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地区野生蕨类植物彩色图鉴(上)

 369蓝田书院 2019-06-18

知识卡

蕨类植物门高等植物的一大类群。同时也是高等植物中较低级的一类。常为高大木本植物,成为大森林,盛繁于晚古生代,至现代多为草本。蕨类可分五亚门:松叶蕨亚门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楔叶亚门、真蕨亚门

现代蕨类植物约有11,500多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和亚热带最为丰富。中国约有2 000种,它们大都喜生于温暖阴湿的森林环境,成为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森林的生长发育有着重大影响,同时可以作为敏感地反映环境条件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的外部形态 
蕨类植物生活史 
蕨类植物幼叶拳卷 
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 
北京蕨类
植物现状
北京位于华北地区,蕨类植物的种类不算很多,大部分为华北、东北地区的常见种类,也不乏一些南方种类,据北京植物志记载,北京地区有蕨类植物约70多种。
一、
木贼科Equisetaceae
小型或中型蕨类,土生,湿生或浅水生。孢子囊叶退化或细小;孢子囊不聚生生成囊群,单独生于叶基部上面腋内,或生于枝顶的孢子叶穗内。茎细长圆柱形,直立,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单茎或节上有轮生枝,中空,节间表面有纵沟脊;叶退化成管状而有锯齿的鞘,包围在节上;孢子囊多数,一型,着生于盾状鳞片形的孢子叶下面,在枝顶形成单独的椭圆形的孢子囊穗。木贼科植物在中国1属即木贼属,分两亚属共10种3亚种。北京有五种。
木贼属

01、木贼Equisetum hyemale L

北京见于密云、门头沟、延庆,生于湿地和林下。

02、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

北京各区县均有分布,生长于路边、水边的沙质土上。

03、草问荆Equisetum pratense Ehrh.

见于北京大部分林下,常见。

04、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

见于北京大部分林下,常见。

05、犬问荆Equisetum palustre L

北京海淀金山、密云坡头地区可见,不算常见。


问荆的孢子茎

北京的这几种木贼科植物,木贼不分枝,很容易识别。节节草和犬问荆,营养枝和孢子茎一体,也可区别。草问荆与问荆早春先长出孢子茎,然后长出绿色的营养枝,二者不易区别,但草问荆营养枝上有硅质刺,分枝呈钝角,问荆无刺,分枝呈锐角,可以简单区别。

二、
卷柏科Selaginellaceae
土生,石生,极少附生,常绿或夏绿,通常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具原生中柱或管状中柱,根托生分枝的腋部,主茎直立或长匍匐。全世界有700余种,我国50余种,北京有6种。卷柏科仅有卷柏属1属
卷柏属

01、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又名九死还魂草,北京大部分山区均有分布。

02、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

垫状卷柏与卷柏性状极为相近,其主要区别点是:卷柏主茎不分枝,基部簇生多数须根、呈棒状。小枝上腹叶不并行。斜向上,边缘有微齿。而垫状卷柏主茎有的从基部分枝,基部簇生须根,不呈棒状。小枝上腹叶并行,指向上方,全缘。北京山区常见。

03、旱生卷柏Selaginella stauntoniana

又名薄扇卷柏、史唐卷柏,北京各山区均有分布。

04、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 

广泛分布于北京的中低山区,很常见。

05、圆枝卷柏Selaginella sanguinolenta

又名红枝卷柏,北京各山区常见。

06、蔓出卷柏Selaginella davidii sp. davidii

北京各个山区均有分布,常见。

三、
阴地蕨科
阴地蕨科为陆生植物。其根状茎短,直立,具肉质粗根。孢子四面形或球圆四面形。叶有营养叶与孢子叶之分,均出自总柄,总柄基部包有褐色鞘状托叶;营养叶一回至多回羽状分裂,具柄或几无柄,大都为三角形或五角形,少为一回羽状的披针状长圆形,叶脉分离。孢子叶无叶绿素,有长柄,或出自总叶柄,或出自营养叶的基部或中轴,聚生成圆锥花序状,孢子囊无柄,沿小穗内侧成两行排列,不陷入囊托内,横裂。仅阴地蕨属1属,全世界40种左右,中国17种,北京仅1种。
阴地蕨属Botrychium

01、羽扇阴地蕨Botrychium lunaria

又名小阴地蕨,北京仅见于怀柔喇叭沟门孙栅子附近,非常罕见。

四、
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
土生中型蕨类。根茎横走,有管状中柱,被多细胞灰色刚毛。叶一型;叶柄基部不以关节着生,上面有浅纵沟,被毛;叶片一至四回羽状细裂,叶轴上面有纵沟,两侧圆,和叶两面被毛,小羽片或末回裂片偏斜,基部下侧楔形,上侧平截,多少耳状;叶脉分离,羽状分枝,小脉不达叶缘;叶草质或厚纸质,稍粗糙。孢子囊群小,圆形,叶缘生或近叶缘顶生于小脉,囊托横切面长圆形或圆形;囊群盖位于小脉顶端并开向叶缘,或碗形,为一内瓣及一外瓣融合而成,或杯形,以基部及两侧着生于叶肉,或圆肾形,以宽的基部着生;孢子囊梨形,有由3行细胞组成的细长柄;环带直立,侧面开裂,孢子四面体,平滑或有小疣状突起。全世界有10属,我国4属,北京有碗蕨属1属2种。
碗蕨属Dennstaedtia

01、溪洞碗蕨Dennstaedtia wilfordii

北京见于海淀、门头沟、房山区,生岩缝中。

02、细毛碗蕨Dennstaedtia pilosella

本种与溪洞碗蕨很像,但本种全株有毛,可以简单区别。此种在北京仅见于百花山附近,很少。

五、
蕨科Pteridiaceae
陆生、中型或大型蕨类植物。根状茎长而横走,有穿孔的双轮管状中柱,密被锈黄色或栗色的有节长柔毛,不具鳞片。叶一型,远生,具长柄;叶片大,通常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三角形,三回羽状,粗裂(如蕨属)或细裂(如曲轴蕨属),革质或纸质,上面无毛,下面多少被柔毛,罕有近光滑无毛。叶脉分离。孢子囊群线形,沿叶缘生于连结小脉顶端的一条边脉上;囊群盖双层,外层为假盖,由反折变质的膜质叶边形成,线形,宿存,内层为真盖,质地较薄,不明显,或发育或近退化,除叶边顶端或缺刻外,连续不断。孢子四面型(如蕨属)或两面型(如曲轴蕨属),光滑或有细微的乳头状突起。本科有两属,北京有蕨属1属1种。
蕨属Pteridum

01、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

也叫拳头菜。俗称“山野菜”,是一种野生蕨类植物蕨的嫩芽,部分种类可食用。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有广泛分布,而在这些地区餐桌上也受到了欢迎。它也被相信是导致日本胃癌高比率的原凶之一。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致癌成分,牛羊食用过量会导致死亡,人食用过量则会导致癌症的发病率提高。北京见于密云、门头沟、延庆、怀柔等地,生山坡、草地和林下。

蕨的叶背

 
六、
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
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少为横卧或细长横走(如金粉蕨属),有管状中柱,或少为简单的网状中柱,被以基部着生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或罕为远生,有柄,柄为圆柱形或腹面有纵沟,通常栗色或栗黑色,很少为禾秆色,光滑,罕被柔毛或鳞片;叶一型,罕有二型或近二型,二回羽状或三至四回羽状细裂,卵状三角形至五角形或长圆形,罕为披针形。叶草质或坚纸质,下面绿色,或往往被白色或黄色腊质粉末。叶脉分离或偶为网状(网眼内不具内藏小脉)。孢子囊群小,球形,沿叶缘着生于小脉顶端或顶部的一段,或罕有着生于叶缘的小脉顶端的连结脉上而成线形(如金粉蕨属、黑心蕨属),有盖(隐囊蕨属无盖),盖为反折的叶边部分变质所形成,连续或少有断裂,全缘,有齿或撕裂。孢子为球状四面型,暗棕色,表面具颗粒状、拟网状或刺状纹饰。 共14属,约300种,分布于亚热带地区,我国有9属,60种,分布于全国各地。已知药用的6属,16种。北京有中国蕨属和粉背蕨属两个属4种2变种。
中国蕨属Sinopteris 

01、小叶中国蕨Sinopteris albofusca (Bak.) Ching

小叶中国蕨,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植株高7-16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栗黑色而有棕色狭边的披针形鳞片。孢子囊群生小脉顶端,囊群盖膜质,淡棕色至褐棕色,连续,通常较阔,幼时几达主脉,边缘具不整齐的浅波状圆齿。分布于北京、河北、甘肃、湖南南部、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500-3200米林下及灌丛石灰岩缝、钙质石缝中,为钙的指示植物,在蕨类植物的科研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见于怀柔、密云和房山区,不常见。

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 

01、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 (Gmel.) Fee

银粉背蕨株型小巧,叶形奇特,质硬有光泽,叶背银白清晰,其适应性很强,是常见的一种小型蕨类。又名通经草、金丝草、铜丝草、金牛草、铜丝茶。北京各山区均有分布,生岩缝中。

02、陕西粉背蕨Aleuritopteris shensiensis

陕西粉背蕨与银粉背蕨很相似,只是叶背面不是白色。所以陕西粉背蕨又叫无银粉背蕨。分布与银粉背蕨一致。

陕西粉背蕨

银粉背蕨

03、华北粉背蕨Leptolepidium kuhnii

又叫孔氏粉背蕨,见于怀柔、密云、门头沟,见于岩缝和梯田缝隙里,不是很常见。此种叶背面无银粉的称为华北薄鳞蕨,而在南口附近发现的此种叶背面银粉很厚,叶柄为乌黑色的称为北京粉背蕨。

北京粉背蕨Aleuritopteris niphobola var. pekingensis 

七、
铁线蕨科Adiantaceae
陆生中小形蕨类,体形变异很大。根状茎或短而直立或细长横走,具管状中柱,被有棕色或黑色、质厚且常为全缘的披针形鳞片。叶一型,螺旋状簇生、二列散生或聚生,不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上;叶柄黑色或红棕色,有光泽,通常细圆,坚硬如铁丝,内有一条或基部为两条而向上合为一条的维管束;叶片多为1-3回以上的羽状复叶或1-3回二叉掌状分枝,极少为团扇形的单叶,草质或厚纸质,少为革质或膜质,多光滑无毛;叶轴、各回羽轴和小羽柄均与叶柄同色同形;末回小羽片的形状不一,卵形、扇形、团扇形或对开式,边缘有锯齿,少有分裂或全缘,有时以关节与小柄相连,干后常脱落。叶脉分离,罕为网状,自基部向上多回二歧分叉或自基部向四周辐射,顶端二歧分叉,伸达边缘,两面可见。孢子囊群着生在叶片或羽片顶部边缘的叶脉上,无盖,而由反折的叶缘覆盖,一般称这反折覆盖孢子囊群的特化边缘为“假囊群盖”;假囊群盖形状变化很大,一般有圆形、肾形、半月形、长方形和长圆形等等,分离,接近或连续,假囊群盖的上缘(反卷后与羽片相连的边)呈深缺刻状、浅凹陷或平截等等;孢子囊为球圆形,有长柄,环带直立,大都由18个(有时达到28个)加厚的细胞组成;孢子四面型,淡黄色,透明,光滑,不具周壁。本科有2属——铁线蕨属 Adiantum L. 和黑华德属 Hewardia J. Sm.,前者广布于世界各地,后者仅产于南美洲,但通常被认为是单属的科。北京有1属3种。

常见的观赏植物铁线蕨

 
铁线蕨属Adiantum

01、团羽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junonis

又名团扇铁线蕨,北京大部分石灰岩山地均有分布,为石灰岩指示植物。

02、掌叶铁线蕨Adiantum pedatum

北京仅见于密云坡头,生林下沟谷,罕见。

普通铁线蕨Adiantum edgewothii 

又名爱氏铁线蕨,门头沟、昌平、平谷、密云有分布,生长于石灰岩岩缝中。

八、
裸子蕨科Hemionitidaceae
陆生中小型植物。根状茎横走、斜升或直立,有网状或管状中柱,被鳞片或毛。叶远生、近生或簇生,有柄、柄为禾秆色或栗色,有U形或圆形维管束;叶片一至三回羽状(罕为单叶而基部为心脏形或戟形),多少被毛或鳞片(罕为光滑),草质(罕为软革质)。绿色,罕有下面被白粉(如粉叶蕨属);叶脉分离,罕为网状(如泽泻蕨属)、不完全网状(如凤丫蕨属部分种)或仅近叶边连结(金毛裸蕨的部分种),网眼不具内藏小脉。孢子囊群沿叶脉着生,无盖;孢子四面型或球状四面型,透明,表面有疣状、刺状突起或条纹,罕为光滑。本科约有17属,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少数达北半球温带,中国有5属。北京有金毛裸蕨属和凤丫蕨属两属,2变种、1种。
金毛裸蕨属Gymnopteris

01、耳叶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innata var.auriculata

北京比较少见的蕨类植物,怀柔喇叭沟门、门头沟百花山、密云坡头有少量分布,生于林下石缝中。

02、中间金毛裸蕨Gymnopteris marantae (L.) Ching var. intermedia Ching

北京仅见于门头沟区百花山附近,与耳叶金毛裸蕨很像,但叶基部近圆形,可以区别开。

凤丫蕨属Coniogramme

01、普通凤丫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 Hieron.

北京较为少见的大型蕨类,仅分布于房山区,生于湿润林下。

普通凤丫蕨叶背

 
未完,待续。。。本图鉴分上中下三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