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根谭》:摒弃机巧之心,符合本性规律,才能避免陷入执念

 时宝官 2019-06-18

国学文化《菜根谭》:摒弃机巧之心,符合本性规律,才能避免陷入执念。

很多人在生活中,总是过于重视眼前的事物,内心执念过重,因此,对于很多事情难以有一个真正的洒脱和释怀。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对于他本人来说,也是生活的非常沮丧和劳累的,内心无法释怀,也是对人生最烦扰的一个枷锁。

对于每个人来说,主观情绪所产生的得失之心,以及客观环境所存在的自然规律,都是相违背的。

而在人性中普遍都有一个弱点:总喜欢看到自己主观的得失,而忽略掉客观的自然规律。

所以,即便是陷入执念以及主观思维的误区当中,也难以从中解脱出来,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第一位。

之所以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读书让你知对错,行万里路让你阅人无数。这样一些道理,都是让自己达到修身最好的一个状态,以最好的一个德行标准去为人处事。

比如说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鹬蚌相争,兔犬共毙,冷觑来令人猛气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观去使我机心顿息。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到了好处。狗捉到兔子之后,猎狗也被主人一起宰杀了,冷眼观看这一切的时候,此时内心追名逐利的心情也全都消失了。善于高飞的海鸥和平凡的野鸭一起在水中嬉戏,美丽的野鹿和丑陋的猪睡在一起,看到动物的这种情态,人的防范之心,算计之心也就没有了。

就如同我们刚才所说的,大部分人,只能看到主观思维的得失,却看不到个客观存在的利弊。

有的时候,很多人总喜欢以小聪明为自己谋福利,自己计较那些得失之心,从来没有意识到对于大的局面来说,拥有大智慧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坦然和舒适。一味的计较那些蝇头小利,只会让自己陷入执念之中无法自拔,那些名利给自己带来的痛苦,那些得失之心给自己内心带来的落差,都是自己痛苦的根源。

当初在战国的时候,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赵惠文王无次对于燕国虎视眈眈,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也正是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游说之后,对于赵惠文王就说了鹬蚌相争的故事,才免于让小国之间自相残杀,这就是一种智慧。

一个真正有智慧有头脑的人,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他都懂得从全面周全的角度去考虑,权衡真正的利弊得失之后再行动。不会为了一点点小的恩怨与自己内心的得失之心,就互相争斗,也不会做出愚蠢的言行出来。

《道德经》中就说“善言,善行”的智慧。

善于说话,善于行动的人,不会留下诟病让别人去指责,那么善于言行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拥有道的大智慧,摒弃机巧用心,符合自然规律的一种智慧。

也就是如同我们刚才所说的,符合了客观角度存在的规律,便是一种智慧,便是我们需要依据的德行标准。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您对于这一篇章的国学智慧怎么理解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