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毗陵洛阳秦氏

 秦王888 2019-06-17

1949年4月江苏常州解放,位于武进县的洛阳镇洛阳秦氏宗祠便收归国有,曾作武进县公安局洛阳派出所用房。1953年改为粮库,后经镇政府拆建祠堂为洛阳文化宫,拆建过程中在祠堂第二进东墙发现一块乾隆三十一年所立《重建祠堂碑记》,镇政府当即收藏作为镇最古老文物。

洛阳秦氏始祖秦少游为北宋一大文豪、龙图阁大学士,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问世。为纪念这一历史文人,1991年镇政府决定在文化宫大院西侧建人文景点--淮海亭,将所收藏之祠堂碑记置于淮海亭,并邀请扬州大学教授秦子卿先生提供的《秦淮海先生遗像》悬挂在碑记上方,碑记左右为秦子卿先生撰文并书之楹联:上联为"策论济时艰词宗誉满三千界",下联为"江淮存世泽学士风流九百年"。

毗陵洛阳秦氏家族

常州与无锡杨市交界处有洛阳镇,聚居着一批秦氏,称毗陵洛阳秦氏家族。据明建文三年(1400)池口黄观作《洛阳秦氏谱系序》称:"洛阳秦氏自赵宋有淮海先生讳观者,为国史院编修,坐党籍屡徙,死藤州,其子湛仕毗陵,奉淮海柩自高邮改葬无锡璨山,因家晋陵之新塘乡,遂因姓名村。淮海以下世不乏人,至五世有思齐者,历仕忠良大夫,始迁安尚乡永安桥居焉,桥以禹夫尉洛阳,卒于官,其子春怀思弗能忘,遂易今名。"洛阳有秦氏自秦观五世孙秦思齐(宗贤)始。(秦保余)

秦观祠 秦观五世孙宗贤从秦村迁居永安里(即今武进洛阳)。秦氏子孙奉秦观为始祖,建专祠于洛阳西街。康熙初年遇灾,仅存基础。雍正戊申(1728年)重建祠于桥东。乾隆庚辰(1760年)复迁于桥西。初建时前后才三楹。后由秦道立董事重建,以原第二进移后作第三进,成为前中后三进,每进各五楹。大堂后址设东西两厢,并于祠东建灶屋二间。前进大门有"秦淮海先生祠"匾额。中进为"顺德堂", 后进有"整齐严肃"匾额。正中供秦少游公牌位。牌位上方有"敕赐龙图阁大学士"匾一方。左起配祀秦观的儿子处度公(秦湛)和五世孙思齐公(秦宗贤)牌位。前后庭院内有花坛、假山,"桐荫如盖,松柏繁荣"。抗日战争时期,秦观祠长期为伪保安队驻地。解放初,曾作为洛阳派出所,后又改建为粮库及乡农机站。--摘自《洛阳乡志》

"洛阳"的由来

洛阳原名永安里,洛阳老石桥,桥名永安桥(此桥已在1976年疏浚武进港时拆除)。永安里名称来历,可追溯到南朝萧梁时代。据说在一年春夏之交,阳湖泛滥,晋陵和无锡两县的县令吴、许两人会同治水,正在沿湖巡视,忽然洪峰突起,见此情景,两人惟有对天祷告:"宁亡邑宰,勿亡吾民"。当即跳水而死。洪灾过后,湖西村落的人逐渐回归,重建家园,期望从此永远平安,所以叫永安里。并把为治水而死的吴、许两位县令,尊崇为"永安里土地",称做"吴、许"二圣大王,建土地庙供奉之。

至于永安里因何改名洛阳,洛阳西街秦观祠内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的碑文和《秦氏宗谱》都有记载。北宋政和(宋徽宗年号)年间,秦观的小儿子秦湛任常州通判,定居毗陵县新塘乡,以姓名村曰"秦村"。秦观的五世孙秦宗贤从秦村迁居永安里,奉秦观为始祖。秦观的六世孙秦禹夫出任河南洛阳县尉,死于任所。禹夫的儿子秦春扶柩归葬永安里,因哀痛其父死于任所,即把永安里改称洛阳,以资纪念。此即洛阳名称之由来。考之《秦氏宗谱》:秦禹夫卒于南宋理宗宝庆初年。宝庆共三年(1225-1227年)。于此可知,永安里改名洛阳至今已有七百五十多年历史了。
--摘自常州洛阳1985年《洛阳乡志》


注:秦观祠已于上世纪初八十年代末全部拆除,在原址上建造了洛阳镇文化宫。

黄观(1364~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黄观早年师从元末明初学者黄冔,自幼勤学,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观中会元,殿试仍赐黄观第一,此后历任翰林院修撰、户部右侍郎等职。靖难之役后,黄观及其妻女投江殉难。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二月甲子,巡按直隶龚文选请求为黄观建祠、行赠录、表墓,得到神宗的同意 。弘光年间,黄观被追谥为“文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