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吃面、重庆的小面

 仰止无疆 2019-06-17

  一直以为重庆的小面就是面食的一个品种,如同上海的阳春面、湖北的热干面、杭州的片儿川、北京的炸酱面,而且因为有曾经在重庆北碚西南师范学院读书、此前此后曾经数十次路过到过重庆的经历,自以为对重庆十分的了解,因此对自己于重庆小面的认识信心满满。殊不知,现在的重庆人把所有面条统称为“小面”,让我大出洋相,从而反思自己并不完全接地气,使自己对重庆小面的认识得以纠正,可谓收获不少。

那是到重庆的第二天清晨,天还没有亮透,青灰色的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因为昨天晚上我坚持次日早餐不吃自助餐,要吃小面,所以一大早朋友就赶过来带我去面馆吃小面,误会就此开始。

首先,我认为近几年重庆的小面声名鹊起,如此应该有专门经营小面的饮食店,难得来一回,应该选择专门供应小面的面馆。朋友对此却不以为然,说,这里附近就有很多面馆。可是,笔者却已经提前一天发现附近的面馆规模都很小,能否吃到小面,心中没底。因为时间有限,加上天又在下雨,不能走远,所以我就问,那么这些面馆有没有小面?朋友惊奇地回答:当然有,本来这面馆就供应小面,笔者却有些糊涂。因为为了今天早上吃小面,昨天晚上笔者利用步行锻炼的机会,在一个半小时的快步走的过程中,除了领略了重庆的广场舞和重庆大妈的风采以外,顺便将观音桥中心绿地附近的面店几乎全部考察了一遍,发现面店到是不少,有牛肉面店、鸡肉羊肉鸭肉面店、拉面店、酸辣粉店,甚至还有贵州风味的粉店,就是没有标注经营“小面”的面馆。因此对于朋友说在附近店里将就吃小面的回答还是有点疑惑,笔者只好再一次提问,这些店有小面?朋友再次明确回答,这些店就是供应小面的。见我仍然不甚明白,朋友想了一下进一步说明,重庆人把所有面条全部称之为“小面”,这些号称面店的餐饮店当然供应小面了。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终于明白,起码目前在重庆这个城市,面条统称“小面”,与国内其他地方截然不同。

面前的馆子不大,只有进深很深的一开间,服务员、厨师几乎是一家人,因为时间尚早,他们忙忙碌碌的在备餐。对于到夫妻老婆店吃小面,我到是心安理得,因为在我心目中,川渝人聪明能干,善于入厨掌勺,即便是偏僻的农村,随随便便一个成年人,都会做菜,这在当年已经领教过。同时川渝菜重辣、重麻、重油、重盐,面条味道当然不会差了。面前这个面馆视线所至,窗明几净,正面墙壁上还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这个店的无线上网的登录号、密码,这既让我吃惊,又給了我很大安慰,一种信任感油然而生。这一切让我感想良多。因为即便是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大饭店都不一定可以免费无线上网,何况区区小面馆了。重庆人果然不简单。于是,挑一靠窗的位置坐下来,不假思索的点了一碗牛肉面、一碗红油抄手。朋友奇怪的看着我问,您能够吃得下吗?几乎连想都不想,笔者回答,当然吃得下了,我甚至还想点一碗鸡肉面呢!见我如此自信,朋友无奈的摇摇头。片刻,牛肉小面、红油抄手上来了,满满两大海碗,这次轮到我吃惊了,碗里面食的量实在太大,与我脑海里留下的影响完全不一样,笔者有点犹豫、有点歉意甚至有点自责:为什么如此固执、为什么没有发现朋友话语里的玄机?在这个小店里,笔者的老经验嘎然碰壁,真正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几十年前在重庆读书时,学校食堂里的面是装在小碗里的,二三口便吃完了。以后到重庆,每每在酒后的午夜,忍不住美味的诱惑,前往夜市寻找面条吃。夜市里的面条和学校食堂一样,也是装在小碗里的,朋友们勉强吃一碗,我经常性的要吃上两碗甚至三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如此思维定式,即重庆面馆里的面价格便宜,但是数量却不敢恭维。今天,面对偌大、偌充足、热乎乎的小面,笔者明白,今天自己的想法出了问题。同时肚子也是撑不住这两碗小面。

好不容易基本上将所点的面食吃完,脚步已经离开面馆,但是美味还留在嘴里,一碗重庆小面,既让我感受了山城舌尖上的美味,更給了我深深启示,人们一般习惯于相信自己的经验和传统的结论上,但是事实证明这未必是正确的。人的思想不能老停留在固有的位置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不少传统、固定的经验或者结论会遭遇怀疑甚至被否定,这是十分正常的。因此,对于新事物、新情况应该适应它、了解它,而不是拒绝它或者凭经验思考,下车伊始哇拉哇拉发表意见,如此就一定会闹笑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