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在语文成绩中的占比是占到很高的分数,在写作中巧用这些修辞手法,能给我们的文章增添光彩,引人入胜。

 Nancyaiqing 2019-06-16

多用修辞可以瞬间提升自己的文章的气质,实在不会写就多背点。

语文中写作在语文成绩中的占比是占到很高的分数,在写作中巧用这些修辞手法,能给我们的文章增添光彩,引人入胜。


本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我们常规学到的比喻的修辞手法无非两种使用。


一是阅读理解中考察的比喻的作用。


二是用在作文中,常规用法则是明喻,暗喻,借喻。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沉默的价值像金子一样珍贵。”


这就是一个明显的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在。而我换一个用法,“沉默是金。”则变成了暗喻的用法。这种用法可以大量放在开头的句子中,既有分量,又很厚重。


如古诗“山是眉黛聚,水是眼波横”就是很好的代表。


借喻则相对更显文采。借喻是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参考喻体。比如,“皓月当空,我们的身上都被披上了一层珠纱。”珠纱是银白纯洁的月光的喻体。常用借喻,会使文章意蕴深长。


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些特殊的比喻。


01

一是巧用“想”字


古诗有云“云想衣裳花想容”,什么意思呢?看到云我们想到了飘逸的纱衣,看到花,我们想到了娇美的容颜。这句诗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比喻。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学古诗,被古诗,更多的要从写作的角度去揣摩他。


所以这样的用法可以是“离家在外的我看着天上的圆月,却想起了出发那天早起的母亲给我煮的汤圆。”


当然我们要注意,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不可以是相同的一种物品。


而“想”字句又会在不知不觉中帮你完成“虚实结合”这样一个重要的作文结构的搭建。


02

二是“成”字句


“每天奔波劳累的爸爸把自己忙成了一个陀螺。”


“哥哥早已经把他的心炼成钢铁。”


诸如此类。其实“成”字句和我们暗喻手法中的“是”字句是一样的模式,只不过“成”字句更侧重选择具有强烈情感特点表述的对象,并要求我们善于把共同的特点放出来。


我的学生曾给我写过这样的句子,“你是风一样的走了,却又风一样的在左在右。”“相思成树,连虬成空。”这就是对这个技巧综合运用比较好的表现。


这篇写作小技巧,大家一旦熟练掌握它,相信一定会为你的文章多多少少的增添一些光彩。

延伸学习:

带有比喻的成语

骄阳似火 银月如钩 弯月如钩

繁星似锦 寒夜如水 碧空如

水平如镜 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

流年似水 度日如年 口若悬河

心如明镜 心静如水 薄如蝉翼

洞若观火 稳如泰山 安如磐石

从善如流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力大如牛 动如脱兔 静若处子

多如牛毛 淡然如水 骨瘦如柴

声如洪钟 暴跳如雷 视财如命

挥金如土 门庭若市 观者如云

高手如林 恩重如山 铁证如山

浩如烟海 轻如鸿毛 重如泰山

情深似海 柔情似水 冷若冰霜

美女如云 腰若细柳 娥眉如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