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也篇》第十五章

 诸诸行无常常 2019-06-17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孟之反,姓孟,名之侧,字之反。鲁国大夫。

“伐”,朱熹注释为“伐,夸功也”,就是自已夸耀自己的功劳的意思。

“奔”,朱熹注释为“奔,败走也”,就是败走、打败溃退的意思。

“殿”,朱熹注释“军后曰殿”,这里指在最后掩护全军撤退的意思。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鲁国的大夫孟之反从不夸耀自己,在齐国与鲁国交战时,鲁国的军队溃败撤退,他走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啊。’”

对于本章朱熹在其《论语集注》中是这样注释的,“战败而还,以后为功。反奔而殿,故以此言自掩其功也。”意思就是在战争中如果失利,撤退时殿后掩护的人被视为有功之人。孟之反在大军撤退时殿后掩护却故意说是马的缘故,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功劳。接着朱熹还引用了宋儒谢良佐的话,“人能操无欲上人之心,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而凡可以矜己夸人者,皆无足道矣。然不知学者欲上人之心无时而忘也,若孟之反,可以为法矣”。人如果能不执着于私欲、名利,就能逐步人欲日消,天理日明。但凡喜欢自吹自擂、自夸表功的人,皆是没什么可称赞的人。求学之人如果放不下名利心、好胜心,应该向孟之反好好学习。

有人认为孟之反之所以这样说,是不想由于此事引起别人的嫉妒,从侧面也说明了当时鲁国政治环境的恶劣。

还有人提出当时齐国与鲁国的这场战争冉有和樊迟也参与了,而且还在战争中立下大功,孔子通过对孟之反的赞扬,是希望教育冉有和樊迟做人在成功的一定要学会矜持,不可得意忘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