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腹血糖7.1餐后血糖11.6,医生说可以不服药,这是什么原因?

 zslyyq1848 2019-06-17

真实病例:我的母亲,有一天在诊所测指尖空腹血糖6.7mmol/L,这个标准属于糖尿病前期,于是决定调整饮食和运动,一星期后再测空腹血糖已经降到了5.1mmol/L。

因此,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不仅仅只有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措施。如果经过调整严格的生活方式一段时间后(至少3个月),血糖仍然很高,就不能犹豫,必须启动药物治疗。



在糖尿病前期或者早期,良好的生活方式为什么能控制血糖达标: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升高,超过正常范围(≥6.1),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7.1)。糖尿病早期,是指糖尿病的病程比较短。

糖尿病前期和早期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物质,此时,体内胰岛素分泌量尚且足够,但是胰岛素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我们称之为“胰岛素抵抗”。此时,如果控制饮食,减少葡萄糖的来源,适度运动,增加葡萄糖的消耗,能很好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控制达标。

到了糖尿病后期,良好的生活方式可能不能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疾病,到了糖尿病后期,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量太少了,即使严格的生活方式也不能控制好血糖,只能在它的基础上增加降糖药(促胰岛素分泌药或者直接补充胰岛素)。

还有一个真实的门诊病例:一位病人定期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特别高12.9mmol/L,我紧接着对他进行补充检查,糖化血红蛋白10%,餐后两小时血糖19mmol/L。这些数据,确诊糖尿病已经没有问题,而且也达到了使用胰岛素的标准。但是病人因为考虑自己最近饮食不合理,拒绝用任何降糖药,选择先进行饮食和运动调整。一周后来检查空腹血糖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mmol/L,我又给他强调了一些生活上的注意事项,一周后再来复查血糖,经过这样的调整一个月后,血糖虽然没有完全到正常水平,但至少已经不需要注射胰岛素,少量的口服药就能把血糖控制得很好。



那么,怎样调整良好的生活方式呢?

(1)根据自己的体力劳动,控制饮食的总量。严格糖尿病进食是需要量化的,也就是根据食物的“卡路里”来吃饭的。因为很多人做不到如此细致,所以可以大致量化,然后逐步调整。比如轻体力劳动者,每顿饭的主食量(也就是点淀粉量)应该控制在半个馒头(75克一个)。粗粮和细粮搭配着吃,总量是一样的。

(2)蛋白质的来源:保证每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1~2两瘦肉。蛋白质必须摄入,不然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和骨质疏松。

(3)蔬菜来源:蔬菜是不限量的,但是要注意吃土豆、山药、莲藕、红薯这些含淀粉高的蔬菜,应该减少主食量。

(4)每人每天6克盐,大致就是一啤酒盖。注意酱油这些调味料中的隐形盐的摄入。

(5)脂肪摄入,尽量选择植物油,量尽可能少,少吃或者不吃肥肉、奶油、坚果这些高脂食物。

(6)适度运动:除了每天的工作体力劳动外,还要进行体育活动,每天保证运动半小时~一小时,尽量做到每天运动,运动方式或者量根据自己的体力、心肺功能来决定,比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散步等都可以,运动量大的活动如慢跑可以短时间、多次进行,运动量小的活动如散步可以持续长时间进行。

(7)戒烟,尽量戒酒,不戒酒也得控制量。

(8)通过上述的改变,血糖不仅要降,体重也要控制并逐渐下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