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商古国——齐国,太公齐国的前身,商王在此配有“齐师”

 songsgt 2019-06-16

说到齐国,我们最先会想到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不过战国时的齐国姓田,史称田齐。真正的齐国其实姓姜,就是我们熟知的姜太公的始封地,春秋末年被田氏窃国取而代之。但齐国的存在史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卜辞多有涉及齐地的记录,遗憾的是记录齐地历史的卜辞多为五期(帝乙、帝辛时期)卜辞,故我们无法了解早期商代齐国的活动轨迹,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齐国在商代是一直存在的。齐国至少在商末时已成为商的附属,并与王室内部保持着密切联系。卜辞中多有“王……在齐”的记录,证明商王曾经常出巡齐地。

商代齐国的地理位置有多种说法:一说在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镇,《水经·汳水注》记载:“汳水又迳外黄县南,又东迳莠仓城北。《续述征记》曰:莠仓城去大游墓二十里。又东迳大齐城南。《陈留风俗传》曰:外黄会有大齐亭。《陈留风俗传》曰:县有科禀亭,是则科禀亭也。汳水又东,迳小齐城南。”外黄县,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内黄集,古籍中说内黄集、陈留镇一带有大小齐城,故有学者认为最早齐地可能在此一带;另说在山东营丘(临淄),也就是西周姜太公的始封地,西周齐国到底是别处迁封还是由商代齐国故地重封不得而知;也有说商代齐地其实指得就是济水流域一带,齐地即济地,可能范围比较广。我们都知道,先秦有四渎:江、河、淮、济,济水虽然现在已消失,但远古时期济水在东夷北方地区拥有重要的地位。《尚书·禹贡》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说明当时的济水水量充沛,声势浩大。《山海经》说:济水“绝巨野,注勃海。”所以又有“勃齐”一说,指得是济水流域、渤海南岸这一带,古齐国应该也在这一范围之内。

济水

“齐”的甲骨文象形为“三个整齐排列类似箭镞一样的东西”,造字本义说法颇多:《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齐”来自“禾麦吐穗”,《淮南子?地形训》中说:“泲(济)水通和而宜麦。”,是指济水水质适合麦穗的生长。据说早期济水平原一望无际栽有成片的禾麦,用以济水灌溉。也有“祭祀”说,远古时期济水流域的齐地族人祭祀济水,“齐”的初文是祭祀时的一种状态,故“齐”也跟祈祷、祈福有关,比如“洪福齐天”。《论语·乡党》说:“祭,必齐如也。”就是祭祀的时候要毕恭毕敬。《国语·周语·内史过论神》一则中也说:“国之将兴,其君齐明。”直接跟神明扯上了关系。另有说法认为“齐”的造字本义来自济水荡漾的流纹,人们根据它的形状来命名,也就是说,济水初为齐水,后来才加上三点水。综上三点,前两种说法是济水由齐地而来;后一种说法是齐地由济水而来。

齐的甲骨文

现已考古加文献资料证明,济水流域一带早在商代就已成为商的势力范围,商王偶尔也会去齐地田猎或巡视。卜辞:“庚寅卜,在齐師,王戈往来亡灾。”这是商王去往齐地驻军的地方巡行视察,来去顺利。商晚期帝辛征人(夷)方,也曾去齐地驻军营,曾利用配置的“齐師”一起出征人方。卜辞:“癸巳卜,贞王旬亡祸。在二月,在齐師。惟王来征人方。”目前学界共识的帝辛东征人方主要有两次,即帝辛十祀(年)和帝辛十五祀(年)。卜辞无法证明是哪一年,但很明显这次东征跟“齐師”脱离不了关系。卜辞大意是这年征人方,王贞问出师吉不吉利。二月,商王会齐師,携手征伐人方。卜辞:“巳王卜,贞旬亡祸。王……夕在齐師。惟王十(五)……”这次占卜可能发生于帝辛十五祀(年)的那次东征,意思跟前则一样,都是关于占问出师吉凶,然后在齐地会师的情况,但也有分析认为商王征伐人方是从东南方向进入,不可能去齐地会师,估计是返程途中所致。

营丘故城

齐国应该亡于商末周初大动荡,而商代齐国的的势力范围可能那时还没有到达营丘(临淄)。《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上任,“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莱国是商的附属国,商虽灭,莱族不服周,当时周天下初定,势力也没来得及伸到东夷地区,莱人趁机与姜太公上演了一场争夺营丘的拉踞战。姜太公击退莱人后,正式在营丘建立西周齐国,商代齐国遗民应该主要融入了西周齐国,两者有承续关系。

文/堰风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