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育并举”教育 (一)军国民教育 近代的中国社会积贫积弱,人们因为鸦片的侵蚀,身体机能受到极大的损伤,以至于在和外界交战时落于下风。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是想通过提高中国国民身体素质,寓兵于民。 (二)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旨在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使其能发挥提高国民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三)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说“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所独创并且是五育中的最高境界。世界观教育要求人们实现思想言论、意志的自由,不要被某一学说或者教义束缚,这一观点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四)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所独创并且是五育中的最高境界。世界观教育要求人们实现思想言论、意志的自由,不要被某一学说或者教义束缚,这一观点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五)美感教育 大力提倡美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他认为美感教育不仅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性。所以他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教育独立思想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教育经费经常被克扣挪用,教育界向北洋政府争取教育经费独立,逐渐形成内容广泛的教育独立思想。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阐明教育独立基本观点,包括: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三、北大改革实践 (一)大学性质—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蔡元培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地也,而非养成资格和贩卖知识的场所”,这是蔡元培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是他大学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为了改变北大官僚做派,腐败现象。蔡元培积极改变学生的观念、整顿教师队伍,聘请积极热心的教员、发展研究所和图书馆、砥砺德行,培养师生的正当兴趣。 (二)办学理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从蔡元培关于大学性质的言论中,他认为大学应该广泛吸收各种人才,容纳不同学派。思想自由,也体现在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网罗各家学术人才,充盈北大教师队伍,一时间,北大教师群体出现流派纷呈的现象。 (三)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蔡元培认为传统的文理分科已经不适合近代科学各学科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蔡元培认为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兴趣和需要必定是不同的,传统的年级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除此之外,蔡元培还招生女子入学,使女子获得了走进学校的权利。 (四)行政管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1912年蔡元培主持颁布的《大学令》就提出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行政体系。凡学校重大事务都必须经过评议会审核通过。 在考试中他的思想主要以选择、判断等客观题的方式出现,考试频率也不是很高,然而他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 |
|