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淴浴,是一种生活方式

 圆角望 2019-06-17

淴浴就是洗澡。儿时洗澡要么在家用大桶,要么去混堂。对上海男人来讲,孵混堂是一种生活方式。

上海人管洗澡叫淴浴。小辰光淴浴要么勒屋里,要么到混堂。

屋里淴浴是夏天,下半日四五点钟,拉上窗帘、关上门,勒一个大脚桶里放好水,一屁股坐勒里头,脸、身、脚一道汏一遍,揩干后洒点花露水、扑点痱子粉,算是淴过浴了。

当年上海的老虎灶随处可见。夏天老虎灶会开出一种业务,就是淴浴。老板在店堂里或者店堂外挂块木牌,“清水盆汤”四个字格外醒目,再摆几只腰子脚盆,四周用大帆布遮牢。老虎灶里供应热水,下班后的劳动大叔们便会轮番进入,洗掉一天的疲劳。


过了白露,天凉了,老人会关照:“白露,身不露。”人们便开始添衣,再往后就入冬了。上海的冬天特别冷,阴冷阴冷的,于是淴浴只能去混堂。

混堂是对老上海公共浴室的称谓,有上百年的历史。混堂的水一天一池子,所有浴客都在里面泡。小辰光天冷跟父亲去混堂,每月总归有次把。混堂上午打烊,中午开门,第一道水是清的,汏到后来,开始发浑,锅炉房的师傅会加点明矾,沉淀掉一部分同时还可以杀菌。因为父亲白天要上班,我们往往是夜里去,浴室里水雾腾腾,看到人影在晃动,看不清对方的面孔,讲话声会变得瓮声瓮气,待久了,气也喘不过来。令人佩服的是一些老浴客,居然能躺在池子边上闭目养神,让师傅擦背,一擦就是个把小时。

孵混堂,是上海男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当然主要是孵在大堂里,每个浴客占一把躺椅,躺椅头顶有一排排挂衣服的木杆,茶房会用丫叉头把浴客的衣服准确地挂到上面。这样既节约地方,又保证各人的衣服不至于被穿错。


从池子里出来的浴客,披一块大浴巾,躺在上面,茶房会送来茶水、递上热毛巾。无线电里放着戏曲、评弹或者滑稽,有吸烟的、有品茶的、有闭目养神的,孵在那里交关惬意。当然混堂有混堂的规矩,约定俗成的,当茶房不断地向你递热毛巾的辰光,浴客就会知趣地换好衣裳、打道回府。每当走出浴室,冷飕飕的空气扑面而来,那是最享受的一刻,真是神清气爽。

后来离开上海,淴浴竟也成了乡愁。因此,每次回上海探亲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浴室。复兴东路的西城浴室,淮海东路的逍遥池,或者大兴街的碧玉池。痛痛快快地洗去旅途的疲劳,然后干干净净地回家去。

如今的上海人早已告别儿时的大脚桶,老虎灶的腰子脚盆,还有混堂的大池子。“淴浴”成了每天的功课,“混堂”进入了每家每户的卫生间。

是的,我们确实得到了很多。那么我们是否也失去了点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