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艺术介绍——民众的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

 泊木沐 2019-06-16

在中国,提起版画艺术,凯绥·珂勒惠支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几乎每一位老一辈版画家都曾间接的成为过她的学生。珂勒惠支进入中国,源自鲁迅先生的大力推荐。1931 年的 9 月,鲁迅先生为纪念柔石等革命战士被密谋杀害,选择了珂勒惠支的作品《牺牲》刊登在 9 月份的机关刊物《北斗》,正是在这份刊物的登载,标志着珂勒惠支的版画艺术正式进入到中国,倡导出轰轰烈烈的新木刻版画运动,促成了中国近代版画的兴起,为中国人民抗日与反压迫宣传提供了图像基础。

《牺牲》

鲁迅先生的一生搜集了近两千幅国外版画,三百多位画家,这其中,他最为推崇便是凯绥珂勒惠支,认为这是中国所需要的”有力之美“。他曾携带者这些画册与作品,亲自到他所办的展览会与木刻版画讲习班中向学院教授、向社会展出。在逝世前一年病重之时,还自费出版印刷了《凯绥·坷勒惠支版画选集》,在书的扉页后面还印着“有人翻印,功德无量。”他在书的序言当中高度评价了坷勒惠支“在女性艺术家之中,震动了艺术界的,现代几乎无出于凯绥·珂勒惠支之上。”

凯绥·珂勒惠支,1867年出生在德国柯尼斯堡的一个商人家庭,其家族虽然不是贵族,但在当地非常有名望、受人尊敬。他的祖父和父亲作为知识分子,崇尚法国大革命、参加民主运动。他们对当时普鲁士僵化的思想与教育极为不满,因而在家族内聘请内部教师进行家庭教育。当珂勒惠支14岁时,她的父亲发现了她的艺术天赋,专门为她开设了一门素描课,从此走上了绘画艺术之路。

1884年7月,17岁的珂勒惠支与她一生的伴侣卡尔订婚,卡尔是一位医生,当时还在柏林学医,这成为珂勒惠支前往柏林学习艺术的契机。在他们正式结婚后,她经常去卡尔的诊所帮忙,并在闲暇时以这些病人为模特完成素描稿。卡尔的诊所开在工人区,大多为贫穷的底层工人在此安静等候。在这里,她开始直面病痛、死亡、饥饿、失业、悲惨的妇女与儿童。这一时期是她创作的早期,主要描写压迫与反抗,《织工的反抗》是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时的德国处于转型时期,新兴资本家无情的剥削却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工人,反抗、罢工都被普鲁士专制政府所镇压,珂勒惠支用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在1894年至1898年间创作了第一套由6幅铜版画和石版画组成的组画《织工的反抗》。这套组画取材自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暴动史实。

《织工的反抗》 第六福《突击》铜刻版画 24×29cm

随着她与卡尔的两个孩子出生,在完成艺术创作的同时,她亦要承担起母亲的责任。身份的改变,带来的是她作品开始围绕母爱与孩子的题材。1914年,无情的一战爆发,珂勒惠支的小儿子受到了德国爱国情操的感染而选择了参军,头一个月,便不幸牺牲,这成为她作品从反抗到母爱的转折点。死去的孩子静静躺在母亲的大腿间,画中的人物笼罩着一层骨白色,细微特征清晰可见。母亲如同一个粗陋的老妪,仿佛刚从一个噩梦中醒来,一个所有父母都会被困住的、最糟糕的噩梦中醒来。她身上沉重的肌肉就好像米开朗基罗的大理石作品《哀悼耶稣》中的玛利亚一般,但是在这里悲伤把她变得更像是一个动物而非一个圣人。悲伤化作阴影蔓延向她裸露的四肢。她的嘴巴埋于孩子的胸间,似乎想要把她的孩子从死神那里唤回。这幅《女人和死去的孩子》几乎不给人任何喘息的机会,这也是凯绥·珂勒惠支关于战争的一幅最重要的作品。

随着战争继续,越来越多的年轻生命丧生在这毫无意义的战争中,她代表着千千万万丧子的母亲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如《不准碾碎为播种用的种子》。画中的妇女形象便是珂勒惠支自己,她曾写道:“如果可以,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回在战争中丧生的小儿子彼得。同时她也在思考,这些自愿参军的年轻人们原本可以成为朋友,却在战场上无情的相互残杀,他们真的需要战争吗?这一切不过是既得利益者们的炮灰而已。所有的思考让她创作了一个雕塑《相爱的人》,刻画的是一位母亲抱着在战争中牺牲的儿子,她儿子的双臂却从她的怀抱中滑落下来。

《不准碾碎为播种用的种子》

一战结束后,德国战败。死亡与物资的缺乏冲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政府为了解决种种问题大量的印制钞票导致通货膨胀。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父亲与丈夫的妻儿们,却得不到这个国家起码的温饱保证,这悲惨的生活反映在《德国儿童在饥饿中》《面包》中。

《德国儿童在饥饿中》

1928年,珂勒惠支被选为柏林艺术学院版画部主任,同时被授予教授的学衔,这是德国艺术教育界的第一个女教授。她要为她的儿子,为阵亡战士墓塑一个纪念碑。这个计划曾多次被拥搁置,她自己有时也不能肯定,她的思想是否能在这里恰当地表现出来。八年之后的1932年,她终于完成了两座巨型石雕。石雕塑造了一对悲痛的夫妻。他们被安放在弗兰德恩阵亡战士墓,那里也葬着她的儿子。然而乱世之下,她一个人的呼吁太过单薄,一个女艺术家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在她66岁高龄的时候,被逼迫她离开艺术学院,并撤销了她“大师画室”版画部主任的职位。

《俘虏》

从1933年起她越来越感到自己“衰老、虚弱与无力”。在那个无法躲避的恐怖时期,丈夫卡尔是她的主要精神支柱。她与卡尔共同度过了52个年头。1943年卡尔去世后,她做了一个梦。此后不久,她在日记中描述了这一梦境,梦中他们互道晚安,手握着手相互倚靠着。两年以后,1945年4月22日,凯绥·珂勒惠支逝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