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上可能有一个灵魂,或可能醒来

 浮生偷闲 2019-06-18

本文作者:吴飞 

著名传播学者

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地球上可能有一个灵魂,或可能醒来。

无论是武侠还是玄幻类小说,主角往往是一个平凡的年轻人。他经由一次奇遇——如在某个山洞之类的地方捡到了一个异物或者一本书。

这一异物或者这本书为他开启了全新的生命史,因为那里一定有远古时的传承——信息或者能量,这位年轻人便如此走向辉煌了。

这是人类对知识、信息或者能量传承的基本认知框架。未来,这样的传播框架将会被改写。

1945年7月,万尼瓦尔.布什在《大西洋周刊》发表了一篇《诚如我们的想象》(As We MayThink)的文章,他天方夜谭式的想象了一番,但令人惊异的是,其中大多数的科技创新正沿着他的想象前行。

他认为,科学提供了人类个体之间最迅捷的交流方式;它提供给人类记录思想的渠道,使人类能够对这些记录下来的东西加以利用和提取,这样一来,知识就会跨越整个人类的生命周期而非人类个体得到传承和发展。

不过,他发现,人类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都需要借助一种物化的媒介——微缩胶片或者电流,他进而追问说:

难道我们没有可能在有朝一日建立一种直接获取信息的途径吗?

人是社会的动物。在今天,我们已经感受到社会性的一种表现形态——社交。

在faceTo face的小群体社会中,人的社交面和量都是有限的,这导致信息与知识的创新和流动相对较小,进化也相对较慢。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人类本能的欲望,人类世界意识似乎自人一出生就潜伏在那里,人类一直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实现自己的抱负。

于是,各种交通工具——船、汽车、飞机,以及宇宙飞行器等,相继被创造出来了,人类走出了狭小的故乡,地球村似乎正成为可能。

但是,就算我们走得再远,人类的身体仍然是受限的日行万里,也只能与大千世界很少的人交流。时间和空间都左右着人类自身的超越。

书本和大众传播媒介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足不出户,也可以“认识”更多的人,“看见”更大的世界。

石碑、瓷(龟)片、铜鼎、莎草纸是人类早期发现的能够穿越时间的媒介,而印刷术则让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超越了空间的限制。

广播让我们听见了远方的声音,电视让我们看见了故事的现场,电话则让人类实现了对空交流。

蒂姆·伯纳斯-李发明的万维网让人们在更大范围内在线交流,今天网络社会的崛起,更是打破了地域、国家、种族、语言、文化、行业和供应链上下游的区隔。

蒂姆 ·伯纳斯-李设想通过开发出具有推理能力的搜索引擎 , 自动在所有联网的计算机上搜索相关内容 , 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取全世界关于某一问题看法的全部资料 , 集思广益, 这个集中了人类所有知识和直觉的东西。 

“全球脑”的观念便呼之欲出了。

01

1983年, 彼得·罗素正式提出了“全球脑 ”概念。他认为,经由科技的发展,电讯线路、光纤、卫星等,可将地球的各个部分连结起来,并且认为由一百亿个个体的连结,地球整体将可视为一个如人类有机体所拥有的“脑”。

罗素指出,如果系统内部单元数量达到100亿,那么该系统的复杂性就将跃迁到类似人脑的水准。

罗素相信人类人口有可能达到100亿,如果100亿人通过通讯设施连接,“全球脑”即可形成。

这个“全球脑”类似于人的大脑,会形成一个具有独立运作能力的有机体,具有记忆、思考、反馈等诸多功能。

'全球脑“是利用各种网络连接介质,集全人类每个人的智慧于一体,而形成的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自组织智慧网络”,换言之,“地球是一个脑,每个人是一个神经元”。

不过,“全球脑”并非一蹴而就。到目前为止,全球脑还没有进化到会思考的层次。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万物灵长,当然不是依赖体力、也不是奔跑的速度。

现代人类发展出记忆、推理、判断、反省、理性,以及使用语言沟通的头脑才是人目前为止超越其他物种的关键。

这些能力使得人类可以创造、累积和传播丰富的知识,使得人类在基因之外,多了一种传承的力量。

大卫·克里斯蒂安在《起源:万物大历史》一书中认为,人类史始于集体知识,它让人类与众不同。

人类能够集体学习,让知识传播共享或是代际传播。这是人类的特质,是一种全新的、更快速的“适应”环境的方法。

当其他物种通过缓慢、耐心、共享基因来适应时,我们通过共享思想来适应。

集体知识就是人类所共有共享的全部知识,是我们智慧的基础。集体知识是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创造的源泉,也是我们独自拥有历史的原因。

今天的互联网确实通过电脑把人联在了一起,人的社交属性得到了空前的保证。

爱人与被爱、聊天交友、逃避与期待、真诚与虚伪、偷窥与自拍、处他与炫耀、暴力与自虐、投射与反相、补偿与升华…。

在虚拟空间中面对自己,面对欲望,也面对无限的需求。

网路成为人们最好的避风港,也为心灵展开了一个无限宽广的场域,为了填补这个空虚的心灵,人们逃到网中。

但是,人类的社交,并非为了认识对方,而是希望相互学习和交流。

一些类似于平面感的交流,因为没有收益而成为无用的社交——除了浪费时间和精力外,无所补益。一篇《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刷爆了朋友圈自然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当然也有人认为“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是个悖论。大多数人在社交之前,完全无法判断这个社交到底有用还是无用。

而且,那些看似“无用”的部分,和那些所谓“有用”的部分,共同组成了我们一段完整的人生。

不过,卡斯特在其名著《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提醒,在网络中,所有的接点,只要它们有共同的信息编码(包括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成就目标),就能实现联通,构成网络社会。

换言之,真正来电的社交,只会发生在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成就目标”网络之中,毕竟个体的价值是由知识、趣味、审美和价值观构成的。

02

微信朋友圈,在经历九年发展之后,用户的好友数量越来越多,超过140人的社交阀值之后,用户开始在‘朋友圈’这个广场上越来越谨慎,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

很多人选择了“三天可见“这样的功能,冗杂的朋友圈正让年轻人远离。

经由复杂的技术网络构建起来的“网络社会”何以让人不满足呢?

有学者认为,“某人一旦进入互联网, 就意味着他被消散于整个世界,而一旦他被消散于互联网的社会性空间,就无异于说他不可能继续葆有其中心性的、理性的、自主的和傍依着确定自我的主体性 ”。

海德格尔在20世纪60年代不无担心地问道:

也许历史与传统将平稳地顺应信息检索系统, 因为这些系统将作为一种资源以满足按控制论方式组织起来的人类的必然的计划需求。问题是, 思是否也将以信息处理事务告终 ?

有人担心说,由于人脑把大量知识储存在网上而不再储存在脑深层的海马体内,因而导致诸如额叶前回和颞叶中回这类脑区在进行思考时缺乏历史感和深度感 , 从而有把人脑简约成为网上‘智能搜索器’的倾向”。

德里达曾认为,传统的 “线性写作”和“文本”已经走到了尽头。

他写道:

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 政治影响倒在其次 ), 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 (即使不是全部 )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 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

严锋也认为,在超文本的海洋里,恐怕很难游出一位能够进行宏大构思、总体把握的巨儒硕师。

超文本的世界中只有维护一个个节点的‘工程师’。

知识的进步变成了节点的新增、嵌入、蔓延和复制。知识体系变成了网络数据库。

奇妙的是,当网络与人脑进行德里达意义上的‘嫁接’之后, 一个个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又能够当场与世界知识宝库合二为一 。

电脑网络变成了人脑的直接延伸,变成了虚拟的人脑,于是凡人在瞬间成为饱学之士,他们‘拥有’的知识足以令文艺复兴的巨人们羞愧。

但这种‘拥有’具有多少内在化的成分?人脑与数据库的嫁接能够产生新的智慧吗 ?

We Are Social和Hootsuite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人口总计76.76亿人,其中网民的人数为43.88亿人次,占比57%,同时,全球手机用户人数51.12 亿,并且有34.84亿人会踊跃参与社交媒体。

Quest Mobile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4月,我国移动社交行业用户规模突破11亿。

人类今天的遭遇就是,一方面信息和知识过载,另一方面有用信息和知识的缺失;一方面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社交面越来越广,但另一方面时间和精力又不足以支持这样广泛的社交活动。

网络是否可以变得更聪明,全球脑是否可以真正实现呢?

03

蒂姆·乔丹认为全球信息网是以“拉力”媒介的形式作为它的开端,人们会依据自己的需求,主动搜寻而将自己需要的信息拉进来。

但是到了1997年,已经出现了将有些信息推向使用者眼前的情况,这种“推力”是信息传递的新样态。

但是,我们发现,那些被推给我们,往往并非我想要的,如垃圾邮件、广告等等,就算是那些以精确推送的名义建立进来的算法,往往也没有到真正理解人的时候,因此精确推荐往往并不精确。

何况,这也很容易导致“信息茧房”和“信息泡沫”。

因为这些推荐算法的分发机制,“由于过于追求流量,结果为标题党、低俗内容创作者利用标签获取关注提供了漏洞,导致分发结果常常是不公、扭曲,甚至是失真的,最终造成平台上低俗内容泛滥,有效信息缺失”。

有人批出了现有信息获取方式的几个问题:

1.信息过度依赖(少部分)人传播,导致推荐质量下降;

2.缺乏自我演化能力,适应新信息较慢;

3.产品更关注关系链的稳定,而非知识传播的效率;

4.标签系统让人无法成为“互联网上的游牧民”,自由地在不同内容之间自由漫步,反而被一个个标签关在小格子里。

因此他们认为:现有的工具只能充当‘信息源’的角色”。

有学者指出,若是地球的网络连结以及人工智能的结合使得整个网际网络具有外在于人类,而能独立思考与记忆,并且能够传承与修正的特性,全球脑才能算是完整。

信息与知识共享与转移会遭遇到网络位置、距离、知识势差、心理距离、信任、文化差异、异质性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研究者发现处于网络中有利位置的节点容易获得知识,网络中心势高的节点也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节点获得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它与其他节点之间的网络距离和心理距离,而信任和文化差异是心理距离的重要影响因素。

知识势差与知识异质性决定了节点从网络中获得知识的能力,过低的知识基础或过于异化的知识背景都不利于节点从网络中有效的获得知识资源。

传播研究的数字鸿沟方面的研究,以及布尔迪厄的《区分》和J.D.万斯《乡下人的悲歌》都清晰在揭示了这种区分的存在。

在1960年的一篇题为《人机共生》的论文中,利克里德阐述了他的一个新想法。

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大脑和计算机将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由此产生的伙伴关系将以我们现有的信息处理机器所没有的方式思考和处理数据。

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阿尔法狗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人机共生的广阔前景。

1963年,利克里德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原称ARPA,现为DARPA)担任主任。他意识到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来保证这个由人和机器组成的庞大但分散的团队跟上编程语言和技术协议的变化。

因此,他提出建立一个通讯网络,跨越距离的障碍,把这些人员联系起来。“星系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因此而产生。

“在完全不相关的‘智能’物种之间进行沟通”这种构想要现实,其挑战性是显而易见的。

比利时控制论学家弗朗西斯·海利根(Francis Heylighen)花费数年研究了一个名为Principia Cybernetica的在线项目,内容涉及集体智慧(collectiveintelligence)。

我认为,这是一个应该给予特别关注的研究领域。

如果人类不再以社会意义的个体,而是以知识和技能为单位重组连接,这种连接不仅可能最大限度发掘个体的知识价值,而且实现了知识的充分传播和问题解决的最优路径,极大可能对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知识网络中由于知识传播、共享、扩散、创新等活动的运作,使得知识网络中不仅节点个体能实现知识增长。

更重要的是网络中知识总量能迅速提升,节点的平均知识拥有量也会呈增长态势。

英特尔公司更已运用衍生自P2P的端对端运算PCP(Peer Computing)方式,提高公司的生产力。

该公司员工下班时,数千部个人计算机看似闲置,实则通力合作,协力解答与制造微处理器相关的复杂计算。

用PCP执行计算机运算,可取代通常需要大型主机才能胜任的复杂运算任务。

作法是把原先由一部大型主机处理的复杂问题(例如绘制人类基因图谱),切割成一件件小任务,再交由众多个人计算机分头解决。

小型机器解出规模较小的计算题后,把答案回传给效能较强的大型服务器,再把片段整合起来。这充分体现了集体智慧的有效性。

04

2011年,由几名数学家和硅谷互联网名企背景技术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开始研发一套符合未来社交趋势的智能算法。

看来,这一智能算法结合了人工智能的成就,又吸收了集体智慧的构想。据说,这一智能算法动态地把有共同价值、兴趣、审美的人连接在一起,结合每一个个体的智慧,来探索人的知识和能力边界。同时,算法会像AI一样通过自我学习不断进化。

他们认为,知识与智能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过去人们传播的只是知识,比如书本; 而智能只存在人的头脑中。

他们想做的,则是智能的传播。

这种被命名为ECI的演化群体智能算法,使得人与人可以不基于认识等社交关系去连接,而是通过大脑的知识特征、兴趣属性自动建立连接,因而建立起了一个能够超越个体智慧的群体智能。

从理论上说,基于这一算法基础上的知识关系系统KNS(Knowledge Network Services,知识关系服务)的架构一旦达到一定规模,算法会自动从个体提炼出数以千万计的知识和技能特征,并自动演化出特征类别间的知识关系,进而依靠数以万亿计的知识关系建立人与人的新连接。

在这种连接下,不用人为设定或搜索,个人终端会随着知识趣味的变化展示不断拓展的个性化内容;意见能公平传播,并智能投送到该意见关联的每个知识群体;问题会以最科学的路径快速传达给能提出解决方案的人;群体的知识和技能在系统中不断碰撞出新的知识点而被算法捕捉。

点击关键词

Live Aid港往事流浪地球劣迹艺人便利蜂任正非WTO劫机2018ofo戴威王小波中国风险新浪20年本山进城商界棋王魔都之光被忽悠的大师摩登故宫转折1993煤老板马家军滴滴顺风车中国有性史中苏往事中美建交世界杯高考志愿文艺青年一九九二B大生日鸿茅掌门人贾跃亭无问西东野兽不过山海关

讲有温度的故事

帮你理解这个世界

转载,合作

请加8妹微信:crosseight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