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 |《善恶之源》:耶鲁最受欢迎导师展示婴儿的道德生活

 zxwxp 2019-06-20

听书笔记



《善恶之源》的作者保罗·布卢姆是美国著名的进化发展心理学家,也是人气超高的耶鲁心理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道德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在他看来,想搞清楚人性到底是善是恶,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研究婴儿的道德行为。

根据注视时间原理,布卢姆设计了许多针对婴儿的实验,他发现在婴儿的天性中,既存在道德本能,也存在恶劣行为。


第一,人性中有哪些道德本能?


1.分辨善恶的道德感即便是才3个月大的婴儿,在实验中也明显表现出了对帮助者的喜欢,和对阻碍者的厌恶。


2.共情与同情。共情指的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同情是说去关心别人。这两种感情关系很密切,我们常常是因为能够理解别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才会去关心别人。这两种感情在婴儿身上也很早就出现了,才出生的婴儿能感受到其他婴儿的负面情绪,会哭得更厉害。大一点的孩子,则会主动安慰和帮助别人。


3.分配资源时的平等意识。这种意识在所有年龄的孩子身上都有体现,他们都更喜欢那些平等分配资源的人,在给别人做分配时,他们也倾向于平等分配。


4.正义感。正义感在现代社会中的常见形式是第三方惩罚,就算别人没有直接伤害我们,只是伤害了其他人,也会激起我们的正义感,希望他得到惩罚。而对小孩子来说,他们的第三方惩罚就是打小报告,把同伴们的违规行为告诉大人。


第二,人性中有哪些狭隘与偏执?


1.群体偏见我们会下意识地根据性别、种族或语言,把遇见的人分成“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两类,并对前者有好感,对后者有敌意。这会让我们仅仅因为群体不同,就对陌生人抱有敌意,认为只要和我不是一伙的,那肯定就是坏人。


2.厌恶感这是人们生理上对某个东西的反感。厌恶感的最早起源,是为了防止我们吃下不干净的东西生病。但是当厌恶感的对象变成人时,就会引发道德问题。厌恶感会让我们反感他人,认为他们缺乏人性,于是就更容易鄙视甚至攻击他们。


第三,哪些因素能帮我们做个好人?


1.习俗。当一个好人并不需要深刻的道德动机,只要父母能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耳濡目染各种好人好事,他自然就会模仿做好事,最终成为一个好人。


2.不断扩张的道德圈。这里的道德圈,是指我们关心的人的范围。通过个人接触和听故事,能激发我们的共情,让我们平等地看待他人,关心他人。


3.宗教信仰。许多宗教典籍中,都有各种道德戒律和劝人向善的故事,这些内容的传播,既创造了人人向善的习俗环境,又扩大了人们的道德圈。


4.理性。就算没人告诉我们,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我们也可以通过理性思考,来得出结论。尤其是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鲜事物,理性更是推动道德的重要力量。



解读 | 西蒙

播音 | 贾逢韬

策划编辑 | 李雪清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