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个超越性的存在。布洛赫在“希望原理”一书中指出,人借助于自身的主动性与超越性,为自身创造未来。人的生命进程就是一个不断走向期待目标的过程。所以,布洛赫认为,人的希望是人性的根本,而希望的基础则是人永远“指向前边的意向”,即不断地进行自我超越。我国青年学者贺来也认为,这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精神是人的本性,他谓之“乌托邦精神”。所谓“乌托邦精神”,是人类对超越现存状况的价值理想不懈的精神。乌托邦精神是人的根本精神。 教师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也必须不断超越自我,向更高的人生境界迈进。 要超越自我,就像横在自己面前的大山 怎样才能超越自我? 首先,要给自己以积极的心里暗示。我们总以为人生当中有许多的“不可能”,其实这都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在做怪。我们总是被挫折和失败吓住,并且害怕这种经历令自己蒙羞。总是把“不可能”的圈子画的很大,这样“可能”的边界也就越来越小。事实上,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在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中走向成功的。 每一次真正的创造和自我提升,都必须直接面对失败,面对不可能。只会沿着可能的小圈子行事的人,主定是平庸的,他不可能拾级而上,只能原地打转。给生命一种向上的力量。让崇高回归人们的情感世界。保持一颗绝不轻易放弃的心,尽量发掘你周边的人或事物最美好的一面,从中寻求正面的看法,让自己能有前进的力量,而不要让借口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科学家指出,社会参与是人类的愿望,任何形式的社会排斥,例如,失恋,离婚,同事关系恶化,遭到拒绝等,都会对人的身体和大脑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所以,我们要学会拥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境。生活中要学会善取善舍,步履从容。将物质消费变成精神享受,将生存的艰辛,平淡,琐碎,调理为醇厚甘美与绵长的意味。 其次,让创造成为教育工作的常态。生命的本质在于创造,创造是人自身本质力量外在化、对象化、客观化的过程,是人证明生命底色,印证生命意义和展现生命活力的过程。创造是教师职业尊严与欢乐的源泉,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教育世界。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体验到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才能在培养学生精神力量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 再次,要展现人性的本真,不断自我超越。人生的最高意义和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在人的未来向度上,人本身得到了最为核心的规定,这个规定使人成为永远比既定的现存更加完美的存在,成为充满生机的不确定性的存在,成为禀赋无限的开放性存在。教师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要永远走在自我超越的途中。这种自我超越是精神性对物质性的超越,无限性对有限性的超越,可能性对现实性的超越,自由行对规定性的超越。 总之,只有不断自我超越,才能不断进步,才会有精彩的教育人生。 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会结出果实 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会美丽绽放 |
|
来自: wenxuefeng360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