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疹

 急性子600 2019-06-20

6月10日,男学生,十来岁,身上起疹,每发瘙痒就吊瓶,反复已一年有余,影响学习由他亲戚带来诊。身上前后遗留成片紫红色痕印,现发头面四肢,鲜红色突起,说用力挤压则流浓黄水,皮肤干无屑片,微发黄,刚得时身还能出汗,现不易出汗,平时以饮料当水解渴。辨为湿热在表,开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薏仁,五小剂。嘱少喝饮料,要喝水,药后取汗。之后得知因上学服药不便,每天只喝一次药,已不痒所以没再来,其它情况不清。

第一次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用在自己身上,早些年由于做股票,很少活动,又经常喝酒,之后皮肤瘙痒,夏天有汗还好些,其它季节就很难受,在众人面前还忍不住抓痒,冷天盖被一暖则痒,甚至半夜痒到不能睡觉,直到抓出血水。第二次给一个朋友用,四十多岁,肤色偏暗黄,也是一个好酒之人。后来他还跟我说,自己去捡药时碰到一老头问药,老头也捡同样的药回去给他女儿服用。老头再见到他时说,他女儿病好多年了,去过很多地方治疗,花了一万多块钱就是治不好,竟然给这十几块钱的方药治好了。

后来,我一直坚信,中医能治好病,治不好病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医生辨证不准确或辨证准确而用药不准确,二是不治之证,即中医的死候。像上位老人不经辫证就用药的情况,不属于中医论治的范围,病能好是运气是中药好,病不能好是当然是中医不好。现在社会上,更令人不安的是,西医师流行开中成药,和切一下脉就能猜病的“神医”,实际上他们都是在按西医的病名来用中药治病,而这种思维也已经在人们脑中扎根。西医与中医本为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查病名,中医辨病证,西医用药是看药物成份,中医用药是据药的四气五味,一个天一个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