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世相(ID:thefair2),行业投顾 作者:世相君 银行里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员工的真实现状?管这干啥?有这时间还不如去营销2户ETC!银行员工的现状,却是由和银行没有半点关系的一家公司去了解完成的,这,不值得银行反思一下么? 不久前公司来了一名实习生,邦妮。 她爸妈觉得银行工作好,要她进银行。她死活不去,说要进互联网,硬着头皮跑北京来,到了我们公司。 为了说服爸妈,她跟十几个在银行工作的人聊天,得到的结果是:在父母眼中的金饭碗,现在你想不到有多惨。 2016 年,四大行员工总人数比前一年少了 2.53 万人,这是 2007 年以来这个数据第一次下降。 十年,银行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作为“金饭碗”、“父母眼中的好工作”的典型代表,很多年轻人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进了银行。 然后他们发现:没有什么永远的“好工作”。 现在,他们都想逃出来。 01 //工作强度大,非常累// 外人对银行工作最大的误解,就是觉得它“工资高、很轻松”。 真相是,我认识的每个银行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不跟我说累的。 👇这是一个朋友的闺蜜,上班三个月以来说了 N 次累,我朋友只能安慰她“坚持一下”。 另外一个朋友的高中同学,整个人已经不太好了。 觉得银行工作轻松的人,大概是因为银行总是下午五点准时关门,觉得他们“下班也太早了”。 事实上,银行人每天的生活真是这样的吗?
跟大多互联网从业人员一样,颈椎病、肩周炎、痔疮也是他们的职业病。 除了身体,精神也备受煎熬。 一个从柜员转岗到客户经理的朋友说,她最大的“福利”就是有时间喝水和看手机了。这是她告诉我的:
他们不知道这种累什么时候是个头。 有朋友跟我说:“有很多次,看着每天数的凭证,看着它发黄变皱,回想自己是不是也会一天天像它一样。” 02 //工作简单重复、无价值感// 老裴就是跟我诉苦的那个同学。 他说,你不知道进银行有多难。他同学英国帝国理工毕业,CFA一级,四大国有银行,有两家连笔试机会都没有。 而他研究生毕业去考银行时,3000 人进面试,最后只录 500 人,一水的 211、985 硕士。 最终,老裴被成功录取,当时觉得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结果进行之后,他做了 3 年半的柜员。 “这 3 年多,我每天就是个办业务的机器。”他这么跟我说的:
越像机器的工作,越可能被机器抢走工作。 2016 年前后,老裴他们银行有了智慧柜员机。一开始他还挺高兴,终于不用再去做办卡、挂失、开网银那么傻的业务了。 但事实上,机器就是他的危机:
大多数像老裴一样的年轻人,都是抱着期望进银行,然后发现现实和想象差距太遥远了。 拿着高文凭,但学到的东西大部分在工作中派不上用场,无价值感伴随着随时可能被取代的危机感。 几年下来,和老裴一批进去的 7 个人都辞职了。 没熬到第四年,老裴也走了。他说:
现在,老裴已经拿着几年攒下的积蓄出国读书去了。 03 //不被理解、不被尊重// 小西是我同事的朋友。 她说在银行当柜员的这些年,什么样的奇葩都见过。乃至后来她“每周不见几个都觉得不正常”。 从20 岁进行到 如今28 岁,她当了整整8年柜员。最好的青春都洒在这里了。 进银行时,她满怀憧憬:
她说自己后来每天“跟个怨妇似的”,害怕上班,因为不知道明天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客户,听见什么样的辱骂。
好多柜员都有被骂哭的经历。 04 //不公平竞争// “国有银行的上升的空间太窄了,没有背景的话,升职非常困难。” 这是刚认识不久的@Nicole 告诉我的,她在一个二线城市的国有银行当个人客户经理。 她还跟我讲了很多“秘密”:
她们那里的年轻人都想去公司部,就是日剧《半泽直树》里面男主直树干的那个部门,给企业放贷。 但谁能进那个部门是个迷。 隐约觉得不公平,却又无力改变。 她们常常怀疑自己:我这么拼这么累到底是为了什么? 05 //业绩指标重// Nicole 特别不喜欢她的行长。她以前玩养蛙游戏,给蛙起的名字就是“行长”。 “我希望他出去旅行了就永远别再回来了。” 我哭笑不得,问她为什么这么讨厌行长?她说:
但最让她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没用的,是为了完成业务指标,要做很多“迫不得已”的事。
几乎所有的银行员工都有销售指标。 一个朋友的总结:“女孩靠嘴甜,男孩靠成为阿姨杀手,核心是让他们喜欢你,才好说服客户买产品。 其实她对销售不感兴趣,想学更多的金融知识,“但已经两三年学不到新东西了”。 还有个海归跟我说,推销了三四年信用卡,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求遍了,一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 “看到谁开口都是‘办张信用卡吧’!他们的表情,让我有种“众叛亲离”的感觉。” 06 //赚不到钱// 以前,银行是人们眼中可以“躺着赚钱”的工作。 现在,用一个朋友的话说,“薪水好不好,全看命。” 她在北京一家城商行上班,25 岁,当了 3 年多大堂经理。她们支行的业绩是全北京数一数二的。 按理说特别有发展前途,待遇特别好?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她跟我解释了一下:
我问过的人中,有人干了 3 年,第 1 年月薪 1.5 万,第三年每个月 1 万都不到。 她爸爸 1999 年时在银行工作,工资是她妈的 5 倍。现在再没有那么吸引人的数字了。 “跟互联网金融比起来毫无竞争力。” // 后 记 // 听不少人说,银行人现在越来越不容易了。进银行工作需要具备什么技能呢?这时候,作为资深人士的我,又该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了。其实在这里并没那么复杂,你只要掌握: 会微笑 会主动 会背书 会沟通 会营销 会考试 会算账 会看人 会哄人 能熬夜 能早起 能受气 能抗压 懂舍得 懂政治 懂娱乐 受得了忙 守得住闲 差不多就这些吧,基本上就可以进来工作了。 又是一年校招季即将来临,还是会有学弟学妹问我,该不该选择进银行?这个时候我一般会问这么一句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选择进银行无非就是这么几个理由,据说薪水比较高,据说工作很轻松,据说工作很高大上。 大多数人对自己的预期标准都很高,等到真正工作以后,才发现并非自己当初想的那样,然后再观望下别人,发现大抵都是如此,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每行每业都有自己的难处,都有自己苦逼的地方,以前你感受不到,只是因为有人帮你承受着那份不容易。 每每此时,我都会客观地回复他们一句:嗨,工作嘛,都是辛苦的。 等你明白这就是生活它最本来的面孔,也许很多东西你也就释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