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图书馆

 文木馆 2019-06-19

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

  一句“你不回来我不老”见证坚贞爱情

  她一等就是一生

  她亲历中国百年起伏

  八旬还在带英语课

  被誉“比院士还院士”“中科院最美玫瑰”

  她,是李佩

1947年,美丽的康奈尔大学里出现了一位漂亮的女生。李佩凭借出色的能力,考入这所著名的常春藤大学。来到风景如画的康奈尔大学,李佩并不孤独,因为有许多西南联大的校友也在这里。

在一次航空科学方面的学术报告会上,一位才华横溢的华裔学者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位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科学家名叫郭永怀,是李佩在西南联大的校友。

李伟格 李佩生前秘书

她觉得,国家真需要这样的青年才俊,在科技上大有施展的余地,她就很欣赏郭永怀,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

令李佩更没有想到的是,通过接触,她发现这位带着框架眼镜,看上去书生气十足的科学家与别人并不一样。他们在一起聊美食,聊音乐,聊戏剧,聊文学,她与郭永怀几乎无话不谈。最让李佩意外的是,这位科学家还有高超的摄影技巧。



这些是李佩当年在康奈尔大学留下的倩影,照片的拍摄者正是郭永怀。

李佩在美国的照片 摄影:郭永怀

而这张照片,可能是郭永怀最满意的一张。为了拍好这张照片,郭永怀费尽了心思。

郁百杨  音乐剧《爱在天际》导演

(《爱在天际》是以郭永怀、李佩为主人公的音乐剧)

其中有一卷胶卷,我就扫描的时候,看到就是只拍了李佩先生一个人,就全是她的那个照片,当初还没有连拍这个马达,他是连拍的,构图还很讲究。

热爱摄影的郭永怀经常给李佩拍摄单人照,但有时候为了记录下两人的甜蜜时光,郭永怀只能玩起“自拍”。

1948年春天,两人终于有了一张不是以自拍方式留下的照片。

郭永怀、李佩结婚照

那一年,他们在纽约州的小城伊萨卡结婚,成就一段佳话。1951年,两人的合影中又多了一个人,女儿郭芹出生了。

那时候郭永怀在康奈尔大学新成立的航空工程研究院担任教职,教学科研名气如日中天,李佩除了完成学业外还在东方学系教授中文,但她还是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庭。

为了让郭永怀专心投入事业,李佩默默地承担起了照顾女儿郭芹的责任。这栋带着地下室和花园的三层小洋楼,就是当年他们在美国的住所。

那时郭永怀专注研究,李佩相夫教子,一家人在美国的生活其乐融融,但是李佩和郭永怀始终没有忘记祖国。

然而,回国之路并不平坦。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生共和国充满着敌意,禁止留美的中国科学家离境。郭永怀的师兄钱学森因为提出回国效力,遭到了美国政府软禁。郭永怀一家也受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监视。

直到1955年8月,在日内瓦中美会谈之后,美国取消了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

处理完美国的事务之后,1956年9月,郭永怀和李佩带着5岁的女儿郭芹由旧金山港口登上了“克里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了归程。

北京中关村科源社区的13、14、15号楼被称为“特楼”,13号楼的204室就是李佩和郭永怀回国后的落脚地。

中关村科源社区13号楼

回国后,郭永怀出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李佩出色的外交能力得到赏识,起初她被安排去外事局工作。但面对这份看似光鲜的工作,李佩犹豫了。

一边是丈夫郭永怀刚刚回国,对国内的生活环境比较陌生,又面临着繁重的科学研究工作,一边是年仅5岁的女儿正需要陪伴,为了能够料理好家里的事务,支持丈夫的事业,李佩忍痛放弃了外事局的工作,她当上了西郊办公室的副主任,开始参与中关村的建设。

虽然如今的中关村高楼林立,车流涌动,已是高科技和互联网产业的聚集地,但当李佩和郭永怀刚刚回国的时候,中关村只是一片荒凉之地。为了让这些精英科学家一心投入事业,少一份后顾之忧,李佩成为了他们背后的绿叶。

当时的中关村没有医院,为了解决孩子看病问题,李佩动员身边一切力量。曾经是中学同学的儿科医生,家住在中关村的儿科医院大夫,还有身为老中医的科学家亲戚,李佩把他们聚集在一起,还亲自挑选护士,建立了一个临时的诊所,这正是中关村医院的前身。

现在的中关村医院

当时中关村地区唯一的保福寺小学师资力量有限,李佩号召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

这家位于中关村北一街上的糕点铺,也是在李佩的动员下建设的。当年,生活条件艰苦,整个北京都很难买到西式糕点。经过一番周折后,北京市政府抽调高级技师,建立茶点部,这里也成为了当年北京唯一一家西式糕点铺。如今,这家糕点铺依旧营业,每天都门庭若市。


现在的中关村茶点铺

看着科学家们在中关村的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轨,李佩感到十分欣慰。她特意跑到照相馆,照了这张照片。她的眼神中,透露着生活的幸福与满足。

然而,在这些洋溢着幸福的照片中,有几张照片却格外特别,这些照片原本是李佩一家三口在美国的合影,却被一分为二,残缺的照片背后,是一段难以言说的痛苦。

从1960年开始,李佩发现,郭永怀离家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平时,忙完工作,郭永怀都会立刻回到家里陪伴妻子和孩子,但有一段时间,郭永怀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有时甚至彻夜不归。

一位做理论的研究人员,为何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这让李佩十分不解。往后的几年,郭永怀离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一年365天,只有不到1/5的时间,郭永怀才会回到中关村特楼的家中。每一次离开,郭永怀都没有说过要去哪里,去做什么,有时甚至是不辞而别。夫妻间的聚少离多甚至让李佩对丈夫的工作产生了抱怨。这一年,李佩也多次闹起了小情绪。

郁百杨 音乐剧《爱在天际》导演

李佩先生抱着她妈妈就哭,说郭永怀找不到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个家他也不要了,这么多年过来他经常晚上晚回来,现在是人也不着家了。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一条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中国大地,震惊了世界。新疆罗布泊戈壁荒漠上空,升起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那一天,王淦昌邀请李佩和郭永怀去他家吃饭。席间,细心的李佩发现,原本不太喝酒的两人端着酒杯相谈甚欢。看着丈夫开心的样子,李佩之前不解的情绪烟消云散,渐渐地她开始从报纸的报道中理解了丈夫的工作。

那时郭永怀的工作地点位于中国的西北部,这里常年飞沙走石环境恶劣。理解丈夫工作之后的李佩,在家默默地打理好一切事务。李佩明白,遥远的大西北,正承载着丈夫的梦想,也承载着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未来,而她能做的,就是承担起所有的委屈,照顾好家庭,在千里之外的北京,静静地等待丈夫的归来。

此时,这个一直在默默奉献的女人并不知道,命运还会带给她怎样的安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