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动脉夹层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06-20

来源丨重疾不重

“主动脉夹层”是医学界公认的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的大血管疾病,但对不少患者而言,主动脉夹层远不如心梗知晓率高,其实它比心梗更致命。

当出现突发性胸背撕裂、刀割般的剧痛,并伴随大汗淋漓、胸闷气促、血压升高、晕厥、焦虑不安等症状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急症,一旦“先入为主”当成心梗治疗,患者很可能疼痛加剧甚至夹层血管破裂呼吸心跳骤停。

1突发主动脉夹层:一颗“不定时炸弹”

主动脉从心脏发出,承担体内大部分组织器官血供,是“生命主干道”。主动脉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正常情况下,这三层膜像“三合板”一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在某些意外刺激下(如血压过高、血管壁受外伤或自身病变),内膜会破裂,血流由破损处冲入主动脉壁中层。高速、高压的血流像刀刃般将“三夹板”从中间劈开,造成主动脉中层分离。分离过程中,患者会感到剧烈的撕裂样疼痛,甚至产生濒死感。

夹层可沿主动脉方向一直向下延续,疼痛会从胸部开始,一直延续到背部、腰部和腹部。主动脉中膜被撕开后,只剩下薄薄一层外膜,如果外膜顶不住汹涌的血流,就会血管破裂,就像江河决堤一样,动脉内的血液肆意喷涌,患者几分钟内就会死亡。因此主动脉夹层被称为 “一颗随时会引爆的不定时炸弹”。

2“时间就是生命”:主动脉夹层48小时内死亡率超半数

“很多人知道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很要命,但很少人知道主动脉夹层比这些病更凶险,分分钟要人命。主动脉夹层在起病48小时内最危险,药物治疗抢救成功率极低,最凶险的情况是患者在30秒内猝死。因为人体循环血液量有限,这些血液从破处射出,数十次后心脏就无血可泵。

如果短时间内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干预抢救,24小时内死亡率将超50%,且每过1小时死亡率增加1%,48小时内死亡率超70%,一月后死亡率高达90%,毫不夸张地说“时间就是生命”。

一旦该病来袭,患者必须在第一时间被送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医生迅速正确判断病情施救,抢在患者主动脉破裂之前手术,方有希望挽救生命。

3出现突发性胸痛,切莫“先入为主”错当成心梗救治

“主动脉夹层主要症状是突发剧烈胸痛或腰背部疼,伴有血压升高,疼痛性质为撕裂样或刀割样,有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腹部疼痛等。如果主动脉夹层累及头、臂干血管还会出现头晕、神志模糊、晕厥甚至昏迷。 

因为人们对急性心梗较熟悉,一旦出现胸部剧痛,通常首先想到心梗,但是主动脉夹层与心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判断错误就延误病情。因此出现胸痛时,有经验的急诊医师会根据病史、血压、疼痛过程、疼痛部位、痛感性质以及心电图心脏超声、核磁共振、CT血管成像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诊断清楚是主动脉夹层,一定要尽量到能够行“深低温,体外循环”大血管手术能力的医院进行治疗,所以说,主动脉夹层发生后能否存活,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4医生告诫:预防主动脉夹层 要从防高血压开始

主动脉夹层在我国青壮年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究其根本原因是高血压病和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此外还包括一些遗传因素比如马凡氏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血管病变等。目前,最常见主动脉夹层原因是高血压,约70—90%主动脉夹层患者并存高血压。 

高血压控制对主动脉夹层防治、预后有着全面影响,是最基本和最不能忽视的治疗和预防手段。

除了高血压以外,妊娠是另外一个高发因素,这与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40岁前发病女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50%发生于孕期,多数患者同时伴难控制的高血压。作为先天因素,由于染色体异常的马凡综合征会导致血管壁发育异常而破损、撕裂,最终发展成主动脉夹层。此外,主动脉夹层发病有时间性与季节性,冬春交替乍暖还寒时,市民尤应提高警惕。

主动脉夹层的预防应从高血压预防入手,高血压患者要每天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勤测血压,生活习惯上要戒烟限酒,尤其不要在饮酒后进行高负荷运动。切莫暴饮暴食或玩乐到三更半夜,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饮食习惯,将血压控制于正常范围内。

主动脉夹层高危人群一旦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早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时治疗,不要等到发病再去看,抱着侥幸心理拖延,后果不堪设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