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闻 | 尔听美】关于BPPV的那点事儿

 吴海香 2019-06-19

40%的周围前庭疾病都是——

BPPV!

        BPPV!!

                 BPPV!!!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相信大家对BPPV并不陌生,这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眩晕疾病,现在,一起随小编来探究下这种发病率高、可自愈、治疗成功率高的疾病吧~

01
BPPV是什么

BPPV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说白了,就是当改变头位时出现的短暂的眩晕,俗称“耳石症”。其英文全称是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02
发病率

BPPV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导致不同时期的流行病学数据差异较大,目前为止报道的年发病率为(10.7~600)/10万,年患病率约为1.6%,终生患病率约2.4%。BPPV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男女比例为1:1.5~1:2.0,通常40岁以后高发,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03
病因

BPPV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公认的学说包括以下两种:

1.管结石症(canalithiasis):

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进入半规管管腔,当头位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时,耳石颗粒受重力作用相对半规管管壁发生位移,引起内淋巴流动,导致壶腹嵴嵴帽偏移,从而出现相应的体征和症状。当耳石颗粒移动至半规管官腔中新的重力最低点时,内淋巴流动停止,嵴帽回复至原位,症状及体征消失。

2.嵴帽结石症(cupulolithiasis):

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黏附于壶腹嵴嵴帽,导致嵴帽相对于内淋巴液的密度改变,使其对重力敏感,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
04
分类

按病因分类:

1. 特发性BPPV:病因不明,约占50%~97%。

2. 继发性BPPV:继发于其他耳科或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继发性突聋、中耳炎、头部外伤、偏头痛、手术后(中耳内耳手术、口腔颌面手术、骨科手术等)以及应用耳毒性药物等。

按受累半规管分类:

1. 后半规管BPPV:最为常见,约占70%~90%,其中嵴帽结石症约占6.3%。

2. 外半规管BPPV(水平管BPPV):约占10%~30%。根据滚转试验(roll test)时出现的眼震类型可进一步分为向地性眼震型和离地性眼震型,其中向地性眼震型占绝大部分。

3. 前半规管BPPV:少见类型,约占1%~2%。

4. 多半规管BPPV:为同侧多个半规管或双侧半规管同时受累,约占9.3%~12%。

05
临床表现

典型的BPPV发作是由患者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或抬头)所诱发的、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通常持续不超过1 min)。其他症状可包括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头晕、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以及振动幻视等。

06
诱发方法

后、前半规管BPPV:

1. 仰卧位Dix-Hallpike试验

2. 侧卧位Dix-Hallpike试验(side-lying test)

水平半规管BPPV:

滚转试验(roll test)

07
手法复位

根据受累半规管不同,BPPV的复位方法也不尽相同。

1.后半规管BPPV:

- Epley耳石复位法(canalith repositioning maneuver, CRM)

- Semont解脱复位法(liberatory maneuver)

2.前半规管BPPV:

深度Dix-Hallpike(deep Dix-Hallpike)

3.外半规管BPPV:

- 改良式CRM(滚转法)

- Gufoni复位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