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的修辞【二】

 湖南周慎 2019-06-18


开门见山,咱们今天继续上次的辅导----诗词的修辞。由于我是很多班同步辅导的,所以,如果大家有疑问或者对我有意见,可以等我说完之后,给我留言,咱们说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大家学习,请不要打断我。恕不一一问候了,大家统统好,谢谢大家!

(6)设问:设问就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就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

不管是诗还是词,亦或是曲,当然,还包括娃娃的作文,开篇很重要,如果很好地运用了别具一格的句法,直接扣人心弦,让人们刚浏览到你的作品,就有想要看完的冲动,这就成功了一半。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其中,问句是为了制造悬念,答句是为了别开生面,是美化、升华意境的需要。

比如杜牧的《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前一句发出疑问,使得读者浮想联翩,后句别出意境,让人眼前一亮,心胸豁然开朗,主题也得到了深化。

双调-蟾宫曲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这是元曲小令,双调-蟾宫曲,阿鲁威作,他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类似的还有人人皆知的,王勃的《腾王阁》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崔颢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等。

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清平调·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这样的诗词曲赋很多,咱这就说这么多,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搜来读读,找点灵感启发一下自己。

(7)反问:

反问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看似没有回答,其实是自问自答。

咱们来看看例子:“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使用的就是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还起到了加强语气的效果,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情感色彩更为鲜明。对于表达强烈感情十分合适。比如: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句子还有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晏殊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李清照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等等。

(8)问,有设问,有反问,有疑问,这些都是古人比常用的手法,用问句结尾,回味无穷,用问句开不但让人回味,而且很容易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9)夸张:

夸张也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或某种性质、程度,借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抒发作者某种强烈情感的一种修辞格式。

你比如:李白的《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这是李白最著名的诗篇之一。劈头就写:“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但是,三千丈,说得简直不近情理。一个人的头发,很少有超过他本身的长度的。

李白的高度,他在《上韩荆州书》中的自我介绍是:“长不满七尺”。在当时是个中等个儿。以七尺的身躯,怎么可能有三千丈的头发呢?

如果说是每根头发的总和,也从来没有这种描写法。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名人怎么了?名人就可以不切合实际乱吹吗?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

这样的起句,余韵十足,为承句埋下了伏笔,也为承句做好了铺垫,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空间,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读下去,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的承句笔锋一转写道:“缘愁似个长”这时候,读者才豁然开朗,哦,原来“白发三千丈”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明写发,实则指愁。

这个时候,读者会想,白发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啊?这十个字的千钧重量,全部落在了一个“愁”字上。这也是变相的诗词含蓄美。


作者以此写愁,让人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李白的<<秋浦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青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李白的<<秋浦歌>>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在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

当然,也有以水喻愁的,你比如李颀云:

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只有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人们不但不会因“白发三千丈”看似的不切合实际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乎人心的奇句,而且能感受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多少,是因为照镜子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大家都知道,秋霜是白色的,以代指白发,看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同时还具了,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这一点,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的。

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而是不知该从何说起那种种愁思。“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接贯穿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怎么可能不知!是吧?

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于是,内心倍感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而后写出了“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后世人,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也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夸张手法的还有,《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些诗句,都是夸张的。这样的例子很多:

古柏行·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

四十围”粗的树,直径相当于七尺,而树高却达到了“二千尺”,如此一来,这棵树岂不是太细长了吗?这么细的树,怎么可能有两千尺这么高,是吧?

呵呵,其实,杜甫这里用的也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他是用“四十围”、“二千尺”这两个泛指的数字,来形容古柏的又粗又高,大家注意是‘泛指’的。

元代无名氏的《嘲贪汉》,讽刺一个吝啬鬼:

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着用。

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竞血蝇。

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

作者借助贴切的比喻进行夸张,把贪财汉的举止、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正宫·醉太平》·无名氏: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清代小石道人所撰《嘻谈录》一书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富贵人家,好不容易才为儿子请了一个教书先生。这位教书先生学识广博,对富人家的儿子悉心教诲,使其学业日进。

然而,这对夫妻为人甚是吝啬,给先生提供的一日三餐都是一个样:肉片一盘,而且既薄且少。先生碍于面子,不便直说,乃作讽刺诗一首嘲之:

主人之刀利且锋,主母之手轻且松;

一片切来如纸同,轻轻装来无二重。

忽然窗下起微风,飘飘吹入九霄中。

急忙使人觅其踪,已过巫山十二峰。 

哪知,东家夫妻虽然读懂先生诗中的不满和讥笑之意,却并不放在心上,更不肯为先生改善伙食,每日的食物依旧是薄肉片一盘。

先生无奈,就又作诗一首嘲讽之:

薄薄批来浅浅铺,厨头娘子费工夫。

等闲不敢开窗看,恐被风吹过太湖。

夸张的写作手法一般是,结合辛辣语言,形成强烈的讽刺效果。夸张的表达方式有:数字夸张、想象夸张、比喻夸张、举例夸张、比拟夸张等。运用夸张手法,可以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突出事物特征。

《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通篇都是用了夸张的写法,起、承,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属于数字夸张和举例夸张的综合写法,表现了危楼的高峻而又险要的特征。

转、合,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运用了,想象夸张的写法,它进一步表现了,危楼高而险的特征。全诗构思新颖,夸张独特,具有强烈的浪慢主义特色。

还有《江雪》起、承,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人用“千山”和“万径”的夸张写法,刻画出了“鸟飞尽”“人踪灭”的自然景色,使人感到无比的沉闷凄凉,渲染了强烈的环境气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