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回到我们的打谷场

 阿西雅娜 2020-07-23

【勒鞘】

从平淡日子感受快乐

收获感动,温暖同行

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记。我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在当时也许不觉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我有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它们忘记。

席慕容 《透明的哀伤》

再回到我们的打谷场

文/十月风景

自从收割机直接到田里收割稻谷之后,打谷场几乎都荒废了。以前堆积在打谷场的高高的谷堆,现在也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了。现在稻谷收回家大多直接晒在庭院或楼顶,几乎都不晒在打谷场了。今年欢笑复明年,岁月春风等闲度。现在的打谷场,开始变得斑驳,开始变得破裂,让人不禁想起周杰伦《东风破》里唱的,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在农村,每个村庄都会有打谷场。在历史上好长一段时间,在农耕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在手工体力劳作为主的年代,打谷场曾经有过不可代替的灿烂繁华的过往。打谷,晒谷,堆草,堆肥,很多的劳作都要在打谷场里完成。那时候的打谷场,一年到头没有几天是闲着慌着,在打谷场上,经常会看见各种“晒”。稻谷,玉米,花生,黄豆,萝卜干,大头菜,桑杆子,甘蔗叶,稻杆子……太多太多,总是有晒不完的各种花样。那时候,每次走过打谷场,就觉得那里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有时候闻到萝卜干或大头菜的香味,就忍不住偷偷去拿一两根来吃……

现在每次回家路过走过打谷场,看到打谷场上杂草丛生,芳草鲜美,看到围墙边残砖断瓦,破碎不堪,心里总是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不忍。我们感叹打谷场变迁的同时,也感叹岁月的沧海桑田。陪伴我们长大的打谷场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几乎退出了我们生活的舞台。但是它一直在那里,就像是我们的老朋友。即使它什么也不能,只是静静地存在着。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回去走过路过,它都会静默地存在那里,让我们感到亲切和温暖。这或许就是它存在的意义。打谷场是村庄的一部分,尽管现在几乎没有什么用途,但是,少了它村庄却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完整。

村上有三个打谷场,按照小队来分,分别是23队,24队,25队。至于名字怎么来的,应该是以前分单干的时候为了方便区分每个村庄的小队而取的。我们家属于25队,但是24队和25队是比较相邻的,中间就隔一条村道。因为特别的缘故,我们家的房子跟24队反而比较接近一些。而且,我们家的菜园就在24队的边边上,每次去菜园都要经过打谷场。因此,打谷场就是们从小到大的必经之路。

以前放学经常会挑沼气池的水经过打谷场去菜园淋菜,对于每天走过的打谷场,似乎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在当时,对于我们来说,或许仅仅就是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而已。确实,对于每天都能看见的习以为常的环境,哪怕它再怎么美,看多了也不过觉得不过如此罢了。

而如今,当我们回到家乡,再次走过经过打谷场,再次走过当年走了无数次的通往菜园的路,心中竟然有千万般复杂的滋味。没错,它确实只是一个普通的打谷场而已,但是,正因为它的普通,普通地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生活的过往和记忆,才让我们在多年以后再次走过路过竟然有一种特别亲切和温暖的暗潮涌动。

站在打谷场上,再次看看周围的村舍和田野,抬头看看头顶上空的蓝天白云,心中突然有一种呐喊呼之欲出:打谷场,我回来了!我爱你,生我养我的家乡!好久不见,你还记得我吗?你看到我了,你欢喜吗?

请输入标题     bcdef

勒鞘闲话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哎呦,还没有回家,一想到马上就回家,心里别提有多激动,竟然就梦见回家走过打谷场去菜园摘菜了。儿时的场景总是让人难忘,打谷场就是其中的一个,它就像一个老朋友,任何时候再见,都会默默欢迎,默默欢喜。嘿嘿,希望快快可以见到我们久别的打谷场!

十月风景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