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我们都避而不谈的死亡

 豆芽悟 2022-03-19

今天的主题内容还是来自上次说的《周国平哲学私房课》。课程的后半部分主要谈了死亡这个话题。我觉得这个话题值得拿出来聊聊。

为什么要谈死亡?

周国平讲到,一个孩子大概从9岁起就开始知道死亡这件事。于是,他内心就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他会恐惧死亡,会有对死亡的诸多疑问,如:死亡有什么感觉,死了之后去哪里等等问题。

所有的成年人都经历了上面的这个时期,最终大多数人也都没有一个满意或者能释怀的答案。

于是,当我们的孩子再次问起爸爸/妈妈,我也会死吗?死了之后有什么感觉之类的话时,我们常常惊慌失措,用:“傻孩子,乱想什么呢?别胡说”之类的话来终止孩子的提问。其实,我们自己都没有答案,或者没有一个关于这个话题的方向。又谈何能更好地回答孩子呢?

与其让大人、小孩都一直处在恐惧、困惑---思考、提问---被终止 这个循环中,不如让自己先直面这个问题吧。

哲学上关于死亡的解释

周国平从理性、道德、审美、宗教这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先哲们对死亡的解释。

比如从理性上看,人是可以逐步分解成由最小单位的原子/粒子/夸克 组成,那么人死了之后,也同样会被分解为这些最小物质单位。因此从理性上看,生和死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作为感性的人类,很多人依然不能接受这个答案。

于是乎,哲学家又从审美的角度来阐述了死亡。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提出的个体与宇宙的融合。从这种境界去看宇宙、看自己,就打破了生死的界限。他提出了齐物论: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种达到了人的精神体验与宇宙大我合为一体,人就不生不死了。

周国平认为宗教对死亡的阐述,是这里面最彻底的。基督教提出人有灵魂,就算人死了,灵魂仍然存在。而且人死了之后,灵魂离上帝更近。这个说法,将基督徒将对肉体死亡的注意力转移到灵魂的永生上面。

而佛教则提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你认为人有死亡,是因为你认为人有个自我这个本体。而佛教的诸法无我,认为人是没有一个本质上的自我的。你执着于这个自我,所以才有生死的迷惑。破除我执,就能解除生死。

因此周国平认为在死亡这个问题上,宗教的解释优于理性。而宗教中的佛教的解释又优于基督教。

认识到死亡后,你该怎么样?

周国平在最后提出,人认识到死亡后,反而能做到积极、超脱。

积极是因为知道人必有一死,那么应该在有生之年,去积极地活。而不要去等待、恐惧何时会死。

超脱是因为一旦你能向死而生,那么就能对眼前的问题释怀。现在我们与他人生气、争吵,这样你争我斗,把这些问题放在未来我们都会死这件事上,或许这些问题就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了。

看上去因为认识到死亡,反而更积极、超脱,好像是碗鸡汤。但似乎,我们也反驳不了这个观点。那就让我们先接受他提出的:先认识到死亡,反而能向死而生,从而人能更加积极、超脱地生活在当下吧!

豆芽对死亡的一两点思考

豆芽在小学阶段,也经历了一个对死亡的恐惧的漫长阶段。当时自己确实苦思冥想,但也没有什么满意的答案,最终大抵也只是随大流地勉强接受:反正大家都会死,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事,获得一点心理平衡。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观察下,我们周围的孩子,他们常常提问的问题,很多就是哲学家所研究的问题。哲学并不是一门无用之学。只是很多人自己想不明白,干脆就放弃了继续思考,转而通过其他东西,暂时转移掉自己的注意力而已。当有一天这个问题再次来临时,依然还是会困顿、无解。

所以当听到周国平讲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在小学阶段都同样提到人都会死吗?死了之后去哪里?那一刻我就觉得有必要梳理下先哲们对死亡的一些解释。

人对未知的东西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它就是不好的。就像老师突然没有特别表情地和你说,放学后到办公室找我下。这时,你往往会先前后想下最近自己有没做错什么?想了半天没有想到后,你还是会带着一些不安到老师办公室。这时可能老师只是要告诉你,昨天你妈妈打电话给我,想跟你确认下你更喜欢哪个课外班。既然我们人都有这个惯性思维,那么就不去强迫自己想象死亡后到底是好还是坏?因为没有人可以经历死亡后再来告诉我们这个答案。心中先做到可以接受死亡后是好是坏是一个未知吧。

那么接下来,我们只能谈谈死亡前怎么样过更更合适呢?向死而生,是可以考虑的一个方向。既然都会死,那么就反过来,在死之前我想做些什么,而来给自己一些目标。这里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