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促大肠蠕动的穴位是什么呢?

 亲阳曾子 2019-06-20
大横助升降结肠(右升左降):右大横位于升结肠区,左大横位于降结肠区,针过腹壁,刺激大肠壁,可促进其蠕动,通过临床触诊,如果在左大横处触及硬结,多可针后便排,如果右侧触及,而左侧未触及,则多以针后排气为效。

水分助横结肠:临床中便秘日久的患者,由于肠蠕动减缓,易造成横结肠与小肠的粘连现象,相互影响各自的蠕动节律,特别是见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恢复大肠与小肠的不同节律是针灸治疗此类代谢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和武器。此时就用到了水分,针入过腹壁,针尖触及大肠壁或肠壁附近系膜,肠蠕动长期缓慢的患者,此时会有明显的疼痛,针尖下有明显的阻挡感,行程院士三才震颤针法,令针体自大肠壁边滑入,至深度,再行点刺震颤法,就是于深部震颤后突然针尖上提,此时针感多上下传导,上可至咽中,下可至阴中。

左腹结助降结肠与乙状结肠:左侧腹部大肠的结构与右侧不同,有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而左腹结恰位于降结肠与乙状结肠的交界处,针之不仅促进大肠蠕动而促进排便,更可通过促进大肠的蠕动,减少对其下面左卵巢区的压力(女性),而治疗卵巢囊肿、卵巢功能低下等妇科疾病。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十二经穴一名两穴,左右各一,其位于身体左右的同名穴位,其主治是否有异?了解了这一点,对于针灸临床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左水道助乙状结肠:我在二十余年前,跟随穴位大家耿恩广先生学习时,学习过一个他的经验,就是左水道治便秘,一直不理解,直到看到上面这张图。左水道恰位于乙状结肠下段,针之不仅促进共蠕动,更对其蠕动减缓、便秘而导致的子宫、膀胱受压,盆腔神经丛的刺激征等问题有益,也打开了我们理解水道治疗便秘、水肿、尿频、痛经等主治作用的思路。

滑肉门助十二指肠:最后要讲一下十二指肠,实际上在我们思维中,促十二指肠似不应在此讨论,或者我们干嘛要促它呢?能促吗,那么短?实际上,我们需要促的不是其蠕动,而是其移动。例如,右滑肉门正处于胃之幽门与十二指肠移行处,针之,可促其括约肌收缩,治疗反流。又如,左滑肉门正处于十二指肠系带移行并向腰一椎体侧附着的起始部,对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过窄(有生理性也有病理性因素)造成的不完全梗阻或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有治疗作用,甚至其移动或颤动(需要行三才针法至深部),对深部的腹交感神经节有良性刺激,可用于治疗抑郁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