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鲜卑的故事(十一)三部鲜卑

 金色年华554 2019-06-17
鲜卑的故事(十一)三部鲜卑

我们总说:“远亲不如近邻”,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自己的邻居始终都得倍加小心。因为,你的邻居随时都会闯进你的家里,杀死你部落中的男人,抢走你部落中的女人,占有你积攒多年的财富。这在草原上不是什么无耻或者罪恶的行为,而是游牧民族表现勇武、追求财富的一种手段。可当这样的事情成为常态,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抢你,今天杀父之仇,明天夺妻之恨,那么,游牧民族的内耗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若想避免这种内部无谓的争斗,就需要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规矩,就需要一位立规矩的人。

而此时,这位未来的鲜卑之主檀石槐,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寄居于外祖父的部落,过着安静祥和的日子。可平静的生活终将被打破,这天,檀石槐出去打猎,邻近的一个鲜卑小部落的首领卜贲邑率部众抢走了檀石槐外祖父家的牛羊,绝尘而去。

对于牧人来说,牛羊不但是财富,而且还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失去了牛羊,人们就要挨饿,如果再遇上天灾,甚至会造成整个部落的湮灭。得知消息的檀石槐,一言不发,不顾众人劝阻,单枪匹马前去复仇。一番刀光血影,檀石槐赶着被抢走的牛羊,凯旋而归。

这下,檀石槐外祖父所在的这个部落被深深震撼了,就这么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居然完成了部落所有成年男子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强的武功。于是,檀石槐被推举为这个部落的首领,而他的勇武也瞬间传遍了邻近的部落。

檀石槐的心有多大,只有他自己才清楚。在成为部落首领之后,檀石槐制定法令,审理诉讼,没有人敢违犯,本部势力迅速壮大,并通过武力与怀柔,赢得了周边鲜卑部落的归附。东汉桓帝年间,檀石槐建王庭于高柳以北300里的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完成了鲜卑的统一,并打败了北方的丁零、西方的乌孙、东方的扶余,完全控制了蒙古草原。按《魏书》记载,檀石槐控制下的地域,南北七千余里,东西一万二千余里。

游牧民族的力量如何被凝聚,关键是需要一位杰出的领袖,他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既能够消除内部纷争,又可以带领大家开疆扩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将涓涓细流融聚成江河湖海,爆发出世界为之震惊的强大力量。可完成鲜卑各部的统一是极其困难的,可更难的事情还在后面。即便是檀石槐,在如何有效管理如此广大的地域,如此众多的部落方面,仍然力不从心。为此,檀石槐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效仿匈奴。

《史记 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诸左方王将居东方,直上谷以往者,东接秽貉、朝鲜;右方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而单于之庭直代、云中: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意思是说:匈奴事实上分为了三部,左部据东,右部据西,而匈奴王庭居中。既然匈奴可将自己的统治范围划三部而治,那鲜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于是,檀石槐决定照猫画虎,将鲜卑分为东、中、西三部。

自右北平郡以北、东至辽东郡塞外与扶余、秽貉各族居住地相接的地域为东部,有二十多个较大的部落,由东部大人弥加、阙机、索利、槐头统辖;自右北平郡以北、西至上谷郡以北,为中部,有十几个较大的部落,由中部大人阿最、阙居、慕容统辖;自上谷郡以北,西至敦煌郡以北与乌孙人居住地相接,为西部,有二十多个较大的部落,由西部大人置鞬落、罗日律、推寅、宴荔游统辖。三部大人直接控制较大的部落,小部落听命于大部落,而三部大人都听命于檀石槐。

檀石槐建立了一个金字塔结构的统治秩序,檀石槐位于塔尖,中间一层是三部大人和他们控制的大部落,垫底的一层则是众多的小部落,自上而下,服从听命,可三部大人之间以及三部众多的小部落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就是说:檀石槐领导下的统一的鲜卑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空前强大的军事部落联盟。三部大人只是在对外战争、对外贸易等方面服从于檀石槐的领导, 而关上门,还是各玩各的。

当然,这种体制下的鲜卑有一个无法规避的弊端,那就是檀石槐在世的时候,鲜卑是统一的,力量是集中的,而檀石槐一旦离世,鲜卑群龙无首,必将再次陷于分裂和内斗。

檀石槐兴起,统一鲜卑各部的时间,刚好是东汉王朝走向衰落的时候。我们说,落后就会挨打,放在任何时空,这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千万不要以为游牧民族生产方式落后,千万不要认为游牧民族的文化与文明落后,因为那些通过金戈铁马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常常与这些无关。

檀石槐领导下的鲜卑,早已不是那个当年能够被祭彤离间左右的分散部落,而是一个疆域已经超过东汉的强大的军事集团,他自然不肯再屈居于东汉之下,甘当东汉的附庸。于是,檀石槐开始了对东汉的试探性进攻,他要评估东汉的实力,并找到东汉的底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