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火汤应用---好文

 鉴益堂 2019-06-17


引火汤

2019-03-05  张东键   阅 35  转 1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2月28日那天,我用引火汤加30克生地黄治疗有剧烈的口渴感,咽喉干燥感,同时又手足怕冷的患者。今天打电话回访了一下患者。她说她今天去参加单位组织的三八节活动去了。现在老人精神尚可,吃饭前的口渴感,咽喉干燥感较前好转,但是饭后仍有咽喉干燥感,准备明天来复诊。
最近用引火汤用得比较多,2月26日那天就用这个方案治疗了一个年近四十,遇事容易紧张,胸口、后背烦热不安,容易脸红,但是小腹又冰冷,手足冰凉的患者。
他被这个症状困扰了很多年,自己配了真武汤喝,想引火下行,却出现了夜间睡觉上身烦热,檀中部位燥热不安的症状。
于是给他用了引火汤加甘麦大枣汤,方药如下:
熟地黄30克,茯苓15克,麦冬30克,醋五味子6克,陈皮6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克,炙甘草6克,巴戟天10克。
2000毫升,熬到600毫升,分三次服用。
用了之后胸背燥热不安感消失,只是睡眠还不太好。
他问我,为什么真武汤引火效果不好,而引火汤可以引火?
我说,这是因为真武汤本质上应该叫“引水汤”,它针对的是胃、肾阳气不足,胃饮及心下之饮内生,心下出入不利,肌部回流恶化,四肢亦湿饮留滞的患者。
真武汤,用生姜,附子鼓舞胃、肾;白术,茯苓健脾祛饮;芍药促进肌、肉中湿回流,促进水湿向膀胱肃降,利尿——所以,真武汤其实可以叫温阳引水汤。
关于引火汤为什么用巴戟天而不是桂枝、附子引火归原,陈士铎在他的《辨证录》中是这样解释的:
“又加入巴戟之温,则水火相济,水趋下而火已有不得不随之势,更增之茯苓之前导,则水火同趋,而安于肾宫,不啻有琴瑟之和谐矣,何必用桂、附大热之药?
(桂、附)虽曰引火于一时,毕竟耗水于日后,予所以不用桂、附而用巴戟天,取其能引火而又能补水,则肾中无干燥之虞。”
肾阴,肾阳本质是互根的,肾阴如油,肾阳如火,又火无油,则烈火空焚,很快就烧干了。
总的来说,附子是引动真阳之品,它的本质是鼓舞肾气,而非补肾,对于中、老年人,肾气消耗一点,就少一点,所以使用时不可不慎。
巴戟天虽然属于温补肾阳之药,但是味辛、甘,属于温阳之柔剂,有强阴益精之效,其火不烈而持久,与滋阴之品同用,相得益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