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芪本草考证(二)——黄芪的药性考证

 nygf 2019-06-17

黄芪的性味归经

历代本草多认为黄芪味甘、温、性平、无毒。《开宝本草》云“味甘,微温,无毒。”《药性赋》载“味甘,气温,无毒。”《汤液本草》曰“气温,味甘,纯阳。甘微温,性平,无毒。”《本草蒙筌》曰“味甘,气微温。气薄味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无毒。”《药性解》曰“味甘,性味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对于黄芪归经、升降浮沉在《景岳全书》、《本草经解》、《本草新编》有较详细描述。《景岳全书》曰“味甘气平,气味俱轻,升多降少,阳中微阴。”《本草经解》曰“黄芪微温,秉天春升少阳之气,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味甘无毒,秉地平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本草新编》曰“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专补气。入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阴之经。”

黄芪饮片(图来源于网络)
黄芪饮片(图来源于网络)

黄芪的功效

1.先秦时期

目前发现最早记载黄芪功效主治的典籍先秦时期《五十二病方》云“治疗疽病,肉疽则备用”。

2.东汉时期

东汉《神农本草经》记载“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奠定了黄芪功效主治基石,后世本草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其功效及主治范围。《名医别录》增加“主治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益气”“止渴”“利阴气”等。

3.唐五代时期

这段时期增加了“治发背”“主虚喘”“疗寒热”“咳嗽”“补血”“肠风”“血崩,带下”“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治头风,热毒赤目”等,为历代增加最多,在妇科方面首提黄芪“补血”,对后世本草有一定影响。

4.宋金元时期

此时对黄芪药性多加论述,提出黄芪为“上中下、内外、三焦药也”,可“补三焦,实卫气”“治咯血”“脾胃虚弱”。

5.明清时期

汉唐至明清黄芪功效主治全面扩大,历代本草中以明清代对黄芪药性及功效主治论述最广,提出黄芪可治疗“老人便秘”“酒疸黄疾”“大能止汗,生用又能发汗”等。

综上所述,历代本草对黄芪药性及功效主治论述较广,现代本草书籍又作了详细概括和总结。古代本草记载黄芪可治疗伤寒、热病、瘰疬痰嗽、疟疾、痞满腹胀、骨蒸潮热等病症,但历版药典均未收录这些病症[1]。

黄芪配伍禁忌

对于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黄芪。

在很多药学书籍中,对黄芪的配伍禁忌也有着不一样的描述

1.《本草经集注》:“恶龟甲。”

2.徐之才《药对》:“恶龟甲、白鲜皮。”

3.《医学入门-本草》:“苍黑气盛者禁用,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畏防风。”

4.《本草经疏》:“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问,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

5.《药品化义》:“若气有余,表邪旺,腠理实,三焦火动,宜断 戒之。至於中风手足不遂,痰壅气闭,始终皆不加。”

6.《本草新编》:“骨蒸、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

7.《本草汇纂》:“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

8.用法与用量10~30g。

9.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黄芪经方典方

在许多的方剂中我们经常能看见黄芪的身影,其药用功效丰富,搭配着不同的药物能发挥出不同的作用,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与黄芪有关的几个经典药方。

1.黄芪建中汤:黄芪15g,大枣10个,白芍15g,桂枝、生姜、甘草各10g,饴糖50g。黄芪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

黄芪建中汤源于《金匮要略》。本方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

2.黄芪补肺饮:黄芪30g,麦冬15g,五味子、乌梅各6g。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

本方以黄芪补肺益气、固表,以五味子补肾敛肺,乌梅助五味子敛肺止咳,麦冬养阴润肺。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久不止。

3.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30g,赤芍、桂枝各15g,生姜10g,大枣10个,煎汤饮。

源于《金匮要略》。本方重用黄芪补气,并鼓舞气血运行,以赤芍活血行滞,桂枝温通血脉。用于气虚血滞,肌肤麻木,或肢体疼痛,或半身不遂。

让我们来看看

历代医家对黄芪功效的言论吧!

倪朱谟:“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证,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敛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本草汇言》)

张景岳:“(黄芪),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故日血脱益气。其所以治泻痢带浊者,以气固而陷自除也,故曰陷者举之。”(《本草正》)

贾所学:“黄芪,性温能升阳,味甘淡,用蜜炒又能温中,主健脾,故内伤气虚,少用以佐人参,使补中益气,治脾虚泄泻,疟痢日久,吐衄肠血,诸久失血后,及痘疹惨白。主补肺,故表疏卫虚,多用以君人参,使敛汗固表,治自汗盗汗。诸毒溃后,收口生肌,及痘疮贯脓,痈疽久不愈者,从骨托毒而出,必须盐炒。痘科虚不发者,在表助气为先,又宜生用。”(《药品化义》)

张石顽:“(黄耆),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本经》首言痈疽久败,排脓止痛,次言大风癞疾,五痔鼠瘘,皆用生者,以疏卫气之热。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滞也。其治气虚盗汗自汗,及皮肤痛,是肌表之药。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药。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脏元气不足,及婴儿易感风邪,发热自汗诸病,皆用炙者,以实卫气之虚,乃上中下内外三焦药,即《本经》补虚之谓。如痘疹用保元汤治脾肺虚热,当归补血汤治血虚发热,皆为圣药。”(《本经逢原》)

张秉成:“(黄芪)之补,善达表益卫,温分肉,肥腠理,使阳气和利,充满流行,自然生津生血,故为外科家圣药,以营卫气血太和,自无瘀滞耳。”(《本草便读》)

张山雷:“(黄耆)补益中土,温养睥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皮味浓质厚,力量皆在皮中,故能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凡饥饱劳役,脾阳下陷,气怯神疲者,及疟久脾虚,清气不升,寒热不止者,授以东垣之补中益气汤,无不捷效,正以黄芪为参、术之佐,而又得升、柴以升举之,则脾阳复辟,而中州之大气斡旋矣。”(《本草正义》)

关于“黄芪功补三焦”历代医学家说道

李东垣:“黄耆既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功,特比桂甘平,不辛热为异耳。但桂则通血脉,能破血而实卫气,耆则益气也。又黄芪与人参、甘草三味,为除燥热、肌热之圣药。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必用黄芪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而补三焦。”(引自《本草纲目》)

王好古:“(黄芪),治气虚盗汗并自汗,即皮表之药,又治肤痛,则表药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为中州药也。又治伤寒尺脉不至,又补肾脏元气,为里药。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汤液本草》)

邹澍:“(黄芪),直人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则《本经》所谓补虚,《别录》肺胃补丈夫虚损;五劳赢瘦,益气也;能中行营气,则《本经》所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名医别录》所谓逐五脏问恶血也;能下行卫气,则《本经》所谓五痔鼠瘘,《名医别录》所谓妇人子脏风邪气,腹痛泄利也。”“黄芪一源三派,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本经疏证》)

关于“黄芪主大风”历代医学家说道

徐保卫: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是太阴家药。解决表虚恶风湿邪在表,补虚排邪祛风。对于汗出而伴有严重恶风症状的,疗效很好,用量大些效果奇佳。

[1] 顾志荣, 葛斌, 许爱霞, 等. 基于本草考证的黄芪功效主治及用药禁忌挖掘[J]. 中成药,2018, 40(11):2524-2530.

给大家附上:黄芪本草考证(一)——黄芪品名及品种考证

本文作者

Bookclub

中医药爱好者,热爱科普写作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希望通过实践为中医药传承贡献一点力量。用文字记录生活,用心体味人生。

本文作者:Bookclub | 图文排版:倩雯 | 图片来源:Bookclub

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布文章均已获得相关作者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该文章可能侵犯其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转载本微信文章请注明出处!我们保留相关权利。

种药吧,从每一粒种子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