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后,气候炎热,雨水较多,人在湿热交织的环境,很考验脾胃。接下来的几个月,从立夏到出伏,我们将面临一轮接一轮的“冷气洗礼”,我们的小脾胃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腹胀、打嗝、舌苔厚腻 大便不成形、粘马桶、口粘 胸脘胀满、身体困重、四肢浮肿无力 经常神疲乏力、面色油光、湿疹反复发作。。。。。 这些看似不严重,用不着去医院,却长期困扰我们的病根就是中医常说的“脾虚”。 今天就帮大家弄清楚你的脾虚到底怎么回事,养好脾胃,踏踏实实安度盛夏。 脾,乃后天之本 相信你已经看到过很多文章都提到了脾虚,也怀疑自己是不是脾虚?那究竟什么是脾虚?为什么我的脾会变弱呢? 回顾一下,张教授在《零基础中医训练营》课程里总结了脾的四个主要生理特性、生理功能:
脾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在志为思,在形体为四肢及肌肉,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液为涎,通于长夏之气。脾与胃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 人出生后,生命过程的维持及其所需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生成,均依赖于脾(胃),为此中医赋予“脾”一个很高的地位:“脾乃后天之本”。 打个比喻来说,中医的脾就像是运化万物的大地,脾虚就像土地贫瘠则万物不生,所以脾虚的人肯定容易气血亏虚、五脏六腑得不到该有的营养供应、容易早衰、收成不好。 脾是怎么工作的? ▼ 简单来说,食物入胃,胃负责受盛、腐熟你吃下去的食物,变成食糜,在下传到小肠进一步消化。由胃到肠,一定要通畅下行,这叫胃主降浊。 但到底身体能不能吸收食物里的营养?能不能顺利把营养传输给五脏六腑?都是靠脾来负责完成的。 胃肠吸收的水谷营养物质,通过脾气运化以后向上输送到心肺、头面,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濡润、输布全身,这叫脾主升清。 脾在我们身体里就像是一个快递小哥,它负责派送营养精微物质给五脏六腑。 脾气健运,它工作能力就强,很快把食糜加工成身体所需要的精、气、血、津液,派送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肉皮毛,我们就会有精力有活力,气血充盈就会变漂亮。 “脾失健运”,就是脾虚了,脾不好了,不管吃什么好东西、营养品,都不能完全吸收食物的营养,五脏六腑得不到气血的滋养,各种毛病都跟着来了。 所以金元四大家脾胃论的鼻祖李东垣说得太对了:“脾衰则百病丛生,脾衰则一身俱衰”。 那,如何知道你的脾好不好呢? 现在的人往往吃得太好,补得太多,却又动得太少,脾胃就像一个滚在泥沙里的轮胎,转动缓慢,功能下降之后,不能正常运化食谷、代谢水湿(食物中的水分)。 久而久之,会出现下面这些脾虚标配症状: 1、脾运化失职:腹胀,没胃口,大便不成形or便秘 一旦脾吸收传输食物营养的功能下降,很多食物还没来得及充分消化吸收,就变身软趴趴的便便了。。。 2、脾气不能正常升清: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脾气足的时候水谷精微可以顺利濡养到面部,脾虚后脾气升清无力,则上不得精微之滋养,而头目眩晕、面色萎黄无华、少气懒言、肢体困重。。。 3、脾气升举无力、脾气下陷:腹部坠胀、久泻不止、脱肛、内脏下垂……
4、脾不统血:便血、尿血、例假出血不止、或淋漓不尽 如果脾气亏虚到不能统摄血液,致使血液容易溢出脉外,血液不按规定的路径循环,造成出血倾向。 造成脾虚几个主要的原因,你犯过吗? ▼
中医解决脾虚的三步骤:祛湿、消食、健脾。 “脾”与“长夏”相应,脾主运化,补给全身,与土能载物、生化的作用是类似的。长夏时节是土地最有生机的时候,也恰恰是养生脾胃的最佳时机。 我们要抓住一年当中难得的夏天时光,好好养护我们的脾胃。 这时候祛湿、消食、健脾才是真正修理轮胎小脾的三件法宝~~ 祛湿,相当于先把轮胎外面的水擦擦干 用五指毛桃来煲汤,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用它煲出的汤有一股淡淡的椰香味,味道清新怡人。 客家人把五指毛桃称为“广东人参”。此汤性味平和,健脾祛湿、理中化湿,适应广,小朋友、老人都可以喝,孕妇饮用需将薏米拿出。 非常适用于阳虚、气虚体质之人,因为气虚的人饮食不宜太凉,亦不能大补,五指毛桃汤的清补非常适宜炎热的夏天。 ·祛湿的食疗方· ◐ 配料:五指毛桃 30g 、 土茯苓20g、炒白扁豆 10g 、薏米10g、莲子10g、芡实10g、1根排骨、生姜3片 做法: 1、将所有药材洗净、用温水浸泡10分钟 2、把姜片放到水中煮沸,再把排骨放入锅中,焯水,去除肉腥味 3、将排骨、浸泡好的药材一起放入高压锅,或者电炖锅,转文火炖1.5小时以上 湿热笼罩的时节多喝此汤,整个人都会神清气爽,像我第一次煲这个汤的时候,第二天拉得粑粑居然都变成香蕉型的,惊讶它的祛湿指数…… 据说国学大师邓铁涛邓老就爱用五指毛桃来治疗脾虚、湿气重导致的腰痛等轻疾,多喝五指毛桃汤就能明显好转。 消积食,相当是把轮胎里的泥沙给清理掉 吃多吃杂了,超出脾胃的运化能力,食物就会在胃和小肠里屯着发酵……舌苔会厚腻,口中味道变重,打嗝嗳气都会有酸腐的味道。 不管你是吃肉吃多了、还是吃米面淀粉吃多了?这个焦三仙+鸡内金组合,可以帮你消一切积食。 ·消积食的食疗方· ◐ 配料:焦山楂 6g 、焦麦芽 6g 、焦神曲 6g 、炒鸡内金6g 做法: 1、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和炒鸡内金盛入碗中,加入300毫升的水浸泡20分钟,备用。 2、将泡过的用料连同水一同倒入砂锅中,烧开后,再转小火继续煮制15分钟,离火晾凉即可饮用。 3、饮用方法是一日1-2次,每次50ml。此汤消积消食,味道清苦。 焦麦芽可很好的消化淀粉类食物(米、面、薯、芋);焦山楂善于治疗肉类或油腻过多所致的食滞;焦神曲则利于消化米面食物。 还有消一切的鸡内金,鸡内金就是鸡胗里面的一层膜,是鸡肉的一部分,炒过和没炒过的区别很大,生鸡内金活血化瘀,用于治疗结石类疾病;炒鸡内金消食导滞,治疗儿童积食效果很好。 焦三仙加上炒鸡内金的助攻,不管哪一类的食积都能兼顾,只有把积食腾空了,脾胃才有新空间去吸收营养。 最后一步才是健脾 食疗对脾胃的帮助是缓慢而持久的,既是食物又是药物,没有太强的偏性,非常温和,食用后可以直接作用于脾胃。 ·健脾的食疗方· ◐ 配料:小米一把、红参或者党参2片 做法: 1、将小米放到冷水中浸泡半个小时左右,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我们煮的时间,而且口感会更软; 2、烧一锅水,水开再放米,这样米不粘锅,而且小米容易开花容易熟,并且有助于增加粥的粘稠度; 3、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熬,整个过程最好不少于30分钟,小火保持水沸而不滚,稍微冒气泡的状态,这样可以让粥很快粘稠。 小米,我们叫栗,谷物中数小米的生命力最强,又是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得土气最厚,最养脾胃。 中药里面有很多黄色入脾的药,补脾非常好,像山西晋中长治的党参,黄土高原出产的党参药效最好了;还有甘草、黄芪也是补脾气的,煲汤、煲粥、煮药放几片都非常好。 其他健脾祛湿的食疗方子:怀山药、莲子肉、芡实、薏米、红腰豆、白芸豆等等,可以替换着来。 祛湿、消食、健脾三步走,让脾气该升的升,让胃气该降的降,脾运化的气机恢复了,胃里面的残渣浊物腾空了,补进去的营养才能最大程度吸收啊~~ 祝大儿童、小儿童们节日快乐 愿我们从小到大都有一个好胃口 在大(脾)地(胃)的滋养下 做一个快乐成长的人儿 |
|
来自: 昵称CmmS0hBm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