约。




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是OCT当代艺术中心(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简称“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盈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还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