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换一种方式歌唱祖国

 卷美书香 2019-06-20

比起半个世纪前的“百花齐放”,当下包容万象、各自精彩的文化生活可谓“万紫千红”。其中,有一些文化作品和现象,可能未必高产、或未必广受了解,却因其深刻且难以复制的技艺和精神,而具有长远珍贵的价值,我们称之为“非量产文化”。拙见着眼于此,希望通过一些深刻的作品、人事,细看文化中旧的沉淀与新的活力,以求发掘出一些未来文化趋势的新思路,让艺术渗透于生活的深处。

近几来,民谣越发红火,在大街小巷中,《南方姑娘》、《成都》阵阵响起。

追根溯源,春秋战国时期,《诗经》中的“风”便是采集民间不同地域的歌谣而作,可以说是民谣最初的雏形。

在过往历史,民间性,地域性是民谣的基本属性。

当代,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出现了以高晓松、老狼为代表的的校园民谣;以万晓利、小河为代表的的新民谣;和以宋冬野、程璧为代表的的城市民谣。

其中,90年代后,越来越多带着浓烈乡土味的根源性民谣层出不穷,自成一派,形成一股新的潮流。在这些歌里,人们听见了地域性的传统文化,听见了发源地的风情、水土,民俗,甚至不入流的方言口音,但它们的表达方式又很现代,很潮,被年轻人喜欢。

相比较,校园民谣和城市民谣,更多是来源于作者本身的生活,更注重自我个性的张扬表达,而根源性民谣则传承了自古以来民谣的基本属性,来自民间,与中华古老文化一脉相承。

作为当下的潮流文化,根源性民谣在文化传承上是极好的范本。

六月,在刚刚上映的首部巨幕音乐纪实性电影《大河唱》中,人们便领略到了根源性民谣的美。

沿黄河出发,从源头无人区到入海口,历时3年,跨越七十万公里……随着画面徐徐展开,尘土飞扬,黄河奔涌,独立音乐人苏阳的歌声响起,呐喊着,摇滚着,但那粗犷而悠长的歌声里又分明杂糅了西北老艺人的声音艺术,黄土地的气质,原生态的民间文化。

98分钟的纪录片里,人们听见了三千年的黄河文明。

每一首民谣,都是时代、地域、创作者们共同塑就的产物。在这股新潮流的背后,创作者多是80、90后一代。

生活生长在城镇化快速进程中的中国,他们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远离遥远的故土,一头扎进了城市的光怪陆离里。

离开了故土的年轻人,夜深人静时才发现,那些来自故乡的符号才是内心最温柔的归宿,于是他们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穿过风,穿过河流,他们恍若又回到了那个来时的地方,那是永远也无法甩掉的烙印。

野孩子乐队的张佺便是其中一员。

在西北粗犷的大地上,在奔流不息的黄河声中,从来不乏人的歌唱:花儿、秦腔、信天游……这些西北民歌曲艺在这片土地里生长,传唱,生生不息,表达着西北人民生活里的生猛和激情。

在这片大地上浸润,濡染,生长,风把他的脸吹得黝黑,让他的嗓音高亢。当进入城市,他却选择回过头去寻根,把西北艺术的精粹唱进自己的歌里。

《黄河谣》一经喊出,那刺拉拉的黄土便被吹了起来。聆听者的眼前尽是空旷粗狂的原野、奔腾的河流、阳光下光着膀子劳作的农民……一幅幅西北大地的图画在歌里呼之欲出。

作为音乐人,张佺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

 

张佺

故乡里有花、有树、有河流,有过去祖祖辈辈的生活和一代代人积淀下来的文化,故土文化是我们当下时代不可或缺的、可谓“非量产”的文化底色,一旦消失,便无可寻找。

好在,还有“张佺们”,比如四川大凉山的莫西子诗、甘肃的低苦艾乐队、广东的五条人……

他们就如同,三四十年前台湾民歌浪潮中的李宗盛、杨弦、蔡琴、胡德夫、齐豫……

这群年轻人不甘愿看着骨子里的文化就这样慢慢远离,于是,他们从草根出发,拒绝人云亦云的商业唱片运作系统,把故乡的歌谣用年轻人的方式演绎出来,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片水草丰茂之地。

和传统认知中的艺人不同,新时代的年轻艺人试图往前走,以新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重新演绎原生态民乐,融入这个不断变化的新时代。

这些民谣添加了很多流行音乐元素,形式多样的编曲配乐……

与此同时,歌唱空间也不再囿于封闭的民间。创作者们走出故乡,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去歌唱,还顺应时代潮流,运用新媒体力量,把歌谣传播到更多角落。

他们唱着故乡,也引领着一股新潮流,他们让民乐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

皮影艺人

在这些根源性民谣创作者身上,你可以看见当下新青年的文化面貌和时代精神。

他们是守艺人,是创新派,更是翻译者,把传统文化和潮流元素进行解构、重组、创作,用最贴近当下年轻人的流行语言进行演绎,唱出了古老的文明。

他们是民族的,是潮流的,也是国际化的。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上,他们是笃定的接棒人文化自信输出上,他们是走在前面的那群人

相比之下,当下大多数年轻人更热衷于西方文化。用北欧风家居、穿优衣库、喝星巴克、看好莱坞大片……生活几乎被各种外来潮流文化层层包裹,传统退居一角。

这让人想起了百年前,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相互对冲的时代,30多岁的陈独秀创办了一本《新青年》,推行白话文运动,鼓励了一大批青年投入到文化改革中来。

如今,百年过去,当下年轻人也面临着相似的命题。如何面对东西方文化的此消彼长,毋庸置疑,已成为了我们的必修课。

苏阳说“所有的传统都曾经是现代的,所有现代的都会成为过去。人的未来一定在于过去,不扎根于你所在的土地,不可能真正拥有未来。”

丢掉传统,就像一个崴了左腿的瘸子,走不远。

拒绝潮流,就像一个崴了右腿的瘸子,也走不远。

无论传统,还是是潮流,都是文化组成的有机根系。根系越发达,文化之树则越欣欣向荣。

从这个角度来看,宫崎骏是聪明的,他从日本传统鬼怪文化里取材,再运用动画形式,从而创造出长期居于日本影史票房冠军的《千与千寻》。

根源性民谣的创作者们也是聪明的,他们知道经过时间筛选下来的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也明白唯有采用当下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才真正有效。

从传统和潮流文化里汲取养分,迈起大步朝前走,我们的文化之路会走得更远,更具有生命力。

寻找文化之根,拙见也在路上。

6月19日,拙见联合BMW,发起了一场非遗之夜对话,以“致非遗,敬匠心”为名,用现代方式和古老文明进行了一场深度链接。

文化之传承,未完,待续。

资料参考

知中《民谣啊民谣》中信出版社

撰文 | 夏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