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化深奥为浅显,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一)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天上的云奇形怪状,有的像奔马,有的像狮子。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净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二)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1)、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2)、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3)、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 (三)运用比喻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下面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如:她长得像她爸爸。 ②表示猜度。如:这本书好像是他的。 ③表示想象。如:我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孩提时代。 ④表示举例。如:许多花都开放了,像桃花、梨花、杏花。 ⑤比喻义不是比喻。比喻是临时的,比喻义是通过比喻形成的固定的义项。 (2)甲和乙要有相似点。 例①:列车在飞驰,车厢两旁的树木像排山倒海似的一闪而过。(“排山倒海”形容声势浩大,跟速度没有相似之处,不能用来比喻树木“一闪而过”) 例②:我们的意志像喜马拉雅山一样高。(“意志”与“喜马拉雅山”之间没有相似点,也不构成比喻) (3)甲和乙感情色彩要一致。下列比喻不够贴切: 例①:敌机逃窜了,我们的飞机紧紧追在后面,像狼追兔子一样,一前一后。 例②:“五四”青年联欢晚会,全校同学像蚂蚁一样挤成一团。 (4)喻体要浅显,易懂,让人一看就明白。下列比喻不够贴切: 例①:他的长相很威武,胡须像平头戟。(“平头戟”是什么,一般人不知道,此处用来比喻“胡须”,令人费解) (四)比喻与比拟区别 比拟和比喻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涉及甲、乙两事物相比,甲、乙两事物有可“比”性。 比拟和比喻的不同在于: (1)从意义上看,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此喻彼,就是“打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以此拟彼,就是“比作、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 (2)从形式上看,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的形式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部分则是描述性的,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性词语。 例①:一轮圆月像玉盘一样嵌在蓝色天幕之中。 用晶莹、圆润、澄明的“玉盘”比喻“圆月”,使人感到圣洁,令人神往。用“蓝色天幕”比喻“夜空”,描绘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背景。 例②: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地,绿绿的。 运用“偷偷地”、“钻”两个拟人化的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的生机和活力。 例③:我矗立在原地,久久不动。 矗立是描写碑石用的词语,这里将我仿拟做碑石描写,借此衬托出我死守岗位的精神 二、比拟:把某事物赋予了人的动作神态、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或把某事物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意蕴丰厚,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一)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例如: (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酣睡的婴儿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 (3)那花瓶中的花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似乎已断绝了求生的希望。 (4)(帆板)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张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5)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啃秋”。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 (二)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作者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例如: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2)坦克后面,“老虎团”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 (3)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4)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之更具体、更鲜明,更生动;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富有幽默感。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借代与借喻的异同: 相同处:借代与借喻都有所代,借代是用借体代本体,借喻是用喻体代本体,本体都不出现。 不同处: 1、借代的借体是客观实际中的事物,这个事物与本体有关联;借喻中的喻体与客观现实无关联。例如: ①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苍蝇”借喻“反动的家伙”,“苍蝇”不是眼前的事物,而且与客观现实无关联。) ②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干戈”“延安”借代“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干戈”是战争中的武器之一,“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抗日的根据地,都是与现实有关的事物。) 2、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不存在相似性,而借喻的喻体与本体必须有相似性。例如: ①红领巾给老大娘让了座。(“红领巾”借代小学生,但与小学生无相似性,不能说“小学生像红领巾”。) ②离开这个阎王殿!就是饿死也比在这里强。(地主的家和“阎王殿”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属于比喻中的借喻。) 3、借代不能改为明喻或暗喻,借喻则可以改为明喻和暗喻。 例如2中的两个句子。 4、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 四、夸张:用言过其实的方法,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给人以启迪;或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和态度,烘托某种气氛,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夸大”和“缩小”两种形式。 夸张的三种形式 (1)扩大夸张。例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缩小夸张。例如: ①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例如: ①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②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对偶: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音律美,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吟诵和记忆;语句凝炼概括,抒情酣畅淋漓,表意集中,富有表现力和概括力;能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也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更加强烈,褒贬分明。 (一)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二)对偶的几种形式 1、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2、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即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3、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泛铜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六、排比:不但内容集中,节奏鲜明,增强气势,还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在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条分缕析,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加严密、更加透彻,从而起到强调观点的作用;在记叙文中,运用排比叙事透辟,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一)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二)排比的种类: 1、成分排比: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①延安的歌声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②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 2、分句排比: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①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②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③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了;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了。 3、复句排比。例如: ①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对偶与排比的区别 ①形式上,对偶限于两项,排比必须三项以上。对偶是对称组织,排比是成串组织。对偶要求字数相等,排比不拘泥于字数;对偶要尽量避免字面相同,排比常常出现相同的词语。 ②内容上,对偶可以表示相近、相反或相对的意思,排比只能表示相近或相关的意思。 ③作用上,对偶使语句更加整齐美观,和谐悦耳;排比除了上述作用外,还能进一步增强语气,加重感情。 七、反复: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感情、突出思想观点的作用;同时还使诗文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和节奏感。 如: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反复定义 是有意的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或抒发某个感情的修辞格。 反复的种类 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 2、间隔反复:重复运用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子。 3、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也可以交错使用。 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反复的时候需要注意:反复和重复不同,重复是语言的罗嗦,是一种语病;运用反复切忌为反复而反复,必须具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感情,要从表达的实际需要出发决定是否运用。 排比与反复的区别 排比,只有部分词语重复,着重于结构的相同或相似,语句可以不同;排列的几项是连续的。反复,一般是全部词语重复,着重于语句和结构的相同;反复的几项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例①: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句①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三次出现“他们不惊诧”,再加上末尾的“他们就惊诧了”,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政府的强烈的愤慨之情。 八、设问: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的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还能使论证更加深入,脉络更加清晰。 ①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 ②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③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峻青《乡音》) 九、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或者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语气坚定有力,发人深思;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1)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①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历史吗? ②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③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郭沫若《习习谷风》) ④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2)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 ①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②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 ③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 ①设问是自问自答,往往在篇首或段首,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且必须用问号。 ②反问不必作答,问中已有明确答案,常常在段中或段尾,目的是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时可用叹号。 例①: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句①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提示朋友思考生活是否美满幸福。 例②: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城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中享受生活的温暖呢? 句②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人们对南国花城的深深的喜爱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