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的存在“我喜欢的那一型”这类特定倾向吗

 昵称535749 2019-06-18
majer @ 2019.06.18 , 09:00

“Ta不是我的菜。”在和密友聊天或一起观看浪漫喜剧时,我们时常会对某个人或角色给出如此的评论。但是,尽管在现代关系中被普遍使用,但几乎没有人研究过所谓“我的菜”是否真的存在。

最近有研究表明,在教育、年龄差异、头发颜色和身高等人口和身体上的统计特征方面,我们确实有所偏好。

然而,之前的研究没有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我们一直在追求具有特定人格类型的伴侣。现在,一组研究人员填补上缺失——如果你无法确定自己钟意的类型是,不妨照照镜子。

在最新发表的研究里,研究人员利用 German Family Panel项目平台来评估超12000名参与者的5大人格指数——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外倾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神经质程度(neuroticism)。

9年多来,研究人员追踪了参与者的关系状况,过程中,后者不得不向自己的交往对象提出一个相当不寻常的问题:和我交往的同时,是否愿意为了科学而去填写人格问卷。

最终收获了数千份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筛选出332名参与者,他们至少与2位不同的对象建立过亲密关系,且他们都乐于为科学献身。因此样本量下降大幅下降,但足以从中得出确切结论。

结果显示,那些现任和前任对参与者本人的描述大体相似。因此,虽然人们倾向于认为个性偏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人们似乎存在特定的“类型”。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仅对参与者的两名交往对象进行了调查,但对于交往过两个以上的29名参与者,结果是相同的。

无论喜欢与否,“你钟意的那一型”可能比你想承认的更接近你自己的个性。研究表明,历任交往对象的个性不仅彼此相似,而且与参与者本人的个性也相似。除非你是追逐新鲜体验的外向者。

在经验开放性和外向性占优的参与者不太可能选择性格相似——无论是对前任还是自己而言——的对象,因此,虽然浪漫的社会关系也被用来巩固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但如果选择超越自我,我们确实可以跳出这片天地。

有趣的是,该研究或许可以用于在线约会系统。虽然之前的研究一直在努力预测用户的人格特质和浪漫/欲望偏好,但正如音乐流媒体服务使用我们以往的播放记录来制作个性化推荐,约会应用也可以从我们的历史关系中拼凑出未来伴侣的信息。

当然,鉴于我们不知道研究中的关系持续了多久,所以无法保证这样的策略能够恒久远。两个人过于相似或许会使彼此感到无法成长和厌腻。

已婚人士对新配偶与前任的相似行为容忍度极低,这种相似性会产生焦虑和绝望感。

另一方面,拥有和前任相似的现任对象可以缓冲粘合的过程并帮助建立积极的互动模式。因此,不要将高离婚率归咎于类型倾向。

恋爱,寻找灵魂伴侣,是人类历史和文明最核心的几个主题之一,也是个体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板块之一。最新研究肯定不会是最全面的,也不是最终的。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但是,万一你意识到,自己交往过的人都差不多,请不要因此惊讶。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译者 majer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