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精用于气阴两虚

 qsa789 2019-06-18
黄精比黄金还珍贵,华佗赞它为“药中之精”

原创: 广慈中医 瓣膜之光 1周前

药中之精
传说古时有一肺痨患者自思不久于人世,就跑到深山躲了起来。几年后,他非但没死,身体反而强壮起来,说话声如洪钟,走路健步如飞,不少人说他成了“神仙”。一日,华佗行医路过此地,听说此事后决心弄个明白。于是,他历尽千辛,找到这位隐居的“神仙”。从这位“神仙”口中得知,他是长期食用一种开绿花、长黄根的植物治好病的。华佗看着这种具有补虚填精功能的植物,顺口说道:“真乃药中之精啊。”于是,就有了“黄精”,一直流传至今。

黄精的雅名很多,均具有神奇的色彩。据史料记载,黄精曾不作药用,《本经》亦未收载,仙家把它列为“芝草之类”。因其“根似生姜,俗名野生姜”(《本草蒙筌》)。又因其叶似竹,而且是野兔、野鹿爱吃之物,故亦有“菟竹”、“鹿竹”之名。“其苗初生时,人多采为菜茹,谓之毕菜,味极美”(《图经本草》),或称“笔管菜”(《救荒本草》)。

长寿之药

《神仙传》记载:“尹轨学道,常服黄精,年数百岁,后到太和山中。王烈常服黄精,年三百三十八岁,犹有少容,登山历险,步行如飞。”《福地记》中还说:“武当县石阶山西北角有大松树,树下生草名‘救穷,日食三寸,绝谷不饥,久之度世。此草即黄精。”在徐铉《稽神录》中,还记叙了这么一段趣事:“临川有士人唐遇,虐待婢女,逃入深山中,饥饿难忍,拔一种草根,食之颇甘美,久食不饥。一夜宿树下,听见风声,疑有虎来,急腾身而上树梢。从此夜宿树上,日行山中,常吃此草,亦无所苦。后其家人采樵所见,近之则腾身上树。归告主人,或曰:婢岂有仙骨,必食异草,可备肉食。婢忽见肉,大吃一顿,家人伏草中齐出,婢欲腾空而不灵,遂被捉。问其如何充饥,指出其中一种草,拔数茎而归,识者辨认,乃黄精也。”

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亦云:“黄精,书极称赞,久服不饥,其言极是。”但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具体运用黄精治病的药方却屈指可数。正如名医张山雷所说:“黄精产于徽州,徽人常以为馈赠之品,蒸之极熟,随时可食。古今医方,极少用此,盖平居服食之品,非去病之药物也。”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蒲辅周先生曾介绍一方,名黄精丹(黄精、当归),是平补方,据蒲老经验,久服似有促进脑功能恢复的作用。很多医学院都曾对广西都安、巴马等县的292例百岁老人调查,发现他们都居住在高山上,因有有地利之便,常服黄精。

黄精之效

《太平圣惠方》记载,将黄精1500克洗净浓煎取汁,熬成膏,加炒黑豆末和匀,每服10克,每日3次。此方对中年早衰、老年体弱者极好,能益精血。《圣济总录》有二精丸(黄精、枸杞各500克,研细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每日3次),对老年精血衰少,气虚无力者,“常服助气固精,补镇丹田,活血驻颜”。
黄精适用于身体虚弱,生病浑身没劲、不想吃饭,风湿疼痛等症。多用于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冠脉搭桥术后、瓣膜病等病术后恢复期患者。对于气阴两虚患者症见心悸、气短、口干等,可联合玉竹、石斛、百合等同用,有明显改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