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一种神药叫作“刀尖药”,据说它有着极为神奇的疗效,可是就在这种药火遍全国的时候,却在解放后突然之间断售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刀尖药”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大秘密。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刀尖药”究竟是谁发明的呢?这还得从一个叫李成的人说起。此人是清末的一个剃头匠,由于自己手艺不好,经常把顾客的头皮划破,弄的人家满头是血,为此他十分懊恼。听说自己老家亲戚们有一种神奇的止血药,他便回到家乡搜集该药的秘方,原来这些药都是老乡们从野外捡回来的“龙骨”,回家捣碎后敷在伤口上,便有了神奇的止血功能。 范维卿意识到甲骨的珍贵后,他不惜变卖家产,将全城的甲骨买下,终其一生共搜集了甲骨1500多片,为抢救我国文化瑰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这些甲骨一路命运多舛,甚至还受到了侵略者的觊觎,幸亏在不少爱国人士的保护之下,甲骨才得以幸免于难。 全国解放后,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甲骨的保护研究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众多的博学专家开始尝试破解甲骨文字,并将其列为一门重要的文化学科,为研究殷商文化找到了诸多文字依据。 随着国家对甲骨的大加重视,它们也成了重要的国宝级文物,被相关部门重点保护起来。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流行在大街上的神药“刀尖药”也就此绝迹,毕竟用甲骨制造止血良药实在是暴殄天物,更是对古代文化的极大不尊重。 不过话又说回来,随着甲骨的文物地位越来越高,即使有人敢把甲骨磨成粉末制成刀尖药,究竟会卖多少钱一两呢?小编想了想,估计国宝制成的药,也没有几个人能买得起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