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卡拉、哈高科……这些上市公司为啥都盯上它

 海陌 2019-06-19

​​接连两天,都爆出上市公司“盯上券商”的新闻。

先是6月17日晚间,拉卡拉公告称,其与联想控股、鼎珮证券拟共同投资15亿元,发起设立联信证券。其中,联想控股持股51%,鼎珮证券及拉卡拉则分别持股25%和24%。

值得一提的是,受此利好,拉卡拉今日强势一字板,暴走仍在继续。

随后昨日(6月18日)晚间,哈高科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新湖控股等股东持有的湘财证券股份。

究竟,这两起案例背后传达了怎样的信息?

曲线登A

哈高科的这则公告目的尽显,就是给湘财证券铺了一条曲线上市的路。

事实上,早在2018年5月2日湘财证券摘牌新三板时就曾表示,新三板摘牌是为冲刺A股;况且,哈高科和湘财证券原本就同属新湖系,且哈高科近年来的业绩疲软,让位湘财证券实属合情合理。

那联信证券呢?粗看是以联想领衔的三大巨头合资成立,联想控股持股51%、鼎珮证券持股25%、拉卡拉持股24%,但深入剖析来看,或许依旧是为了“曲线借道”而为之。

联想控股,表面上为实属IT企业,但实则更偏一家金融平台。

据悉,联想控股已囊括了银行、券商、信托、保险、支付、消费金融、创投、小贷、典当、融资租赁、资管公司等各类金融牌照。

业绩上看,联想控股2018年金融服务净利润为25.67亿元,占总利润比重达58.8%而IT业务净利润10.85亿,仅占总利润比重的24.9%,不足金融业务利润贡献的一半。

鼎珮证券呢?其是香港老牌券商,成立于2986年,包括证券经纪、包销及配售、财务顾问及保证金融资,是香港富豪郑裕彤家族的御用经纪行。

从实力上来说,仅联想和鼎珮两家联手就已有足够的实力成立联信证券,那为何还要带上拉卡拉呢?

虽说拉卡拉贵为国内知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但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和金融支付业务的发展,这些年来拉卡拉市场份额已从巅峰的超20%到如今可以忽略不计,不少业内人士对拉卡拉的未来提出过担忧。

既然如此,联想还愿意带着拉卡拉一起“吃肉”,或许看中的就是正式拉卡拉在A股的一席之地。

券商大变革

说起来,A股IPO的堰塞湖早已得到缓解,为何两家券商都表现出急于“曲线上市”的意图?

这背后其实折射的是整个券商行业正在经历的大变革。

回顾近几年,券商行业所呈现出两大非常明显的变革,一是强强联手,二是行业整合。

“强强联手”方面,最为典型的便是“中金与腾讯”、“华泰与阿里”。

2017年9月20日,中金公司宣布与腾讯控股签署认股协议,腾讯以28.64亿港元认购中金公司股份,认购完成后,腾讯成为中金第三大股东。

2018年8月4日,华泰证券宣布142亿元定增认购完毕,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六家机构投资者成功入股。其中,阿里巴巴以35亿元获配2.68亿股,荣升华泰证券第六大股东。

BATJ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无疑是各家券商选择联手的第一对象,除中金和华泰外,国金、招商和第一创业也都分别和BATJ有联手。

“行业整合”的现象则是在近半年内相继出现,代表案例有“天风收购恒泰”、“中信收购广州”。

6月17日,天风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每股5.76元,总价不超过45亿元收购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恒泰证券29.99%股份。

去年12月24日,中信证券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拟发行股份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

由于券商行业近年来市场增量有限,使得多数中小券商深陷经营困局,选择整合,无疑是自救的一个不错选择。最成功的案例便是2015年宏源证券宣布与申银万国的重组落地,申万宏源也一举成为业界“巨无霸”,跻身券商第一梯队。

聊到这里,就能明白为何湘财证券和联信证券都有“曲线登A”的意图。显然,尽早的登A,才能使得其在行业整合,或者强强联合的战略上拥有话语权。

新的行业格局正在成型

说起来,这一轮券商的大变革其实是金融改革后的必然结果。

自2018年起,国内金融改革启动,而券商业又是金融领域中改革步子迈的最大的行业。

去年11月,瑞银证券打响外资控股券商第一枪。

瑞银集团增持瑞银证券至51%股权,使得瑞银证券成为首家外资控股券商;此后,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和摩根大通证券(中国)相继获批,外资控股券商增至3家。

据悉,法国兴业银行目前正在准备筹建在华合资券商,计划出资10亿元,并做控股股东。

事实上,外资券商一直都极为重视中国的资本市场。

瑞银集团就曾表示,拓展中国业务是瑞银集团的战略重点。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瑞银在中国的业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包括旗下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以及资产管理三大业务。

6月13日召开的“2019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在致辞时表示,支持在上海试点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经营范围。

显然,这番表态背后预示着外资券商入场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好的方面来看,外资券商的入场势必将推动市场规模扩大,有助于配套制度完善和新业务模式发展。

但合作之外,竞争亦在所难免,最先受到冲击的,势必当属中小券商;正因如此,国内券商正在进行的变革也是必经之路;想必,未来的行业格局将是,一边是国内券商“寡头”,一边是外资老牌券商。

未来券商的看点

随着国内券商的“寡头效应”的逐步形成,未来券商的看点都有哪些?

1、受益自身市场的增量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正在大刀阔斧的改革。

5月27日,首批4只中日互通ETF获批中日ETF互通合作项目正式落地;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且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将于6月27日正式申购;

上周,科创板正式开板,且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将于6月27日正式申购;本周一(6月17日),筹备近4年的沪伦通正式开通,这些市场扩容的增量改革,都为券商带来新的业务契机。

2、金融科技含量提升估值

曾今很长一段时间中,以经纪业务为代表的通道业务都是券商占比较高的基础业务之一,这也导致了券商行业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特征。

但随着外资券商的入场,将倒逼国内券商提升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中金联手腾讯,华泰联手阿里都是旨在布局金融科技领域。

在2018年12月3日举办的“2018证券新服务上海峰会”上,国泰君安和腾讯签订了金融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华为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创新实验室。

有分析认为,在传统经纪业务格局逐步固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金融科技这样的工具和手段建设客户分层服务体系,并有效为券商控制成本是行业的一种必然趋势。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打破现在经纪业务的同质化竞争局面,各大券商纷纷通过金融科技和服务重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最终,金融科技的地位也从支撑业务发展演变为驱动业务发展乃至商业模式变革,券商的价值链正逐渐发生改变。

当前,券商的变革正处进行时,一旦成型,曾今的券商股周期论或许将彻底颠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