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在别人背后吐槽的人,究竟是什么心理?

 昵称44943940 2019-06-21


彭萦        改变自己主创

创业者 | 品牌人 | 性格分析师

社交是我们在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但是很多人因为在社交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愈加觉得社交麻烦,也有很多人因此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本篇文章介绍了在社交过程中,喜欢在别人背后吐槽的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了解后或许对自己的社交有一定的帮助。

本周末,我也会和改变自己的会员们聊一聊「怎样克服社交恐惧症」。如果你也有关于社交方面的困扰,可以通过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会员来听听我的本周分享。

                                                   

那些在别人背后吐槽的人,究竟是什么心理?

作者:周梵

来源:周梵(id:zerofield0)

根据莫斯定律,可能会发生的就一定会发生。别人背后说你的坏话,总有一天会被你知道。

当你知道,ta 竟然是这么想自己的,而且 ta 竟然不直接跟我说,而去跟别人说,真让人特别生气。

而且诚实一点的话,你也无法否认,我们也都曾经在背后说过某个人的坏话,只不过是婉转些还是直接粗暴的区别而已。

那么在背后说人坏话究竟是什么心理呢?

 吐槽的第一个功能是释放压力

以前我先生开车,如果碰到其他车不守规矩的情况就会气的在车里骂人。

次数多了,有时候我就挺烦,就会说他:你这到底是骂别人呢,还是骂我呢。别人啥也没听到,都是坐在车里的我听到了。你这么做一点意义都没有。后来我就不执着了,我意识到这种吐槽骂人其实是一种释放情绪和压力的方式,是在应激情况下的一种反应。

当我不再跟他争辩这么做的意义时,我先生说几句就恢复平静自己停止了。

很多引发情绪的刺激源其实都只是个导火索,在刺激源的发生之前内心深处的不安、焦虑已经在了,只是没有机缘把这些东西搅动出来。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通过絮絮叨叨的说话、吐槽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

无论是发出去的信息还是情感,人都需要得到一些反馈,在回应中才有存在感。

但对着活人吐槽诉苦会有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那个倾听者无法想大海一样风吹过就过了,而会一直留存对你当时压力状态下的印象,当你状态不好的时候拉着人抱怨:

可能过几天你的压力过了,状态好了,在最低落状态下出现的负面念头已经离开了,你对那个人或那件事已经有了新的想法新的认知。

但曾经听你诉苦吐槽的人,对你的部分印记停留在你状态最糟时候。

所以很多人就会发现怎么很多关键时候,我做的一些决定我身边的人老反对呢?为什么他们就那么不能相信我,支持我呢?

我想说,这真的不能怪你身边的人,因为平日你没有学会用更安全正向的方式来释放压力,把压力丢给了那些根本承载不起的人。

这也是我常常提醒大家的:不要在状态糟糕的时候做决定、行动和说话,因为这么做等于把自己的低能量通过行为和语言固化到外部的物质世界了。

如果这个时候,实在要找人说话一定要找有足够承载力的对象,或专业人士,他们有能力自己消解或者转化你的负面能量。

 吐槽的第二个很重要的功能是建立同盟

一起讨伐同一个敌人是建立联盟关系的快速途径,这是一种非常快速的拉近距离的方式。

而且通过敌视同一个对象而建立的同盟通常都是极其脆弱的。

很多公号也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粉丝认同,制造爆款文章,《致贱人!我凭什么帮你》《我曾经想过让父母去死》这些都是阅读量超过百万的文章,光看标题就知道是不断放大读者内心深处隐藏的戾气和怨恨。

人在看这类文章时会得到一种,有人不仅帮你把想骂的人骂了一顿,而且还扇了对方两巴掌的快感。

当然也能获得更多拥趸,这么做肯定会得到关注和传播,而无论是和群体的关系还是和个人的关系都是一样的。

很多团体只不过是情绪共同体,甚至连情绪共同体都谈不上,只是共同宣泄情绪体。最终彼此都会遭到反噬的。

 诉苦吐槽的第三个功能是求助。

很多人在别人背后说另一个人坏话其实只是因为 ta 在另一个人那里受了委屈了,失望了,想通过抱怨吐槽的方式寻求帮助,只不过整个过程都是无意识的。

比如所有的吐槽语言底层隐藏的信息是:

「ta都答应了,竟然说忘就忘,这个人怎么一点儿责任心都没有?」

(我希望 ta 的承诺可以准确兑现,给我安全感和可控感。即使不能做到 ta 保证的,至少给我一个更为重要合理的理由,让我感觉被重视)

「ta就不能帮我去跑一趟吗?怎么让 ta 办个事儿这么难呢,不是这事儿就是那事儿。我以前为 ta 帮的忙可不少。这也太没良心了。」

(我希望 ta 按我的规则来。这个规则就是当别人需要的时候就要优先别人的需要,即使在自己不情愿的情况下。我是这么做的,ta 也必须要这么做。)

说实话,在括号里的文字,才是藏在语言之下的核心信息,也称之为后台语言。但如果不是受过系统训练的人是捕捉不到的,当一个人捕捉不到后台语言,只接受到对方的表层信息时,那他们会做什么呢?

那就是——给建议、讲道理。对没错,就是我们平时最容易遇到的状况。

朋友听完你的吐槽会关切的问:

那你怎么不提醒他啊?(给建议)

我提醒过了,他还是忘了。

那你可以多提醒几次嘛,实在不行在他手机上设个日程提醒闹铃。(进一步给建议)

这根本不是提醒闹铃的事儿,是他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根本不在意我。

哎呀,不至于的,我觉得没你想的那么严重。也许人家是真的太忙了呢,你不要想太多嘛(讲道理)。

你怎么老帮着他说话呀,你到底还是不是我朋友了!?

然后,然后天就被聊死了。

通过诉苦吐槽求助的方式,是一种无意识的求助行为,这种求助通常不仅得不到想要的帮助,还会增加二次伤害。

最有效率也是副作用最小的方式当然是你直接告诉对方你的不满,以及你希望他如何来对待你。

但如果把思路正过来:

当我们能够接纳如今这个遇事只会吐槽的自己;当我们开始学习觉知自己真正的心理需要;当我们开始学会用不激起对方防御机制的方式清晰地表达自己。

那么,我们将能够获得的是:

更少的争吵和误会;更亲密的关系;更多的愿望能够实现;有更轻松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更高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不想在最简单的吐槽宣泄模式上继续待着,让人生一直处在奖励少难度高的游戏模式里。

那么,就要开始学着改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