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整个童年时代,洇墨的原理和纸张选择其他回答写得很全面,我就不赘述了,不过有一点,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想怎么通过工具规避,而是要想怎能通过锻炼去克服。 干笔,浓墨,这是最省事儿的解答,正巧堵车,多说几句。 我初学毛笔字时,待结构,字形掌握八九后。会发现自己写在生宣(会洇)上的字会比写在熟宣(不会洇)的好看一点。 我15岁时写的 确实,洇墨很烦人,却可以弥补一些笔法上的不足,一些抖动或者瑕疵也会看上去不那么明显。 所以我小时候写字时,特别喜欢用生宣纸,在毛边纸上也喜欢用水分稍多的淡墨,既讨巧,又美观。 用不吸水的纸写毛笔字,就好像被自动锐化,而生宣(半生)貌似智能磨皮。 再后来,笔力精进一点后,性质就变了。无法控制的洇墨简直是噩梦,不能忍。 这就好像一个刚刚考试能及格的学生,遇见不会做的题,三短选一长,四长全选C,运气好可以到个七十几分。可是当你努力学习能考九十多时,那些投机取巧就全不管用了。 我跟老师抱怨,“洇墨好烦,以后我都用熟宣或者半生的宣纸写作品好了。” 他回答我,“你知道为什么登大雅之堂的几乎都是油画,很少会有铅笔画,水彩画?” 我一头雾水,“因为表现手法有局限,你可以用油画表现出水彩和铅笔画的感觉,却很难用铅笔和水彩画出油画的效果。” 这道理在写字上也一样,你用生宣可以写出熟宣(不洇墨)苍劲飘逸的感觉,只是对笔法要求高一些,可是却很难在熟宣上写出生宣的那种温润。 这感觉在熟宣上几乎不可能画出来吧 好了,回归正题,那怎么控制洇墨呢? 中锋,中锋,中锋!! 注意,这里不是说你以后写字一定要用中锋,而是练字基础,就算练独孤九剑也要先学好收刀入鞘。 欧欧被草 中锋运用得当可以很好地控制洇墨。 运笔过程中的捻,转,提,按。这些就是字面意思,学书法的应该都懂。 中锋行笔有两个难点。 一、行笔侧偃。 笔锋受压太重的时候行笔,笔肚接触纸面且被笔杆拖着走,是很难使点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 二、使转偏侧 这个就是在你运笔途中,按压笔肚的力道掌握不好,容易产生偏差,写过字的应该都知道,不知道的也懒得细说了,又不是视频详解…… 总之多练吧,控制洇墨只是学书路上的一小道坎,书法这门学问太深奥,不多说了,容易打脸。 over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