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宗棠心比天高 为何三次亲自要求一个人出山做官

 南山居士 2019-06-20

东汉末年,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传为千古佳话。

晚清时期,闽浙总督左宗棠,也上演了一场“三顾茅庐”的佳话。

1866年,左宗棠由浙江巡抚转任闽浙总督,第一次担任总督级别的封疆大吏。左宗棠奏报朝廷同意后,在福州创建了福州船政局,制造兵船、炮舰。朝廷加任左宗棠为“饮差马尾船政大臣”。

左宗棠心比天高 为何三次亲自要求一个人出山做官

就在左宗棠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之际,朝廷下旨,将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参与平息陕甘之乱。继任闽浙总督的人是吴棠。吴棠是一名守旧派官员,对洋务持反对的态度,也福州船政局非常不看好,甚至说:“船政未必成,虽成亦何益?”这让左宗棠对福州船政局的未来忧心忡忡。

怎么办呢?当务之急,是重新找到一个得力的人,来担任船政大臣,使得福州船政局能够继续创办下去。

左宗棠心比天高 为何三次亲自要求一个人出山做官

左宗棠突然想起,此时丁忧在家的前江西巡抚沈葆桢,不就是最佳人选吗?

沈葆桢是福建侯官人,多才好学,能力非常突出,曾经打败过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轰动一时,受到曾国藩青睐,推荐为江西巡抚。此外,沈葆桢既是林则徐的外甥,又是他的女婿,身份非常特殊。左宗棠一生佩服林则徐,将他引为知己,自然愿意挑选沈葆桢来做知己的“接班人”。

当时,沈葆桢居住在福州宫巷。为了表示对沈葆桢的重视,左宗棠亲自前往宫巷,邀请沈葆桢出山。然而,沈葆桢推辞说重孝在身,不愿意赴任。

左宗棠心比天高 为何三次亲自要求一个人出山做官

左宗棠两次亲自邀请沈葆桢,均未成功。他立即明白,船政大臣的级别不高,沈葆桢是担忧任职船政大臣后,会受到督抚的牵制,办事难以得心应手。于是,他奏报朝廷,给沈葆桢申请到了专折奏事的权力:“凡船政奏折无需经过巡抚衙门,仍由沈葆桢会臣领衔。”

于是,左宗棠第三次来到宫巷,告诉沈葆桢:“朝廷已特命总理船政,由部颁发关防,凡事涉船政,由其专奏请旨。其经费一切会商将军、督抚,随时调遣,责成署蕃司周开锡不得稍有延误。”这是说,凡是涉及船政的事宜,由沈葆桢单独向朝廷汇报。需要用钱时,找将军、督抚商量,主管财政的官员不得稍有延误。

有了左宗棠这番话,沈葆桢放心了,这才答应了左宗棠的邀请。左宗棠很高兴,他知道只要沈葆桢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全力以赴:“接办之人,能久于其事,然后一气贯注,众志定而成功可期,亦研求深而事理愈熟悉。此唯沈公而已。”

左宗棠心比天高 为何三次亲自要求一个人出山做官

果然,沈葆桢任职船政大臣后,任用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为正副监督,总揽一切船政事务,加足马力搞生产。1869年6月,福州船政局制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顺利下水,填补了中国自行制造轮船的空白。至1874年2月,福州船政局一共制造轮船15艘,平均每年制造3艘轮船,生产效率相当高。

在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福州船政局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连李鸿章都佩服不已,赞为中国制造轮船事业的“开山之祖”。

左宗棠心比天高 为何三次亲自要求一个人出山做官

沈葆桢将福州船政局搞得风生水起,自己的官场之路也走得顺风顺水。1874年,沈葆桢被朝廷委任为钦差大臣,赴台办理海防。1875年,沈葆桢奉旨进京,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督办南洋海防,达到事业的顶峰。

这一切,都与左宗棠三顾宫巷有关。

【参考资料:《清史稿》《福州船政局》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