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窦建德河间大捷:一夜奔袭140里,280人击败3万隋军

 思明居士 2019-06-20

隋末农民起义,势力较大的有4支,分别是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荆汉萧铣。河北窦建德所部起事最早,大业七年便亡入高鸡泊,历经多次隋官军围剿,才终于打出一片江山。

窦建德河间大捷:一夜奔袭140里,280人击败3万隋军

一、高鸡泊中起义士

窦建德,贝州漳南人(在今山东平原县),在乡里当了个小小的里长。他为人十分仗义,深得乡里邻舍的尊重。窦建德父亲去世时,前来会葬的竟多达千人。

窦氏的任侠尚义,并非如史家记载那样,一开始便抱着收买人心的念头。事实上窦建德对隋朝皇统有着很深的执念,作为一个基层小吏,他并没有表现出像刘邦项羽那样“彼可取而代也”的政治追求,而是对隋帝的威福心向往之。如果没有隋末起义,他很可能会成长为一个忠诚能干的隋朝官员——他的能力也确实会达成这种境况。这种心迹,在他日后善待隋朝官吏、迎战宇文化及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窦建德河间大捷:一夜奔袭140里,280人击败3万隋军

然而形势变化的太快,三征高句丽,彻底扰乱了河北民间,一切都向着不可预知的新方向发展了。

大业七年,隋朝本着就近用兵的原则,在河北山东等地区募兵。窦建德因骁勇、有名望,被征为二百人长。窦建德的同乡孙安祖也被征发,孙安祖家被水灾毁灭,妻儿都已饿死,他向漳南县令求告说家贫不能当兵,县令怒而笞打,结果这位火爆的勇士当场杀了县令,投奔了素有仁义之名的窦建德。

这场颇有梁山好汉杀官造反影子的杀人案,遂成为窦建德起事的导火索。

这年河北山东闹了大饥荒,窦建德判断天下行将有变,在与孙安祖讨论了一通伐高句丽必败的形势后,窦建议孙前往高鸡泊逃难,他还收揽了数百逃亡的士兵,都交给孙安祖统领。孙安祖果然率众进入高鸡泊。

高鸡泊在今河北故城与山东武城交界处,其地当年是漳河流经之处,今已无可寻找。据窦建德所云:“广大数百里,莞蒲阻深……”从字面上看,确属落草啸聚的好地方。

二、高士达惨遭灭顶之灾

事实上山东河北交界一带,此时已多有群盗往来,鄃县(今山东夏津)人张金称聚众盘踞于漳河河曲一带,蓚县(今河北景县)人高士达聚兵千余人,在清河县一带劫掠。

诸股武装来往于漳南都要劫掠一番,郡县不堪骚扰。但不论哪家义军来,都不侵犯窦建德的家,郡县长官遂断定窦建德与盗贼有勾结,便把窦氏全家杀光。窦建德在军中听说恨得肝胆俱裂,当即率手下的200名士兵投奔了高士达。

高士达自称东海公,任命窦建德为司兵。不久后,孙安祖被张金称火并,孙的余部逃归窦建德,窦氏的部众达到万余人,这股不大不小的武装,重又回到高鸡泊啸聚人众,窦氏义军的基干力量逐渐形成。

从大业七年到十二年,高士达和窦建德基本上寂寂无声,一直在发展力量。到了十二年,隋朝官军终于腾出手来,开始收拾高鸡泊一带。

窦建德河间大捷:一夜奔袭140里,280人击败3万隋军

隋涿郡通守郭绚率兵万余人进攻高士达,高士达自认为智术胆略都不及窦建德,便任命窦建德为军司马,让他率军抵御官军。窦建德便巧施计策,伪造出他与高士达不和的假象,率7000精锐假装投奔官军。郭绚信以为真,军中戒备十分松懈,窦建德于是抓住时机突袭,大破官军,俘斩官军数千人,虏获战马千余匹,郭绚本人被义军斩首。

这是河北境内第一支成建制覆灭的隋军,隋朝又遣名将杨义臣率兵进讨。杨义臣是位身经百战的宿将,他参与过北击突厥、平定汉王叛乱、灭亡吐谷浑、征高句丽等战争,经验十分丰富,是义军的一大劲敌。窦建德对他十分畏惧,建议高士达率兵据险,避免与杨义臣交战。但高士达新胜之后志得意满,认为隋军不堪一击,便拒绝了窦建德,自领精兵迎战。

义军初战小胜,高士达更加轻视杨义臣,于是纵酒高会,丝毫不以隋军为意。窦建德听说后,判断高士达必败,于是留兵守卫高鸡泊老巢,另率百余骑据守险要,以防高士达之败。

杨义臣果然于五日后击败鲁莽的高士达,高部义军败散殆尽,高本人被杀。隋官军乘胜进逼高鸡泊,义军一哄而散。窦建德率百余骑逃走。

三、窦建德建号称王

天幸杨义臣就此罢手,没有继续穷追。窦建德率百余骑逃至饶阳,乘其不备,攻下了这座小城,并以此为据点收敛败兵,聚集起3000人马。随后窦建德杀回平原县,一边为高士达发丧,一边乘隋兵退走,大规模招徕人马。

大业末年隋朝帝统沦丧,各地郡县无力控制乡里,加上水旱灾害频繁,各地盗贼并起,百姓衣食无着,农民起义的基础条件比大业七年更加成熟了。所以虽然高士达刚刚败亡,窦建德旗帜一举,又是应者如云。短短几个月时间,窦建德麾下已有十万余众,赫然成为河北力量最大的一支义军。

窦建德河间大捷:一夜奔袭140里,280人击败3万隋军

窦建德不同于其他义军首领,他非常注重对隋官实行政治攻势。凡是投身于义军者统统不杀,有才能者还委以重任。饶阳县令宋正本被义军俘获,因其甚有才名,窦建德将其尊为上宾,让他参与义军大事的谋议。这个人事任命带来极大示范效应,处于农民起义汪洋大海之中的隋朝官吏,终日畏惧被义军捕杀,此时见到一位善待降官的义军首领,其兴奋与期待之情可想而知。河北地区的大量官员,在窦氏政治攻势和军事打击下选择了投降。

大业十三年正月,窦建德自恃势力壮大足可鼎峙一方,于是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筑坛,自号为长乐王,以当年干支丁丑为年号,命名所居之处为金城宫,下置诸署百官,一个农民政权的雏形形成了。

河间一带诸郡县各自据城坚守,与窦建德各不相下。特别是河间郡城大兵多,成为附近诸县的依靠。然而窦建德毕竟实力强劲,隋各地郡县兵基本都被抽调至辽东作战,空虚的后方无力与义军抗衡。

四、河间大捷:窦建德以一敌百

正在此时,老将薛世雄率3万余兵马南下,开到了河间一带。薛世雄本来奉调自涿郡南下,会兵围剿瓦岗军。但行至河间受阻于义军,索性停军不进,与诸郡县协同攻击窦建德。

薛世雄是自北周入隋的老臣,40年前,年方17岁的薛世雄便随军参加了北周灭齐之战,入隋37年以来东征西杀,几乎经历了隋朝所有重要战争,并非易与之辈。薛世雄麾下的兵马,都是从征辽前线撤下来的精锐部队,这场仗怎么打?弄不好便会重现高士达被灭的悲剧。

窦建德对这个强敌高度重视,作出了周密的部署。他让诸军弃乐寿城而逃,声言要逃入豆子䴚,做出一副惧怕隋军的样子。窦建德却率数千精兵埋伏于河间南界的大泽之中。

薛世雄居然起了轻敌之心,对义军不复戒备。窦建德当机立断,率精兵千余人乘夜突袭隋军。为了确保尽快到达,窦建德又从千余人中精选骑兵280人,以最快速度奔袭,其余人后续跟军。

两军相距一百四十里,窦建德午时出发,原本打算在天明之前就能赶到。没想到刚到营外二里,天色已明。隋军营中已有吹角之声,似乎是整装欲发。窦建德顿时惊惶不已,垂头丧气地说要投降。然而就在此时,突然天降大雾,对面不能看清人。窦建德大喜,立即率军攻入官军营寨之中。隋军突然被袭,不知义军来了多少,登时炸了营,士兵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窦建德河间大捷:一夜奔袭140里,280人击败3万隋军

自来行军打仗最怕两件事,一是乱阵,二是炸营,士兵溃散,任指挥官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法再指挥得动。薛世雄万没料到和义军刚一交战就是这个情形,他在百余骑兵护持之下仓惶逃回涿郡。河间隋军被俘斩达万余人,一场声势浩大的围剿就此告吹。

窦建德乘胜进围河间郡城,自当年七月围攻至次年三月,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来,河间郡丞王琮为炀帝发丧,窦建德暂停攻击,遣使入城会丧。炀帝身亡造成了连串雪崩效应,许多郡县没有得到长安和洛阳两处幼主即位的消息,他们从精神和行政上失去了效忠的对象,放弃了对义军的抵抗,河间郡正是其中的一员。王琮降于窦建德,并被后者树为忠君爱国的典型,委任为瀛州刺史。

河间大捷极大提振了义军的士气,618年年底,在宋正本等人建议下,窦建德定国号为夏,改元为五凤。

稍后窦建德陆续兼并了义军魏刀儿部,攻陷冀州、定州诸州,又进兵至幽州进攻罗艺,不料攻城不利,相持一百多天未能取得进展,罗艺又与关中李唐通使往来,窦建德力有不逮,便撤军南下,准备向南扩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