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之 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北宋 (三)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6-16

21北宋 王诜 金谷园图

鉴赏之四百九十二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北宋 <wbr> <wbr>(三)

绢本,设色,纵32公分,横500cm  《白云堂》黄君璧藏

全画气势宏大、景物富丽,造境幽深,乃穷年累月而成的精心之作。画面中园林、别墅步于湖上,其间或以桥梁,或以舟楫相通,给人似断还连之感。小岛、汀渚之上茂林丛竹、楼阁掩映,刻画十分繁密、细致。无论是古树、丛篁还是假山堆石表现手法都颇为古雅,其设色也以青绿为主,在浓郁中不乏雅隽秀丽。画中人物繁多,其数不下百人,然都造型精工、设色富丽,体现了画家高超的表现能力。

“金谷园”是西晋官僚、富豪石崇在洛阳的别业。石崇在中国历史上是与他人斗富出名的,其炫耀的财富正是以珊瑚、如意之类为主。石崇在金谷园中有爱姬绿珠,当时遭人陷害被捕时,跳楼自殒,此事更成为历代文人感慨对象。唐代诗人杜牧曾写有《金谷园》一诗道:“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画家对金谷园也是情有独钟,他们更着力表现金谷园存在之时的繁华热闹,通过精美的色彩和造型来追忆一种快乐、逍遥的生活方式。因此早在唐代的《贞观公私画史》中我们就发现晋人史道硕画有《金谷园图》了。作为宋代青绿山水的一代大家,作为一位追求享乐,奢华生活的贵游公子,王诜确乎对这样的题材才会感兴趣的。

黄君璧先生对此图有过认真研究,曾在画卷跋尾,亲笔记下画中景物的数量以及全画尺寸。其纪录为:“鹭二只、孔雀一只、鹤十二只、鸭四、马八头、鹿七头、男二十一人,女一六六人”。这说明黄君璧对画中细节十分注意,赞叹于画风的细致、精到,认为该画是难得一见的古画精品,值得反复推敲揣摩。

22北宋 王诜 渔村小雪图

鉴赏之四百九十二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北宋 <wbr> <wbr>(三)

绢本,设色,纵44.5cm,横219.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图中雪山奇松,溪岸渔艇,峰迴路转,步移景易,整个画面意境萧索,笼罩在一片空灵、静寂的氛围之中,虽有渔夫艰苦劳作,但反映的却是文人逸士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雅致情怀。

此图是王诜师法李成而自成一家的作品,图中山石勾皴纯用侧锋短笔,边缘轮廓采用“破墨法”,在勾勒之后用清水向内化开,墨色轻淡。寒林长松则用中锋浓墨,从而突出表现了其凌寒不凋的高贵品格。为了表现积雪,除山峦留白外,作者还在峰顶、树杈、沙脚施以白粉。为了表现雪后阳光,作者又于树头、苇尖略染金粉,在通幅水墨之中吸收了唐以来金碧山水的画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北宋时文人画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主旨,以娴熟的技法写“词人墨卿难状之景”,正是“诗画一律”的典范作品。

23北宋 王诜 烟江叠嶂图卷

鉴赏之四百九十二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北宋 <wbr> <wbr>(三)

绢本,水墨,纵26cm,横138.5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绘崇峦叠嶂陡起于烟雾迷漫浩渺空旷的大江之上,空灵的江面和雄伟的山峦形成巧妙的虚实对比。奇峰耸秀,溪瀑争流,云气吞吐,草木丰茂,显得蓬勃富有生气。画家以墨笔皴山画树,用青绿重彩渲染, 既有李成之清雅,又兼李思训之富丽,邓椿《画继》谓王诜“所画山水学李成皴法,以金绿为之,似古”,于此可见。堪称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北宋著名山水画家王诜的水墨本《烟江叠嶂图》及其背面的苏轼行书诗并跋和王诜唱和诗二章并跋。诗、书、画三绝,是中国画难得的境界。

此画面萧疏清远,表现了烟雾迷蒙的水乡景色,在构图上,远近疏离,似有一透视感,远山隐映于云雾之中,悠远秀丽。本幅无款印,有宋徽宗赵佶标题:“内府所藏王诜四卷中此为第一”。此画为残卷,仅存原画的四分之一,但仍见此画的精气神。

24北宋 赵士雷 湘乡小景图

鉴赏之四百九十二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北宋 <wbr> <wbr>(三)

绢本,设色,纵43.2cm,横233.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以横卷形式图写夏季池塘边的动人景色。高松垂柳, 池水明净,野凫、鸳鸯、 白鹭在池中飞鸣游嬉,颇为悠然自 得。画卷融花鸟与山水为一体,境界优美,具有浓郁的诗意

此图流传有绪,初为宋徽宗赵佶收于内府,明代流入民间藏家之手,并且相互买卖。清康熙朝时被献入清宫,著录于王原祁主编的《佩文斋书画谱》。宣统年(19091911年),溥仪将它偷运出宫,被伪满“国兵”王学安掠得。王迫于战乱,将其收入铁筒埋于地下,后又转与好友王思民。解放后,归国家文物局所有,文物局将它拔交故宫博物院。此时,它已因霉烂过甚有近三分之二残破不全,经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重新揭裱、补绢、补色,得以重放异彩。

赵士雷 (公元11世纪)北宋画家。字公震,承平王孙,生卒年不详,曾任襄州观察使等职。善画湖塘小景,驰誉于时,师法惠崇,作雁鹜鸥鹭、溪塘汀渚有诗人思致,至其绝胜佳处,往往形容之所不及。又作花竹,多在于风雪荒寒之中,洗尽绮纨之习,故幽情雅趣,落笔高超。

25北宋 李公麟 五马图卷

鉴赏之四百九十二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北宋 <wbr> <wbr>(三)

纸本,白描,纵26.9cm,横204.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为李公麟传世佳作,纸本墨笔,无名款。画中五匹大马,由五个人牵引,神采焕发,顾盼惊人。用笔简练,马的一举一动,极其细致生动地表现出骏马运动和性情的特征。图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每匹马后有宋黄庭坚题字,谓马之年龄、进贡时间、马名、收于何厩等,并跋称为李伯时(公麟)所作。五匹马各具美名,令人遐想,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而五位奚官则前三人为西域装束,后两人为汉人。五匹马体格健壮,虽毛色不一,姿态各异,但显得驯养有素,极其温顺。五个奚官则因身份不同,或骄横,或气盛,或谨慎,或老成,举手投足,无不恰如其分。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他的一生在仕途上不甚得意,但诗文书画成就很高,也擅辨古器物。李公麟虽然被列入了文人画家之列,但是他除了后世文人画家所擅长的山水花鸟题材之外,更擅长人物、鞍马。在此方面,他继承了顾恺之以来的传统,而又有所创造,自立新意,在刻画人物个性和情态上极具功力。他把过去仅作为粉本的白描画法确立为一种画种,使之独立成科。

26北宋 李公麟 临韦偃牧放图

鉴赏之四百九十二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北宋 <wbr> <wbr>(三)

绢本,设色,纵46.2cm,横429.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临韦偃牧放图》是李公麟弥足珍贵的存世之作。卷右上角有李公麟篆书自题:“臣 李公麟奉命敕摹韦偃牧放图。”其母本系唐代韦偃的着意之作,李公麟奉旨而摹,表现了圉官马夫牧放皇家良 驷的壮观场景,共画了一千二百八十六匹马和一百四十三人,显示了大唐帝国的强盛。韦偃,曾官少监,后久寓成都,他的用笔得益于画松,苍老稳健,把人马疏密有致地广布在川源和丛林 中,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评他:“以越笔点簇鞍马人物…… 或腾或倚,或或饮,或惊或止,或走或起,或翘或,其小者或头一点,或尾一抹……曲尽其妙,宛然如真。”极富野情野趣。

是图充分展现了作者集群马成势的艺术能力。卷首为起势,诸马互不相让,奋蹄而前,把观者的视线 引向前面的承势,这是全卷的高潮,会集了一大批策马的圉官和朝臣,正浩浩荡荡地巡视牧场,列阵庄严肃 穆,气势逼人。之后的转势和合势逐步进入了悠扬闲雅的尾声,那些最先出厩的马群经过一段激昂亢奋的奔 腾后,已是疲惫不堪,有的怡然自得地斜卧在地上,有的三五成群地渐渐消失在垅壑沟坡里,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全卷的气势由雄强刚劲转化为柔和平缓,构图从密集紧凑缓缓变成疏松流畅。群马千姿百态,无一 雷同,极富生活气息,全卷体现了画家处理大场面中人马动静、聚散的艺术能力,代表了唐、宋画马艺术的 总体水平。

李公麟淳朴简澹的白描画马相悖于韩干华贵富丽的肥硕之马,倒是与韦偃野朴放达的笔致颇为相近,故李公麟在《临韦偃牧放图》中融入了他的文人气格,特别是画卷的后半部分,画风清劲雅洁,敷色精细而无 华贵之气,淳朴温润,画中杂木、坡石的笔致,逸笔草草,富有个性,具有文人画家直抒胸臆的意趣。

27北宋 李公麟(传) 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

鉴赏之四百九十二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北宋 <wbr> <wbr>(三)

纸本,墨笔,纵30.7cm,横576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卷以白描手法分别画秦末高士东园公、甪里、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避乱隐居中商山的故事和唐会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九位退休老人白居易、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释如满等九位老人相聚洛阳履道坊白居易居所欢聚“尚齿”之会,既醉且欢之际赋诗画画的情景。

两个故事原来合画在一起,入清宫重装时中间以黄绫隔水断开。整幅作品笔致纤弱工谨,清秀典雅,取材于隐居生活、文士会友,与士人画关系密切。画风技法近于南宋牟益,故成画时代当在南宋,旧题李公麟作,难以为信。此卷宋元明流传过程不详,明末清初曾为黎惟敬、高鉴、钱士弘、星严、梅清诸家递藏,见于《石渠宝笈重编》、《石渠随笔》著录。

28北宋 李公麟 白莲社图卷

鉴赏之四百九十二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北宋 <wbr> <wbr>(三)

绢本,墨笔,纵60.1cm,横459.8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用白描画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虎溪东林寺结盟白莲社的故事。因为寺内种白莲,故称“莲社”。慧远是当时重要的佛教领袖之一,参加莲社的为陶潜、谢灵运、宗炳、陆修静、周续之、刘程之、张野等,都是当时的名流。图中第一段画陶潜因腿疾由他儿子和学生抬着回去,第二段画谢灵运骑马去莲社,第三段画谢灵运送道士陆修静过虎溪,第四段画周续之等人做佛事,第五段画两个梵僧在对话,第六段画刘程之在校经,第七段画宗炳在听讲,最后画张野在濯足观瀑。整个构图及笔墨技巧都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平。

29北宋 李公麟 宝积经变相-鬼子母救子图长卷

鉴赏之四百九十二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北宋 <wbr> <wbr>(三)

绢本,设色,描金,纵34.7cm,横372cm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传说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举行庆贺会。五百人在赴会途中遇一怀孕女子。女子随行,不料中途流产,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女子发下毒誓,来生要投生王舍城,食尽城中小儿。后来她果然应誓,投生王舍城后生下五百儿女,日日捕捉城中小儿喂之。释迦闻之此事,逐趁其外出之际,藏匿她其中一名儿女。鬼子母回来后遍寻不获,最后只好求助释迦。释迦劝她将心比心,果然劝化鬼子母,令其顿悟前非,成为护法诸天之一。

30北宋 李公麟 龙眠山庄图

鉴赏之四百九十二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北宋 <wbr> <wbr>(三)

纸本,水墨,纵28.9cm,横364.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龙眠山庄图》亦称《山庄图》,是宋代杰出画家李公麟的白描山水画,画面表现的是由建德馆至垂云片的龙眠山庄图景。

龙眠山庄,为李公麟晚年归隐龙眠山所建,位于西龙眠山李家畈,今属龙眠乡双溪村李庄。“山庄”坐北向南,面积为4000平方米,背倚高山,面临平畴,视野旷阔,龙眠河绕西侧南流,四周环筑土墙,朝南建楼门一座,两端辟东西花园,植名木奇葩。门前有一“元宝形”池塘,蓄鱼种莲。后山修竹影映,庄头古木荫翳,风景怡人,别有一番情趣。《安庆府志?山川》:“桐城龙眠山……擅江北名山之秀,宋公麟归老于此。”明末桐城文士孙中 作《过李公麟山庄旧址》诗:“居士庄犹在,园林看转移。山川浑日旧,花鸟自今时。月散花椒影,烟沉墨竹枝。闲来搜胜迹,登眺客心悲。”龙眠山庄旧址,与桐城明大司马孙鲁山别业“椒园”相距里许。明末,桐城孙卧公咏《椒园》诗中云:“山水多佳色,复忆李龙眠。”清康熙桐城诸生孙日高《怀椒园》诗亦云:“庭前即是公麟画,缅怀三径各蕉人。”桐城清大学士张英晚年归隐龙眠,筑“赐金园”于双溪,亦与此旧址相近,曾咏《补卜居龙眠山庄》诗十一首,抒发“渐喜移家位碧岑”之欢乐。

该画自西而东凡数里,岩谔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宣和画谱》称《山庄图》,可以配王维《辋川图》;《佩文斋书画谱》亦说《山庄图》用王维《辋川图》的画法:“而行笔细润,乃有超越之意”。苏轼为之记,苏辙为之赋诗,凡二十首。《山庄图》既出,便为世人所珍爱。《山庄图》不仅是一幅远离尘嚣的山村风俗画卷,更体现了山庄主人思想倾向和生活情致。苏轼在《题李伯时〈山庄图〉后》说,李公麟在龙眠山,并非留意一草一木,然而《山庄图》“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所以他称李公麟为“有道有艺”的画家。《龙眠山庄图》在法国很出名,被法国当代很多收藏家列为珍品,法国著名的酒窖设计建造集团,法国路易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就悬挂此图的描摹版,可见影响力巨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