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胀冷缩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挑燈看劍r7wtm5 2019-06-19

这是好问题,因为其深层机制鲜为人知。笔者几乎反思了一辈子,读者至少琢磨一小时。


▲电磁波、引力波、机械波的传播模式是一样的,附近激元频率最高,渐远激元频率逐降。

实体是热胀的vs空间是热缩的

我们这个世界,不仅有“热胀冷缩”现象,而且还有一个反过来的“热缩冷胀”现象。

比起热胀冷缩,热缩冷胀是更普遍的自然现象,这是物理学的空白,笔者的探索如下。

为避免重复,把热胀冷缩现象,简称“热胀现象”,把热缩冷胀现象,简称“热缩现象”。

热胀,属于实体物质(亚原子)的热效应。热缩,属于空间物质(真空场)的热效应。

笔者定义的物质,是有质量、有能量、有密度的客观存在形式,物质有实体与空间两大类。实体与空间是超对称(super symmetry)的。

由于实体与空间是两类截然不同的物质,所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热效应,就不足为怪了。

实体热胀的内在机制

日常生活中,热胀现象是司空见惯的。例如,热气球密度下降、车胎日晒爆胀、混凝土热胀缝、蒸馒头会鼓起来。

为什么会热胀现象呢?这要归咎到原子里面的核外电子与原子核的热力学效应。

若加热实体,加大了核外电子的远核点进动半径,进而扩大了原子半径。

若冷却实体,核外电子会减速震荡,核外电子的远核点进动半径减小,缩小了原子半径。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粒子运动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标成正比:Ek=½m₀v²=1.5kT...(1)。

式(1)中,m₀是电子质量,v是电子绕核震荡的线速度。k是玻尔兹曼常数,T是热力学温标。

到此,还要继续追问下去,为什么核外电子的速度加快,绕核运动的半径(r)就加大了呢?

物质是固有的,物质的质量与势能是守恒的,即:△Σmi=0,△Σmic²=0。因此:

能量守恒≡动能守恒,即:△Σ½mivi²=0。热能是一种动能,热能也守恒:△Σ1.5kTi=0。

▲离心伞节速器原理:高速旋转伞柄,伞会张开,增大了伞边某质点的进动半径。

动能守恒,则动量矩守恒:△Σmiviri=0。就原子系统而言,电子与核子进动的动量矩守恒。

由此可推:v₁r₁=v₂r₂=constant(常量),有:核外电子的进动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电子动能的增量,本质上是倾向于挣脱核子束缚获得较大进动半径,而电子速度反而下降。

当电子受热作用加速到足以脱离核子束缚时,电子刚好获得脱出功,电子进动速度=0。

这是光电效应,即:W₀=△Ek=h(f₀-f₁)。W₀是脱出功,f₀是极限频率,有逃逸速度v₀=0。

而且,随着受热电子进动速度下降与半径扩大,原子空间变大,原子密度与硬度皆下降。

空间热缩的基本原理

大家知道,实体是原子或元素构成的。特定元素的原子都有自己特有的原子光谱。说明,在原子的外空间充满了光子。

而且,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分布,也说明原子外空间有大量不同频率或波长的(光)量子。

显然,量子在空间的分布,既是独立存在,又是相互叠加的。量子不是全同化均匀分布的。

空间不空,真空有零点势能,虚无空间不存在,早已成为前沿物理科学家的共识。

把零点势能对应的空间基本单元叫场量子,把被外加动能激发的场量子叫光量子或量子。

正负电子湮灭反应是极珍贵的发现,是“实体与空间的互变”的关键证据。反应是酱紫的:

两电子在两个反向磁场中加速到0.9999c≈c,分别获得动能:Ek=½m₀c²=0.51MeV。

然后开始碰撞,两个电子急遽膨胀为两个光子,电子动能转化为光子辐射能。方程是:

①:±e+2Ek(1.02M)=±γ+2Eγ(1.02M)

②:Ek=½m₀c²=Eγ=hc/λ₀(=0.51MeV)

根据质量守恒,±e≡±γ=m₀,我们可以倒逼出光子的三个基本公理:

①光子质量=电子固有质量:γ=m₀

②光子动能≤最大电子动能:hc/λ≤½m₀c

③光子半径≥湮成光子半径:r=λ/2π≥λ₀/2π

光源震荡激发的光子,频率逐个变低,波长逐个变长,半径逐个变大,体积逐个变大。

光子不是被发射的,而是场量子被激发的,光速不是被加速的,是场量子光速自旋固有的。

空间的热缩原理:

外界加热某场,场量子升频蓝移,蓝移的波长缩短,即光子半径缩短,空间单元收缩,表现为空间(场)的收缩,空间密度变大。

外界冷却某场,场量子降频红移,红移的波长延长,即光子半径延长,空间单元膨胀,表现为空间(场)的膨胀,空间密度变小。

结语

1. 根据动量矩的守恒原理,开放实体的热胀现象,是因为外界对实体加热时,实体进动半径变大而速度变小,进而实体体积变大。

2.根据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封闭空间的热缩现象,是因为外界对空间场加热时,光子的频率加大而波长变短,进而空间体积变小。

Stop here。物理新视野与您共商物理前沿与中英双语有关的疑难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