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迎春节 | 欢欢喜喜过大年

 zzm1008图书馆 2019-06-16

寻你   绝不止于记忆

——而是,扎根心间的“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千多年前  王安石写出这首诗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  它仍旧带着浓浓年味  

源远流长

品年味

逛庙会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天津古文化街的“贺新春、逛古街”民俗游庙会上游人如织,秧歌小品、舞狮队、传统曲艺、抖空竹等活动纷纷登台亮相。摄影 高大鹏/人民画报

逛庙会在北京有悠久历史,可以说是这个六朝古都丰厚的文化底蕴之一。图为2009年1月厂甸庙会的热闹景象。摄影 王振党/人民画报

在庙会上当众表演面塑的民间艺术家的面塑十分生动,技法熟练之极。民间手工艺人捏造的生肖面人受到人们的喜爱。摄影 邹毅/人民画报

老北京春节期间开放的有厂甸、白云观、大钟寺等几大庙会,其中尤以厂甸庙会最负盛名。摄影 王德/人民画报

办年货

▲2018狗年春节将至,黑龙江哈尔滨市南极市场火爆的购年货场面。摄影 张林平

▲2018狗年春节将至,北京市怀柔河防口大集,两位村民在选购红灯笼。摄影 张林平春节将至,北京商场内各种礼品年货琳琅满目,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图为两位小学生在选购节日饰品。摄影 王振党/人民画报

贴春联


春节是一个由紧张到放松,由严肃到喜悦的过程。爆竹、年画、红色门联等物品,都在漫长的文化过程中,演变成了春节的符号。中国人过春节有写、帖春联的习惯。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的上方和左右两边贴上春联。内容大多是恭喜发财和吉祥如意之类的赞美之词。

放鞭炮


在春节等重要节庆活动中燃放烟花爆竹驱邪祈福,是中国悠久的民间传统。据民间传说,放鞭炮发出的“劈啪”声能吓走名叫“年”的怪兽,使人们安度除夕。伴着新年零点钟声的响起,浙江绍兴的居民纷纷打开大门,刹那间,响彻长空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缤纷的焰火腾空而起。摄影 谭进 谢光辉

吃饺子

打年糕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摄影 李春生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图为浙江山村,人们在做年糕的场面。摄影 谭进 谢光辉

观民俗

来民俗馆怀旧,到东岳庙祈福。 “福”文化是北京东岳庙庙会核心,数百年来已经形成了自身特点和传统。摄影 邹毅/人民画报

民间手艺人厚国义在东岳庙的庙会上吹糖人已经多年了,他吹的糖人很受孩子们的喜爱。摄影 邹毅/人民画报2018年2月8日小年(腊月二十三),“龙江首届民俗时尚大集”在哈尔滨市西城红场举办。图为西城红场内的巨幅书法“谈古论今”。摄影 张林平

舞狮舞龙玩杂技

春节庙会上的舞狮子。在北京年年举办春节民俗庙会,喜气洋洋的市民,扶老携幼去庙会看各种民间花会表演,品尝小吃等。舞狮子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几个大狮子欢腾跳跃,平添了许多节日的喜庆。摄影 鲁忠民

南岳庙会以大型传统的“体验宗教文化,祈祷和平幸福”为主题,融观赏性、参与性为一体。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粹之称的吴桥杂技绝活绝技、舞龙等精品节目,给游人留下难忘的记忆。摄影 刘启俊/人民画报

上海老城厢内的城隍庙和豫园,热闹非凡。 图为在上海城隍庙庙会上表演杂技的民间艺人。摄影 陈盛/人民画报

回家过年喽


▲2018年2月1日,北京站发出了北京地区今年春运的首辆增开列车3603次,由此拉开2018年北京春运的大幕。图为挑行李的旅客,脸上洋溢着即将回家的喜悦。摄影 马耕平/人民画报

2018年2月1日,北京站发出了北京地区今年春运的首辆增开列车3603次,由此拉开2018年北京春运的大幕。图为提着行李进站的旅客们。摄影 马耕平/人民画报

▲2018年2月1日,北京站春运首辆增开列车3603次车厢里一对回家的母子。摄影 马耕平/人民画报

封面摄影:张林平

编辑:闻礼华  郝琳琳

图片来源:中国专题图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